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佳新音频小说连播《黄河岸边的孩子》安群诵读第二章 初入校门 (一) “ 心底里常有朋友,心情就会展翅飞翔;人生多珍惜缘分,梦想就会久远绵长,不断的回忆和想念,你的友谊就会续航。” ——人们常说的话。
初中毕业以后,选择升学有两个方向,一是上高中继而上大学,另一个就是去当时蓬勃兴起的专科学校去学习理工科。那时候大学里没有什么大专本科的区别,而专科就是这些教授理工的中专学校。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国家急需发展经济,在全国成立了数百所中专和技工学校,培养工厂和社会岗位的人才需求。
我的愿望就是走得越远越好,语文老师—一位受人尊重的老太太,拉着我的手要我答应她,“孩子,一定要报考高中,将来上大学,学文科,你应该走这条路。”我答应了,可并没有按照老师的话去做,后来一直羞于再见她。当时我心中坚定的想法就是:“要离开这座城市,”同学们告诉我:“那就去报考中专吧。”事后证明,我这是一个歪打正着的决定,对我的未来起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大概又是吃进去那些书本在起作用吧。
班里一大半同学都报考了高中,极少几个人选择了技工学校,只有我一个人离开了这座城市。报考了外地的中专,在别人的议论下填上了古怪的校名。要学工除了呼市有两所院校外,剩下的就是一东一西两所学校——东面的扎兰屯牧业机械化学校和西边的巴彦高勒农业机械化学校。母亲下乡放牧,对我的刺激太大,于是我选择了向西,开始了一个孩子的西行漫记。
要去外地读书了,家里人默不作声地腾出了一个大木箱,把蹬得稀烂的棉花套子和几件长短不齐的衣服装进去,生活的艰辛使我习惯了这些,要知道家里已经有五个孩子了。平时的冷漠,和家里的人都有了距离,没人送我下楼。谈好了两毛钱,一辆三轮车费劲地把我和行李拉到火车站。听着蒸汽机车喘气般的轰鸣,我的心在狂跳在欢呼 :“我终于长大了,从此自由了。”(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