
【诗歌生活】月度诗人、月度好诗:十一月份
〈一〉月度诗人
【诗歌生活】2019年十一月月度诗人:成小二 奖金一千元
【诗歌生活】2019年十一月月度诗人:成小二
【诗人简介】:成小二,河北衡水人,写诗多年,有部分作品发表。现为【诗歌生活】入驻诗人

【颁奖词(陈敬良)】:
胸中有多大的格局,诗中就有多大的格局
作者是一个成熟且优秀的诗人,已形成自己独特的诗写切入习惯和诗意呈现风格,包括诙谐、趣味而富有弹性的语言。本次的颁奖词选取《天堂》为例,试着对作者的获奖作品进行一个综合的分析和梳理,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吕进在他的《新诗的文体规范》里写到:优秀诗人几乎都不只是自己心灵的保姆,他们总是“心事浩茫”,寻求宽阔的格局。诗是“热”的产物,所谓“愤怒出诗人”;诗最终又是“冷”的产物,所谓“回忆起来的激情”。中诗网论坛总编冬箫先生也提到过“只有大格局的人,才能写出大格局的诗”。《天堂》这个题目很大,题目大格局就大。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觉和魔幻的思维,充分展现其将平常的事物进行诗化的处理,从而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诗写以小博大、以平庸见真知、现真理。
苍蝇、蚊子、蚂蚁、壁虎、蜘蛛,这些小动物、虫子,各有各的习性、生存方式和空间,人,亦如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违背和打破,谁也无法按自己的意志改变或强加于别人身上——“我从政府那里借来刑律/依然大不从,小不服”,所以世上没有完美,完美的只有每一个人心中的“天堂”,所以“难怪上帝从来不把天堂建在地球上”。
作品中没有作者发表观点的痕迹,只是呈现了一些现象。而实际上这些现象就是作者通过自身的切身体会和对现实、对社会的洞察后,将观点化为一种看得见、可触摸、可聆听的体验,通过诗的通感效果,传给读者,为读者不自觉的接受,并最终属于读者的。这就是诗特有的功能,是诗写是否成功的验证,诗和非诗的区别。
作者给我们的经验是,只要能达到呈现诗意目的的意象,都可以入诗,关键是如何选取最合适、最能让人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意象,最能形象地为主题服务,以求达到朴实而厚重,简单而意味,即看似平淡却寓意深远、回味持久。
另外,作品还有一个鲜明的特征——通俗易懂,充满趣味。诗一经发表,就属于社会的,属于读者的,不管采用什么样的修辞手法,首先必须具备让读者的阅读有不由自主地、停不下来的惯性,才能让读者走入诗中,在诗中找到自己、发现自己,在诗中感叹、惊奇,在诗中或惑或悟、或喜或怒等等,那么,作者的创作使命才算真正的完成了。
“不要太贪,我也不是好惹的”,这是一种善意的警告、也是一种自信,既有人性的揭露和思索,也有“适可而止”、“凡事不可做得太满”的睿智和哲理思辨。 胸中有多大的格局,诗中就有多大的格局,写诗,其实就是人生的修炼。
(【评者简介】陈敬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诗网论坛现代诗歌版副主任编辑、精华组组长;诗歌生活精华组成员。作品刊发于《诗歌地理》《谷风诗刊》《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书刊杂志及选本。现为【诗歌生活】编辑、精华组评委。诗观:“寓诗以哲思,寄诗以情感的真挚”。)

《天堂》
文/成小二
回到老宅,想把院子
建成最小的天堂,和各种小动物们在一起
收获量身定制的幸福
院子虽小,人间大戏天天在上演
苍蝇蚊子按照口味,晚上和白天各有分工
细看蚂蚁都长着一张人的脸
政客们化身为壁虎蜘蛛
盘踞一方,把别的物种当成自己的口粮
我从政府那里借来刑律
依然大不从,小不服
闻到肉香的虫子,想着法儿钻进纱窗
不要太贪,我也不是好惹的
难怪上帝从来不把天堂建在地球上
〈二〉月度好诗
【诗歌生活】2019年十一月月度好诗第二名:薄小凉 奖金五百元
【诗歌生活】2019年十一月月度好诗第二名:薄小凉
【作者简介】本名郝焕岭,早年做过教师,山东邹城人,现居安徽,2017《诗歌周刊》年度诗人,【诗歌生活】入驻诗人。

