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宇辉 杨延鹏 刘亭亭
如果把法院工作看做一台精密运转的仪器,那么书记员一定是那遍布的一颗颗螺丝钉,虽然渺小、但不可或缺。在法院工作中,书记员称得上是法官的左膀右臂,一个好的书记员绝对可以使法官的工作事半功倍。对偃师法院的杨延鹏法官来说,他就遇到了一位让他省心、放心的书记员—任园园。该同志于2017年进入法院担任书记员,先后在民事、行政审判庭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杨法官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就是,“找园园”“园园,歇会儿吧”。因为园园像一台电脑,把自己的工作日程安排得井井有条;园园又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从不舍得浪费一分一秒。
善于学习,努力提升业务能力
笔录是书记员工作的灵魂。为了提高笔录质量,任园园虚心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掌握笔录制作要领,利用休息时间苦练打字,打字速度从每分钟40个字提高到现在的100字以上,熟练胜任各类记录工作。扫卷归档是书记员工作的重头戏。为了提高案卷的质量及归档的速度,她对每一个案卷进行分类管理以便及时查找和发现问题,认真研究方法,严格做到装订的案卷材料齐全、顺序规范、装订整齐。随着案件调解、撤诉率的提高,诉讼费退费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退费是一项手续复杂且专业性强的工作,她秉着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详细登记每一笔应退款项,包括当事人的联系号码、退费手续是否办妥、款项是否退走等,避免了重复退费、退费拖拉等现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给与了当事人极大的方便。她还利用空闲时间积极学习法律专业知识,及时关注法律法规的更新情况,经常向身边的同事请教和探讨,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刻苦钻研,做精做细每一项工作
民事案件数量多、事情杂,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大事小事一肩扛。她工作上讲究方法、统筹安排,并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将繁杂、琐碎的工作处理得有条不紊。虽然入院时间不长,但她凭借自己的努力,对记笔录、数据统计、案件流程把控、钱物认领发放、卷宗扫描同步生成、文书校对等各项工作做到了极致,并确保及时、准确、无误,得到了当事人、律师及同事的赞赏。因其专业能力强、表现突出,在院审管办对新任书记员进行培训时,被列为培训老师的首选。她在安排好自己工作之余,还指导和帮助新任书记员,传授自己掌握的工作技能和经验技巧,让他们尽快适应书记员工作。这样,不仅加强了书记员之间的协作,形成严谨、和谐的工作氛围,还提升了书记员的整体素质。
不畏困难,积极迎接新挑战
今年上半年,由于杨法官工作内容调整,在办理民事案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执行异议案件、行政非诉审查案件。相较于一般书记员仅熟悉一种案件流程,园园则要掌握民事审判、行政非诉审查、执行异议三套完全不同的流程,并要熟悉这些种类案件的基本知识。面对新的挑战,她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她自费购买了行政非诉、执行异议方面的专业书籍,利用业余时间强化学习各类案件的基本知识,对不同于民事审判的崭新的行政、执行网上操作系统,她积极摸索,并虚心向其他庭室的同志请教学习,及时掌握了各个系统、各类案件的操作和流程。
遵纪守法,坚持严格依法办事
她严格遵守院内各项工作纪律。保守审判工作秘密,谨言慎行,不泄露、不打听审判工作秘密。遵守司法礼仪,加强自身修养,约束业外活动。园园的家距离单位较远,每天上下班都要转两趟车,可是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她从未因自己的原因迟到早退过,每天都是办公室最早开门、最后关灯的那个人。踏踏实实,平凡的岗位上表现出强烈的敬业精神,任劳任怨、繁琐的事务中凸显默默奉献的无私品格,这就是任园园同志的真实写照。“司法为民”在她身上得到体现,青春在她身上散发出绚丽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