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济南市公安局章丘区公安分局的报道——
女郎山下有座“连心桥”
李兴正

这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案:2019年11月22日上午,在济南市章丘区绣惠街道船王路口,姜某驾驶叉车与行人王某发生事故并致后者死亡。虽然事故定性需要时间,可一心想让逝者早日入土为安的受害人家属,连续两天到姜某和叉车车主家中“讨说法”。当事三方都情绪激动,极易发生群体性事件。
处理此类案件先予定责、不服就起诉是过去惯常的做法,但章丘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出警民警没有这样简单处置,而是把案情迅速反馈给“心连心警调联动工作室”。调解民警获悉后,立即联系工作室驻点律师并通知当事三方,约定时间开展调解。驻点律师结合相关法律规定,估算了交通事故死亡和过失致人死亡的赔偿数额;调解民警积极督促上级部门抓紧案件定性工作。在此基础上,民警根据三方提出的不同要求一一协调,最终找到矛盾结合点,促使他们达成了和解协议。城关派出所所长郑培勇对记者说:“既使受害人如其家属所愿正常出殡,又保证了案件处理顺利进行,是我们今年创设的‘心连心警调联动工作室’又一个经典之作。”
坐落于章丘区绣惠街道女郎山下的城关派出所已有67年的建所历史,“在建所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城关派出所人才辈出,主动作为、亲民作为与科学作为是宝贵的传统之一。”郑培勇向记者介绍,今年以来,该所立足大幅提升社会治安管控水平和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水平,推出了以“党建工作常态化,队伍管理制度化,服务群众亲情化,执法办案规范化”为内容的“四化建设”。 其中,创设“心连心警调联动工作室”就是“服务群众亲情化”的重要内容。他说,“心连心警调联动工作室”荟萃了律师、民警、人民调解员和司法所调解员等群体中的“工匠级”力量,鼎力打造成为群众和警察之间的“连心桥”、邻里纠纷的“交心桥”、警察快速出击的“泸定桥”、犯罪分子的“奈何桥”,更是党和政府向人民群众送温暖最后一公里的“爱心桥”,“创设这个服务平台,我们决不是哗众取宠,玩‘撇儿汤’。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个服务平台很受辖区群众和企业欢迎。”
11月1日,城关派出所接到一家建设单位项目部的报案称,一位农民工在施工时因机器故障致使脚趾受伤,现已治疗出院,但因赔偿金额未达一致,这位农民工已连续三天吃住在建设单位办公楼内,请求民警查处。城关派出所立即组织精干民警予以研判:虽然项目部答复让农民工找相关机构鉴定伤残等级后,再到法院起诉并无不妥,但考虑到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某些特殊性,如果一味强调走法律的常规途径,势必会造成矛盾升级。结果,该所启动了“心连心警调联动”工作模式,由律师、人民调解员、办案民警等联合办案,“一站式”促成主要内容为“项目部赔偿农民工9万元”协议的签署。事后,这位农民工眼含热泪对办案民警说:“我受伤后感觉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甚至产生了要不回钱来就和他们拼命的念头。多亏警察主持公道,帮了我,也救了我们全家。你们真是跟老百姓心连心的好人!”
小案不小看,小案连着稳定,更连着民心和信任。今年11月,荣获济南市“市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城关派出所再下一城,受到济南市公安局“集体嘉奖”。郑培勇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们今年已创建的18个平安村居全年都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辖区群众和企业领导普遍高兴地说,多亏了咱这女郎山下的‘连心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