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乡的菜园
文/潇洒自如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全村只有八九十户人家,。家家户户几乎都住的是冬暖夏凉的窑洞,砖瓦房子很少。我们村的人喝的是沟底的地下泉水,从来不喝下雨水,浅水井里的下雨水是用来洗洗涮涮的,或者是牛羊猪喝的。

每天清晨天还没亮,勤劳的村民们就早早起床到沟底去挑水,沟底是大口水井,直径足有两米宽,上面用木棍支撑,再安上一个搅水轱辘,这样把水从下面搅上来,水井从上到下全部用石头砌的,井也不深,但泉水清澈透明,并且有甜甜的味道。一个水井就可以供应全村人的吃水,源源不断的泉水从井底涌出来,夏天人们喜欢喝一 口刚出井口的水,觉得特别凉甜可口,舒服极了!那轱辘发出吱扭吱扭的声音和水桶声、人们的脚步声、说笑声融合在一起,仿佛演奏着一曲悠扬婉转晨曲,回荡在小山村里,久久不会停息 。

由于村子里土地少,村民主要是靠种植蔬菜谋生,那时候我们村的蔬菜远近闻名,人们都觉得我们村的蔬菜好吃,味道与众不同,特别的香。一是种菜的技术好,二是水土好,适合种植蔬菜,长出来的菜味道鲜美香甜可口。

种植蔬菜需要很多水浇灌,每个菜园里都有大口水井,那时候没有电,菜农们就把小毛驴眼睛蒙住,拉着水车围着井口转,把水从下面带上来浇灌。我们小时候放学后割草时常常在水井边洗手脸,还用双手捧起水甜甜的喝上一口,特别开心!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菜园里都有新鲜的蔬菜,那郁郁葱葱的蔬菜一茬接一茬,菜农们总不会让地闲着。从春天开始,菠菜是领头菜,菜农们就忙碌地四处奔走起早贪黑转村到户卖菜,下午收菜装上车,第二天早晨早早起来就去卖菜了,有的人赶的马拉车,也有的人拉的小平车,还有的人用自行车驮着的。在家里的人不是除草就是种菜也闲不下来,下午还得准备第二天要卖的菜。到了秋天所有的菜都收完了,菜地全部种上了菠菜,预备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来卖的菜。年复一年菜农们就这样辛勤耕耘劳作,用汗水浇灌着每一寸黄土地,养育着一代一代山村的儿女,从来不喊苦不叫累默默无闻甘于奉献。老一辈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以有这样的父辈们而感到骄傲自豪!

作者简介:昵称潇洒自如,生于一九六四年,高中毕业,爱好写作,想通过写作平台向老师们不断学习,从而提升自己,分享写作带来的快乐。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