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晨曦,笔名:晨阳之光,男,河南省新蔡县今是清华园学习。今是清华园学校通讯员。曾在《天之中》《作文》等杂志报纸发表作文若干,部分作文获奖。
最亲切的一个人
新蔡县今是清华园7.11班杨晨曦
春天,曾祖母去世了。我没哭,在水晶棺前呆呆的看着,好像她只是给我,给全家人开了个玩笑。
我一个人默默地走到她的房间门口,那个曾经常有温暖甜蜜气息的地方已荡然无存,只有冷清的感觉了。看到即将被收拾掉的轮椅,我又回想起曾经的过往:
放暑假了,我兴冲冲地从县城回到老家,走到门口我放慢脚步,看到曾祖母正在轮椅上发呆,我冲上前去,滑稽的喊了一声:“老太我来喽。”曾祖母看到我,满脸的皱纹都顺着笑容抬了起来,浑浊的双眼也瞬间明亮起来,和蔼说道:“晨曦来了,快过来。”说完她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她那双颤抖着的手显得很吃力,我收下了,然后就跑去外面玩去了。路上打开糖-----看起来好久了,我看着与纸皮粘到一块的糖,毫不在意地扔了。
中午回来时,曾祖母问我糖好吃不?我心头一颤,不自然地说:“嗯,挺好吃的。”“还要不?你爷爷小时候吃都吃不到呢。”我看着曾祖母慈爱的眼神,终于还是要了。但我却把这几颗糖丢在粮食屋破旧的抽屉里。
数月后,曾祖母病情恶化,脑萎缩晚期,她再也认不起我了,只是看着我的双眼,还是一如既往的温暖。
想起这件事,我走向粮食屋中,在黑暗中摸索,我找到了那颗糖,揭开糖纸,糖晶莹圣洁,内含纯洁无瑕的爱,我的眼睛湿润了。
又是春天,在曾祖母的坟前,我哭了,是思念,是惭愧的眼泪。那个最亲切的人仍在,在我心中。
在心中,她也许会再给我一颗糖吧。

教师点评:本文小作者以“一个糖”为主线,更好地体现了曾祖母对小作者的爱,是由不懂到懂。这一波三折的变化,也提炼了当今社会老人对儿孙的爱,是特殊的一种爱,更是无形的爱。让读者读了之后感受到社会中老人与儿孙之间的甜美融洽。
指导老师:杨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