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不嫁
推荐:世界诗会主席老男孩
制作:世界诗歌联合总会总编辑部

作者简介:
李不嫁,男性公民,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哲学系高材生,中南大学兼职教授。1966年生于湖南桃花江,八〇年代开始写作,九〇年代初停笔,2014年回归诗坛。因其作品的特立独行与人文启蒙精神,被称为湖南的老诗骨。

李不嫁的诗:
《恶心》
令人恶心的早晨
莫过于去树下取车时
车身上又落几点新鲜的鸟粪
你不得不又一次擦洗
脏兮兮的挡风玻璃
有什么办法呢?
在这片什么鸟都有的天空下
对敢在我们头顶拉屎的,除了忍,还是忍
2016、02、19
《我们的父辈是这样做爱的》
由于是革命夫妻
我们的父辈,在新婚之夜
会先团结,后紧张
本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
尤其是男同志在一开始时
会特别注意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关心和爱护革命女同志
由于洞房贴着领袖的画像
我们的父辈,在做爱的时候
大气也不敢出一口,更不会将运动
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
所以我们生来沉默,像那个时代的遗腹子
2016-2-5
《过年》
父母的结婚证上
印着最高指示:
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小学民办教师和同村的放牛女娃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走到一个灶台边,滚到一张热炕上
把我们兄妹撒向五湖四海
因此,每个春节,我们就从五湖四海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2016-2-21
《心生翅膀的人》
到对岸去。闲暇时
我曾租用渔民的小火轮
到江心闲庭信步
几只沙鸥,兴许是极度疲倦了
在头顶盘旋着盘旋着
落到甲板上,任人怎么驱赶
也懒得动弹。我也有过
在险境中与虎谋皮的经过
被囚禁,被拷打,日日夜夜
却总能快速补充体力和睡眠
刽子手永远不明白,一个心生翅膀的人
是怎样乘坐一片羽毛,在黑暗中来去自由
2016-2-17
《小镇叙事》
春天的燕子,无论飞多远
照旧回到去年的屋檐下
和新城区比,老街像穷亲戚
安静、朴实,除了礼拜天的小教堂
由基督带来一些人气
镇政府和派出所已迁往新址
粮食局和粮食脱离了关系
废弃的小学校改造成屠宰场
围墙内不时传出山羊的哀嚎
我的母亲做完礼拜回来
总要远远地避开那里。她清晰地记得
早年郎朗的书声里,我的小脸蛋像葵花向太阳
2016-2-15
《工农兵澡堂》
有些事物消失得太快
民主路的钟楼和工农兵澡堂
一夜间成了遗迹
我怀念那口永远走不准的大钟
每晚七点,澡堂子开门时
都会有气无力地敲那么几响
声音就像袴下之物般绵软
在那间混合着漂白粉和尿素味的
木屋子里,老男人们进门就脱
好像急待把榨干的身体,泡化回原形
偶尔有小男孩被带来同浴
全身光洁如圣婴,总让我羞惭地捂住那丛黑色
2016-2-2
《养蜂人》
在洞庭湖湿地,逐水而居的花
有股腥味,那些蜂子更熟悉
东洞庭槐花的苦
和西洞庭紫云英的涩
只有南洞庭的百万亩油菜花
从来不喷洒农药。养蜂人蒙着面
像采花大盗,或一只两脚工蜂
忙着割蜜、收桶。受惊的蜂子会
寻隙蜇他一下,尖细的针
有些就留在肉里长成了生活
当然,这些小生命也无从幸免
像晚期糖尿病患者,吸吮了太多的甜而衰竭而死
2016-1-28
《浏阳河上的冬泳者》
雪下了很久
浏阳河不但沒有变白
反而更黑更沉
往日见过的那几只白鸟
此时也越飞越快,仿佛要甩掉翅膀
