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昼流星
文/张安源
今年,九月三十号晚上,是祖国的七十华诞前夕。我坐在棉棉的沙发上,憧憬着明天祖国生日盛况将是怎样的震撼与激动。
我正思幻着,这个时候,我姐打破了我的思幻。告我说,明天让我陪她去电影院看我和我的祖国,我答应了,这是我第一次去电影院。平时坐夜如常的我,那天很早就睡了。
夜半醒来,我的心即喜又忧。至于为什么喜,我就不说了。相信都懂。我为何担忧,主要是身体不好,下梯都要有人扶。我担心,这一次给我姐添麻烦了我自己虽然也不愿意这样想,以往的经验使我不得不这样想。
田野间,农庄里,鸡鸣鸟叫,山边太阳徐徐升起,意味着十月一号如约而至,这一天是注定不平凡的。作为华夏子孙能亲眼见证这个伟大时刻,我感到无比的荣耀和自豪。
看完阅兵式后 ,我和我姐来到电影院,我望向浩大的电影院,似是观阅埃及金字塔,进去之后,缤纷的灯采,使我眼乱迷。

走过去,是买吃的地方,如马龙般的人群,在哪里嘈杂嬉嚷,再走,就是一条走廊,天花板上的篮光仿佛是在引领我们走向通往正确的地方:放映电影的小屋。

入小屋后,我们朝向,我们的位子走去,上大理石台阶的时候 ,不出我的意料,我果然给我姐舔了麻烦,我姐费力地把我扶到红质座椅中坐下。看到我姐,因为扶我而气喘吁吁的样子,我心里非常愧疚。

我们的面前是一个黑色的屏幕,突然屋里的灯都灭了,屋里顿时一片漆黑,仅过了十几秒,黑色的屏幕亮了:电影开始了。

电影结束时,我们回去的路上,我姐问我,你最喜欢电影里的那个单元?我想了一下:是白昼流星。后来我把我的微信名,就改为了白昼流星。

以我的理解,白昼流星和梦想一样,虽然看似无法实际的实现,可是它给我们寄托,相信的力量。不会让我们轻易绝望,它虽然虚无缥缈,可只要你心里相信他的存在,它就一直存在,我改成白昼流星,就是希望拥有这种力量。


作者简历:张安源,笔名:gh愿之安好。1999年阴历三月十七出生。出生因为缺氧得了脑瘫。医生曾经断言活不过18岁的他,现在成为在文学路上奔跑的人。17年十一月开始走上文学之路,18年十二月二日,在南阳师范文史学院的公众号《品文论史》 发布个人诗歌 《星月不及你》。随后又于2019年在《爱传递》公众号上又先后发布五篇文和一首诗歌。在2019年,7月9日,又在《都市头条》上发表了两首诗歌。仅仅接触文学三百八十天,就能发布作品。他的座右铭:别人能做到的,我张安源也一定能做到,而且要更出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