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折之路(二)
文/王雁(远)平
人若不学艺 难以混饭吃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鄂西乡村就流传着“人若不学门手艺,一辈子都难以混到饭吃”。话虽然武断了点,但也有几份道理。在我年少的时候,家境十分困难,平时家中零花钱几乎为零,又赶上三年自然灾害,那个时期国家还比较困难,整个社会经济还没有充分的发展起来,大多人的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可靠保证,国家正在恢复调整提高国民生产能力。在这段时间里,为了让家中生活得到改善,于是我心里就产生了一个念头:一定要学门手艺,多挣钱,贴补家用。

我启蒙开始学的项目是:木匠,记得那是六十年中期七、八月间,我未满十五周岁,父亲托人找了位木匠师傅,姓严名永新,是本地三里乡毛家梁子大垭附近人氏。他主要是以做椅子而著称。父亲考量到首先在自己家里做椅子,便于拜师启蒙学习,然后走出去四处游动行艺。

期间在自己家一共做了十把椅子,就算正式参师了。开始时行师礼,一杯茶、一皮叶子烟恭恭敬敬的奉上;吃饭时先给师傅呈上,饭后给师傅呈上茶水;晚上睡觉时还要给师傅打洗脚水;这严师傅还真是严呢,嗓门宏亮,个子高大魁武,一脸硬茬胡须,大手大脚;手拿锯子锯木头时呼呼的,一会一截,象电踞一样轻松;当他挥舞大斧砍椅子毛柸料时哗哗的,真过瘾!再看他娴熟的斧头功夫那才叫绝呢,一斧头下去就象刨子刨了一样!
开始从师学艺的时候,师傅把各种墨线画好后让徒弟娃按线路用凿子打眼,打多深、打多大都是有尺寸要求,不同的眼用不同的凿子。刚开始我在原木上打眼时,不熟练心慌,凿子在木头上晃来晃去一下子晃到我大腿上,刷!大腿上顿时流血了,略作简单包扎后又开始干活。那伤疤至今还留在我腿上。象这样的小伤在做木工活时在所难免。

跟着师傅大约学了半年多时间,因社会经济不景气,农家添置家具的为数不多,故做做停停,师徒时分时合,慢慢地就分开了。事后我自己置办了一套木匠工具。即:踞子、刨子、凿子、扯钻、墨兜、斧头等用品,出去做活时仅自己的干活工具就是一背篓。
开始时给亲戚家做,因为是学艺期间不收工钱,亲戚们也自然就不算饭钱啰!一家、二家、三家,慢慢做的多了,积累了一定经验,做椅子的核心技术开始掌握住了。后来我大胆的单独出门行艺收费,手工费虽低几毛钱一把椅子,但也能贴补一些家用,直到一九七一年上高中时所须学费都是我自己用手艺挣来的。至此我开始领会到了“身上有手艺、吃饭不用愁”的深刻道理。
【作者简介】王雁平,曾用名王远平;网名,开心苹果;书法笔名,山人;五三年生于湖北,从军多年,转业后到乌鲁木齐铁路局工作;大专文化,中共党员,退休;酷爱书法、摄影、文学;满怀热情传播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