【颁奖词(侯瑛)】:
前面我解读过一首薄小凉的很有争议的诗歌,有许多人跟我一样,赞赏薄小凉文字里面浓烈的情感,也有一部分人反感她文字里面的措辞。诗歌是什么?我常常在思考这个问题,也在前辈典籍里面找到了答案:“诗歌是一个传情达意的文体,诗歌是一个抒情的文体。”不管是虚构,还是写实,唯情真方能打动人心,薄小凉的许多文字都能做到这一点。
当然,我们的文字最好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才能更艺术地传递情感、传递诗味。这期我从薄小凉上传的所有作品当中再挑一首《岳武穆将军》来赏析这位美女诗人的文字。
“将军的脊柱骨像长城那么长/那么硬/将军太高了,以至于很多的人在他面前/都是小人”诗人开篇直入,以比喻的修辞手法旗帜鲜明地融入自己的爱憎,以“将军”的“高大”来衬托“许多人”的“小”。
这首诗歌诗人不遗余力地运用大量文字来展现英雄岳飞的英勇,表达对英雄的崇敬、赞美和爱戴。如果仅仅停留在赞美和崇拜之上那么这首诗歌也就落入巢臼,成千篇一律的赞美诗歌了。聪明的诗人在结尾处笔锋一转,以自己的情绪带入现实:“请受小妇人一拜:愿您赐福我们的家园/保佑我们的祖国/解救我们的孩子/砸死那个疯子。”由前面的赞美引出后面现实生活中的呼唤英雄,呼唤正义的情感来。这样的处理,就让这首诗歌有了跌宕起伏的情感波澜,成功引起读者的共鸣,达到了感染读者的目的。
曹忠胜老师曾说过“诗歌也是一场文字的阴谋”。这句话看似贬义,却颇值得玩味。怎么样组织文字,怎么样感动读者,这是想要写好作品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的事情。我想薄小凉是一个聪明的诗人,当然没有谁敢说每一位诗人,所有的作品都是精品,让我们期待薄小凉更多的、优秀的、有效的作品。
(【评者简介】侯瑛,女,网名月明风清、第七天空。四川人,现居江苏无锡。文学爱好者,第七天空微刊主编。2015年开始用文字记录生活,偶有作品发表于纸刊,偶有获奖。现为【诗歌生活】编辑、精华组评委。

文字观点:书写文字以记录生活中的诗意,写作也是完善自我的一种方式。)
《岳武穆将军》
文/薄小凉
将军的脊柱骨像长城那么长
那么硬
将军太高了,以至于很多的人在他面前
都是小人
将军左右开弓,举国无敌,日夜厮杀
带领着岳家军:这支中华民族的敢死队
在清水亭,牛头山
让贼兵横尸五百里
杀的“人为血人,马为血马”
“无一人肯回顾”
将军一生只为护百姓周全
百姓戴香盆,送粮草
将军永垂不朽
将军万古长青
将军在上
请受小妇人一拜:愿您赐福我们的家园
保佑我们的祖国
解救我们的孩子
〈三〉月度好诗
【诗歌生活】2019年十一月月度好诗第三名:黄玉生 奖金三百元
【诗歌生活】2019年十一月月度好诗第三名:黄玉生
【诗人简介】:
黄玉生,笔名牧雁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狼域》专栏诗人。兴国籍,居南昌。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上百万字。出版散文集《残景》。2012年开始写歌词,2015年5月开始触网写诗歌,创作歌词数百首、诗歌千余首。诗歌《袖》获中国诗歌流派网微诗栏首期同题赛《微妙》金珠奖,《故宫》获中国诗歌流派网首届“国际微诗大赛”印度洋赛季优胜奖。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电话采访,诗歌《中美贸易大战》及评论刊登环球时报英文版,英国泰晤士报转载。诗歌《亡魂》获首届国际微诗大赛“国际联赛”优秀写手奖。现为【诗歌生活】入驻诗人。