雪后初霁,河上空空
冬泳者顺手抓起一把雪
把前胸后背擦得通红
不一会就在油污的水里一浮一沉
勇气,或一点点征服的野心
使他们慢慢膨胀成河马,脖子粗壮,小眼睛血红
2016-2-2
《湘潭人谈起齐白石》
我们那里的铁匠打得犁头铁锚
家里却没有一把顺手的菜刀
我们那里的伞匠,不用一颗钉
做的油纸伞漂满南洋
自己出门却戴着旧草帽
我们那里的风水先生
给別人相的宅,紫气东来,儿孙发达
而自家的屋子东倒西歪
我们那里的木匠,起高楼盖孔庙
家里的板凳却缺胳膊少腿
我们那里的菩萨都是在远处灵
在自家的庙里却是一副泥胎,塑上金身,就会装聋作哑
2016-2-17
《平原上》
春雨后,村外的墓地
好像在做深呼吸
热气腾腾地。细碎的胡杨树叶
抖抖簌簌招来远近的乌鸦
平原上雨水多
只有那里地势高一些
死了的人才不至于泡在水里
乌鸦们每呱一次就有丧事
就把墓地往外扩充几尺
长久以来,死人就铆足了劲与活人争地
只有这些年,他们的势头才松下来
年轻人走空了,哪家老人去世,找不齐抬棺材的肩膀
2016-2-20
《银杏之乡》
十一月遍地霜降
十万黄巾军齐声呐喊
要挣脱这树的身形
仿佛下一刻就要冲出广西
去活捉皇帝!枯死的那一棵
也忍不住将黑漆漆的枝杈
戳向阻拦的天空
它站的院子里,
农家乐的小伙计问客杀鸡
宫廷的黄地毯染上血迹,小太监身后,一地鸡毛
2016-2-21
《王后的尊严》
无论哪一种高贵
都抵不上绞刑架下的
路易十六王后
她在不慎踩到刽子手的脚时
从容地道了声对不起
哦,对不起
绞索对不起骄傲的头颅
信仰对不起沾满鲜血的谎言
真理对不起勇于献身的妻子和母亲
她们没有王后的显赫,却有王后的尊严:
祖国对不起茨维塔耶娃,割喉的匕首对不起张志新
2016-2-18
《希特勒的男孩》
今天是重要的日子
克劳斯不用妈妈唤他起床
自己从床上跳了起来
大街上万字旗飘扬
橱窗里挂满元首的画像
掌旗手们过来了
克劳斯看到了元首
他站在车上,向人们亲切招手
万岁!万岁!克劳斯尽量大声地呼喊
真可惜,元首已经过去了!
但克劳斯还是使劲高喊:希特勒万岁!希特勒万岁!
幼兽似的小脸蛋,和我当红小兵时一样,幸福得发狂
2016-2-4
注:题材取自纳粹儿童读物《看世界》(Guck in die Welt)中《元首来了》的课文。
《一把铁锹》
1951年,河南农村的小崔琦
被母亲送往香港求学
没几年父亲饿死
母亲背负“里通外国”的罪名
在1968年撒手人寰
姐姐欲借一把铁锹埋葬母亲
磕头下跪,求遍全村却无一人肯借
她只得用手去刨一个坑
指甲磨掉了,血和泪一点点渗进黄土地
又三十年,崔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当地给他建起故居,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6-2-23
《冯基平的苦笑》
在一次刑讯逼供后,
他拖着镣铐突然高呼:
“打倒法西斯专政”
几个造反派蜂拥而上
将他关进了重犯隔离室
那里无窗、无灯,四壁贴了橡胶
即使撞墙也无法自杀
他像落入精心设计的陷阱
拼命捶打,呼喊,总觉得会有人
回应,最后,整个世界死一般的寂静
他在黑暗中苦笑,这位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亲手盖起秦城监狱,自己成了第一批入住的客人
2016-2-29
《不祥的荣誉》
三名大学生为救人溺亡,个体捞尸者
站在船头漫天要价
尼龙绳系住的尸体浮出水面
一只僵直的手搭在船舷上
似乎还想抓住什么
这幅名为挟尸要价的新闻照片
当年即获得金镜头大奖
而拍下这一幕的年轻记者
几年后却因癌症去世
与拍摄《等着吃小女孩的秃鹫》
而自杀的凯特卡文一样
有些荣誉总给人带来不祥,当它冷酷地呈现他人的死亡
2016-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