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自己的风筝——我读《追风筝的人》

郑涵颖
滨州实验学校2018级11班
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大家心目当中的英雄,需要机遇。但一个人要成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只需要一颗勇敢的心。这是我反复阅读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所著《追风筝的人》之后,反复萦绕于脑海的一句话。
斑驳的风筝在风雨中飘飘摇摇,地面上微渺的身影跌跌撞撞地追……
我细细重温阿米尔心灵救赎的历程:从阿富汗的残垣断壁中挣脱,却再一次陷入接连不断的梦魇,梦境里无数次幻化出童年那张兔唇的笑脸,耳边无数次回荡清脆的承诺:“为你,千千万万遍。”被愧悔折磨的心日夜难安,敦促他终于踏上自我救赎的回家之路。
这样的阿米尔,我佩服。那些深埋于心底的秘密,埋得再深,也还是会在每一个不经意的瞬间自动跳出,还会在午夜梦回的时候蚀咬着良心。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所言:真正的救赎,从来都是自我救赎。

背叛源于误解。阿米尔误解了父亲对哈桑深沉的爱,失落与嫉妒交织着发酵,恍惚间他松开了手中的风筝——那只象征着纯挚友谊的风筝,那只哈桑飞奔着追寻的风筝,那只,哈桑拼尽全部的尊严护住的风筝。在人生的时间轴上踽踽独行,那只风筝,成为任何幸福色彩都难以涂抹掉的阴影。许久,他才幡然醒悟,父亲对哈桑的爱之深切不过是他的自我救赎。
于是他的良知千万次地呼唤他,引他割舍加州璀璨的灯火与爱情的温存,让他鼓起勇气闯入阿富汗一片狼藉的国土,在灰蒙蒙的天幕上寻找那只消失多年的风筝。哪怕揭开的伤疤如一面镜子,映射出曾经全部的丑陋和不堪,阿米尔也要勇敢地揭开,然后,让它在爱的补救中真正愈合。走出美国的阿米尔,已经褪去了从年少起就如影随形的懦弱,开始勇敢起来了。
可是,战争和压迫惨无人道地让好不容易升空的风筝再次坠落了——哈桑死去了。
在历史的浪涛中颠沛流离的人太多,有人幸运地上了岸,剩下的人,像哈桑,则卷入了深不可测的旋涡。历史和政治太艰涩也太庞杂,我只是理所应当地认为,阿米尔的追寻落空了,那风筝便自会静默地隐匿,直到覆一层积尘。
但今日的阿米尔已经非同往日,良知翻腾,混合着深深的愧悔,早已熬炼出一颗勇敢的心,他直面难以想象的艰难,忍受住阿塞夫原本让他怕到要死的暴力,像当年的哈桑护住那只蓝色风筝一样,紧紧攥住了松手即飞的风筝线!这勇气或是他愧悔之情的积淀,或是他生命中光辉的闪耀。但无论如何,现在的他,正用自己的悔恨为线,以忍受阿塞夫非人的折磨为针,一针一线地拼命修补着那只残损的风筝!
被阿塞夫暴打到几乎丧命的阿米尔,终于赢回了哈桑的遗子索拉博,然后,用一片澄净的耐心和绝不动摇地坚定温暖着几乎陷入自闭的索拉博。对于索拉博,阿米尔用自己饱经磨砺生出的智慧,温柔而坚定地等待着,他付出了一个父亲也难以做到的爱和耐心。
读到这儿,我不禁联想到现在的很多父母,对于孩子,他们绝大多数都能做到付出所有财产甚至生命也毫不犹豫,但是,他们却往往吝啬时间,吝啬陪伴,在他们眼中,工作、挣钱的机会、晋升的机会,都比陪伴孩子重要很多。在陪伴孩子和上面的选项中,被舍弃的几乎都会是对孩子必要的陪伴。他们也往往缺少耐心,不愿意等待孩子慢慢成长,而是急于看到孩子很快取得成果。
经过一棵种子慢慢把自己深埋地下,再慢慢吸收爱的水分,愿意把头怯生生地伸出地面的时间,索拉博终于完成了自己修补,最终,承载着阿米尔的心愿和索拉博笑容的风筝再次翱翔在了高远的天空!
当然,书中追风筝的人不只有阿米尔。父亲对哈桑无微不至的爱,其实蕴藏着沉甸甸的追悔;索拉雅哭着向阿米尔诉说她那残破混乱的过往,也倾注了她最大的勇气。他们都勇于直视年轻时犯下的错误,勇于直视残破不堪的过往,坚定地向着光明、善良、美好的未来大踏步走去。
很多人都拥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风筝。永远紧握线绳的人如同朗夜中稀疏的星辰,更多则是在愧悔中不断纠结又不断追寻。自幼颠沛流离的人,他的救赎是回乡;伤害手足至亲的人,他的救赎是尽孝;肆意浪费青春的人,他的救赎是拼搏。有些人寻得风筝喜极而泣,有些人求而不得懊丧终生。
于是我懂了,我们都需要勇气,撕开伤疤、浴火重生的勇气。无论是阿米尔,是书中的其他角色,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怒火中烧与朋友吵了一次荒唐的架,冷静之后,我们是妄想友谊能自己破镜重圆,还是鼓起勇气,用真诚化解隔阂?考试成绩不堪入目,我们是将成绩单连同羞耻的泪水一同揉皱丢弃,还是鼓起勇气,将失败的原因条剖缕析,将知识的漏洞一网打尽?
有些人平庸一生,却骗自己平淡是真;有些人未曾停下奔跑的步履,不知不觉已经跑上了遍开幸福之花的土地。再抬头,便能看见“云外摇双翼,空中寄一丝”的风景。
谁不曾在救赎的征途上茫然四顾,独自怅惘?请看看阿米尔,便会坚信,只要良知未泯,只要善根还在,何惧雾霾漫天,哪怕雾霭沉沉,勇于追寻的人终会寻得一缕晨光。于是我握着风筝的线绳,看它们在澄澈的天幕下绽放,亦在心底默念:“珍惜现在身边的一切吧,别再丢失宝贵的风筝,别再辜负爱我的人。”
让风筝折翼的也许是别人,但让风筝飞起的一定是自己,祝愿天下每一个爱自己的人都勇敢起来,去放飞自己的风筝,怀抱一颗勇敢的心,去做自己的英雄!
愿意一遍遍去温读这本书,它让我见证了一个普通人蜕变为英雄的艰难历程,它陪我一点点变得更加勇敢。
作者简介
郑涵颖,滨州实验学校初中部2018级学生。热衷阅读,包括英文小说。热爱旅游,曾赴英美等国和国内许多省份。生活中,以国画陶冶情操,以钢琴丰富情趣,以舞蹈涵养气质,以羽毛球锻炼体格。坚定不移地相信“命运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为心中的梦想之光而不断地完善着自我。
《渤海文学》
*发表文章即有稿酬,关注《渤海文学》公众号,详情见欢迎投稿。编辑微信15254341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