【颁奖词(英雄莫问出处)】:
一首颠覆性的政治抒情诗
《回到1934年的兴国》是牧雁人组诗《红色故土》的一首。如果你稍不注意就可能把它归类于传统的政治抒情诗一类,而事实是,这是一首严重被低估的现代诗,无论从表现手法还是作品主旨,对于传统的政治抒情诗都具有颠覆性的意义。
首先是叙事角度,作品在开篇就假定了一个身份,“1934年,我应该在北平读大学”,显然这是一个有着革命觉悟的知识分子形象,然而接下来的阅读就会令你大掉眼镜,“我在这年的春天回到家乡”、“母亲还在我外婆的肚子里”、“我从北平回来时,我的父亲/还是以一粒尘埃的状态游于天地之间”,角色瞬间错乱,谁是我,我是谁?显然作者为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至少用了三种角色的转换和漂移——叙述者,倾听者,亲历者。每一种角色的转换都充满魔性,让历史有了现场感,让我们好像真的回到了1934年的兴国。
其次是叙事方式,作品可谓集中了小说的手法、电影的技巧、诗歌的语言,让你随时体验历史酣畅淋漓的惊悚。“在前线唱山歌的周秀红对我改过的歌词很满意……。去各个部队演出/在前线第一次见到了我的爷爷和大伯父”,镜头随时切换,“我”与周秀红的情感暧昧,“我爷爷”与周秀红的情感交织,让作品充满魔幻色彩,这让我想起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莫言的《红高粱》,作品中“我”是梦游的,而读者也恍如梦中。
牧雁人的文本是无法复制的,做为红色故土的后来人,通过一个魔幻的文本,一个魔幻的“我”,无数个魔幻的“我”,向我们呈现了发生在这样一片红色故土上的红色往事———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兴国20多万人中,约有9万人参加了革命,这一个个1934年的兴国人借诗还魂,重新回到了这既魔幻又现实,既血腥又温暖的年代。
至此,通过浪漫爱情和家国情怀这两条线,作品的现实性,魔幻性,情感性,相互交融,达到了文本与主旨的相互推动和相互加分。
“悲壮的,复杂的情怀,有一种因为无法发泄而特意采用精神分裂法去制造类似蒙太奇的效果”(黎落),“有无限解读的可能”(顾念),“不同表象的我”(候瑛)。这首诗像薄小凉一样,在诗歌生活编辑群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和解读,也再次说明了诗歌生活的价值取向——现实性,冲突性,现代性。
(【评者简介】:英雄莫问出处,曾用名:山泉、三泉、泉子,出生于河南卫辉,现居贵州。“以商入世,以诗出世”,出版有诗集《寻找站牌》《云彩草书的丰沛》(合集),作品散见《诗歌报月刊》、《飞天》、《中国诗歌》等。现为【诗歌生活】编辑、精华组评委)
《回到1934年的兴国》
文/黄玉生
1934年,我应该在北平读大学
学生运动的队伍里,肯定不能没有我
救亡图存,反帝反封建,科学民主
热血,划一根火柴就能把古城烧毁
我们天天和警察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我还应该有爱情,革命的爱情
她在未名湖畔怀抱春风
她出身豪门。官宦之家?资本家?地主?
总之,不能和我一样是农民的后代
这样就缺少对峙,没有戏剧性
她应该姓林,林道静的林,名音
我躲避特务和警察的追辑,逃回兴国
必须把林音留在北平
如此,我会崇高一些
1934年的兴国,满面愁容,但没有绝望
兵员仍然源源不断地输往第五次反围剿的前线
我在这年的春天回到家乡
这年的春天,杜鹃花格外鲜艳
羊山都是红肿的伤口
我的家人都卷入了这场浩大的革命
先说我的外公
我的外公杨德法是红军的营教导员
在年初的一次战斗中绽放成一朵迎春的花
母亲还在我外婆的肚子里
外婆生下母亲后,改嫁了
把母亲留给我堂外祖父母抚养。四岁时
母亲来到我们黄家作童养媳
我父亲黄智云只有两岁。此为后话
我从北平回来时,我的父亲
还是以一粒尘埃的状态游于天地之间
1934年的兴国,所有的人都卷入了这场革命
革命是要死人的,甚至是被自己的人杀死
兴国人的体会格外透彻
我的归来,冲淡了我家的悲伤
此时,我爷爷黄礼清在兴国模范师
大伯父黄智风在少共国际师
我曾祖父和曾祖母还在为我三爷爷黄礼潭
去年冬天被当作AB团杀了而悲痛欲绝
我三爷爷是一位风度翩翩的玲珑少年
我大爷爷黄礼河带着我家十几个妇女儿童
日夜劳作于农会分来的几亩薄田里
我是从北平回来的大学生
惜才如命的少共国际师政委肖华,派人
将我接去师部,他说兴国山歌好听,但太土
要我改写得洋气一点
在前线唱山歌的周秀红对我改过的歌词很满意
阵地上,她的歌声的杀伤力超过一门重炮
激动时,她胸一挺,侧面看
就像举起了冲锋的铜号。去各个部队演出
在前线第一次见到了我的爷爷和大伯父
中年时期的爷爷,魁梧,俊朗。三十年后
我见到的爷爷虽然还很高大,但背驼了
大伯父眼睛好大,年纪与我相仿,忠厚的少年
他们都对我很好,有一种长辈的慈爱
反复交代我一定要注意安全
爷爷把他缴来的一个国军的钢盔送给我
要不要再次发生爱情,我很犹豫
我忘不了林音。但像我这么一个大情种
没有爱情的滋养,我的激情和才华会枯萎
在我面前,周秀红铜号挺起的角度越来越大
硝烟弥漫中,我的心慢慢激荡起来
故事情节不能这样发展下去
林音必须要来
此时,林音来了
她历尽千山万水,冲破家庭的各种阻拦
她的油纸伞千疮百孔,仿佛一朵疲倦的杜鹃花
对于林音的到来
1934年的兴国好感性
1934年,身陷绝境的兴国
需要新鲜血液的补充

【诗歌生活】顾问与编委(按姓氏音序排列顺序):
何中俊 李不嫁 李元胜 李哲夫 莫燅珠 马启代 施世游 徐敬亚
【诗歌生活】编辑部成员:
盎然、宝石花 、大山、顾念,绛雪、黎落、侯瑛 、 石城、炫东、陈敬良、湖心亭、金陵倦客、茅屋寒士、身后眼前、天涯、清泉,王凤鸣,影无踪,英雄莫问出处、诗情画意过一生、释圣静、灵云、陈金茂、迎客松、王衍宝、长河落日、夜雨诗意、抚湖一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