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 淼之龙
1、今日寒流(通韵)
昨日晴明光正好,
今晨有雾搅霜云,
风吹楼角闻哭鬼,
寒入身躯走气神。
天地热凉随处在,
人间冷暖本常存。
春来冬去换新景,
世道沧桑留旧痕。
2、登太白山(平水韵)
太白一望与天连,
未攀山顶目昏眩。
终年积雪石生冷,
四季松涛风带寒。
云净峰高藏美景,
身虚人老惜残年。
心存敬畏早留步,
临近能观也是缘。
注:
太白山,秦岭主峰,海拔三千七百多米。奇险峻秀,终年积雪。“太白积雪"为关中八景之一。
3、又见雾霾(平水韵)
阴霾又见罩乡城,
雾笼寒窗阻客行。
常念青山幽静地,
总思绿水故园情。
众生无善报终至,
佛祖有言钟早鸣。
万丈雄心斗天志,
为人赚得几回赢?
注:
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里说:末法众生,饮苦食毒..,而现在正是未法时代。
4、又见雾霾之二(通韵)
终南一望已无山,
千里城乡霾雾间。
日月朦胧恨尘世,
灯光昏暗愧楼边。
行人相见莫开口,
会上说来皆怪天。
试问何时风暴至,
还吾净土少愁烟。
5、偶感(通韵)
尘缘末了修行浅,
山寺门前愧问禅,
耗尽余年研妙理,
消平宿业证佛缘。
眼观经典耳闻咒,
心在云天身在凡。
斗室一方多墨砚,
偶生文趣自清闲。
6、枕边感悟(平水韵)
梦里三千大千境,
醒来一夜再无眠。
满天星斗照银汉,
半粒尘沙说尽禅。
悟道方知人世小,
贪婪难解上苍玄。
眼前有相生心障,
看破俗缘开净莲。
7、高楼听风(平水韵)
久居闹市厌喧声,
梦里高楼听夜风。
半起开窗接天语,
眼前一亮月当空。
8、兄弟(通韵)
孩提谁管时光快,
一任春风梦里闲。
临走曾留英俊影,
再逢已改旧童颜。
幼龄全仗高堂养,
老岁更惜兄弟缘。
相问皆说医药事,
互言安好保余年。
9、家花(平水韵)
寒风杀尽春秋景,
吾舍有花正艳红。
浇水施肥勤送暖,
香留温室免欺凌。
10、初冬烟雾(平水韵)
暮秋已尽正初冬,
唯见高楼入碧空。
欲看下层悲与苦,
茫茫一片雾尘中。
11、观日出遇雨(平水韵)
登高望日此专程,
谁料雨风阻客行。
静靠楼窗观外景,
坦然一笑待晴明。

12、郊外湖边(平水韵)
晨离古城雾,
湖岸听芦风。
日出天微冷,
鸟鸣云在空。
园荒好闲步,
路曲忘西东。
夕望高楼处,
依然烟霭中。
13、寻找王维(通韵)
辋川寻旧过蓝关,
不见王维只见山。
故地多遭风雨损,
诗魂长在水云间。
学庄信道听泉语,
悟理参禅敬上天。
半隐半官一世事,
也曾凡骨也曾仙。
14、冬日偶感(通韵)
、
秋尽入冬天渐冷,
风寒少见故人来。
窗前有酒且独饮,
一望白云自释怀。
15、煮茶偶感(平水韵)
千里遍游南北东,
半生寻悟总成空。
归来偶见煮茶景,
一世沉浮壶水中。
16、望五陵原(通韵)
南望长安思古都,
五陵原上汉王丘。
两千年岁豪杰气,
一道土梁默然收。
秦岭山云依旧美,
渭河涛浪未曾休。
茶前闲论前朝事,
谈笑声中解客忧。
注:
五陵原,是以西汉王朝在这里设立的五个陵邑而得名的。汉高祖九年,刘邦接受了郎中刘敬的建议,将关东地区的二千石大官、高訾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眷大量迁徙关中,伺奉长陵,并在陵园附近修建长陵县邑,供迁徙者居住。以后,汉惠帝刘盈在此修建安陵,汉景帝修建阳陵,汉武帝修建茂陵,汉昭帝修建平陵之时,也都竞相效尤,相继在陵园附近修造安陵邑、阳陵邑、茂陵邑和平陵邑。
17、晚年杂感(通韵)
生来命舛不轻言,
倘有知音也健谈。
俗里事情无力管,
碗中饭菜忌多咸。
昔年混世求和善,
今日出尘随业缘。
寻得林泉常作伴,
云山深处可听禅。
18、 楼观胜境(平水韵)
终南阴岭叠重重,
云绕楼观千载雄。
凡众修身求大道,
圣贤开智启鸿蒙。
山门俯瞰纳缘客,
殿宇昂扬接上穹。
历隐几多高逸士,
盈盈真气贯长虹。
注:
楼观台,中国道教圣地,位于秦岭北麓,号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创始于西周,鼎盛于隋唐,衰落于宋金,毁于宋末,振兴于今。传春秋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庐。老子在此著巜道德经》并讲经授道。
19、泉水(平水韵)
穿石破沙克万难,
一来地面自成泉。
无尘清净待人饮,
就看世间谁有缘。
20、柳公权像前偶感(通韵)
一身风骨映长天,
半是挥毫半是官。
高位已随君上朽,
柳公墨迹醉人间,
注: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
曾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官至太子太师。
21、野居体验(通韵)
闹居多宿怨,
独处远人堆。
春暖赏花艳,
冬寒看雁归。
天高阔心境,
野旷任风吹。
山水引诗赋,
清闲少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