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钩沉)
蔡一鸣的诗路历程(四十二)
大约1934年初秋,蔡一鸣告别家乡又开始北上。在途中他写了一首七绝《夜读》,在诗中他写道:“向晚鸣蝉若唱酬,两余月上悄登楼。史书读罢低徊久,祗忆燕云十六州。(时殷逆汝耕成立冀东伪组织)”从诗后的注中提到的殷汝耕,可以得知,这首诗写于1935年。殷汝耕(1883~1947)浙江平阳人,抗战期间投靠日本,沦为汉奸,他于1935年11月25日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走上了为日军效劳的汉奸道路。
从诗中内容可以知道,蔡一鸣夜读的书是“史书”,他是“史书读罢低徊久”,低徊即徘徊,他在中国的历史中久久地留恋的回顾,他想起北方的“燕云十六州”,此时已被汉奸殷汝耕投靠日本人而占领,而使他感到痛心疾首,“两余月上悄登楼”;他看到中国大地将狼烟四起,寒蝉唱酬,响起在傍晚的时候。短短的四句诗,充满了蔡一鸣的爱国情怀,对祖国的前途忧心忡忡。
“向晚”,就是临近晚上的时候,即傍晚。“鸣蝉”,指秋蝉、寒蝉。“唱酬”,就是以诗词相唱和,互相酬答。“燕云十六州”,相当于今北京,天津的全境,山西和河北的北部地区。王维诗有句:“都护在燕然”,指的就是燕然都护府。自古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难怪蔡一鸣听到殷汝耕成立汉奸政府,骂他为“殷逆”。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公元936年,后晋的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扶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天福三年(938),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未能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北宋政权受到威胁长达160多年。因此蔡一鸣所读史书,在诗中流露的忧虑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燕云十六州,具体指:幽州、顺州、儒州、檀州、蓟州、涿州、瀛州、莫州、新州、妫州、武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和云州。
2019.12.14.夜
简介:古梁,原名邬浩良。民间文史学者,现任中华明招文化学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