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华
内蒙古包头市人,1948年12月生。内蒙古包头博物馆研究员。1968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青年时期,先后有诗歌、小说、散文、文艺评论、剧本发表于区、市报刊,10多部剧作由当地剧团演出。退休后,致力于古诗词创作。
五排 年味儿之一:杀猪
文/杜华(内蒙古包头)
冬华临大雪,塞上北风号。
去岁猪娃捉,今朝豕出槽。
全年饲野菜,半月栈糠糟。
夫请屠家至,妇将热水熬。
汤锅斜大案,屠匠执明刀。
众手嚎猪摁,一人利刃操。
血喷盔子钵,泪湿妇人袍。
挺杖横吹气,浇汤戗煺毛。
头蹄心肺嫩,肠肚尿脬臊。
剔骨真游刃,开膛如剥缫。
槽头酸烩菜,捞饭现炸糕。
邻里皆来贺,肉饕酒喝高。
投稿
五排 年味儿之二:女工
文/杜华(内蒙古包头)
冬来天地冻,田歇碾场空。
春节将临近,年关渐逼终。
缝新还补旧,爱富不羞穷。
历代遵该俗,千年酿是风。
婆姨精纳底,老太巧裁工。
媳妇忙针黹,闺娃学女红。
搓麻成细索,捻线拔花绒。
絮缀昏晨继,缝纫昼夜通。
旧风何日破,新俗各乡同。
购帽游商店,沽鞋做网虫。
衣穿常节庆,冠戴辨耆童。
家事能毋累,焉无巾帼雄?

五排 年味儿之三:蒸糕
文/杜华(内蒙古包头)
乡关年事早,万户黍糕蒸。
黄米舂多斗,胡油榨几升。
穷家尤喜乐,富者不夸矜。
甑借邻亲未,厨帮隔壁应。
馅泥豇浸煮,饧蜜粟熬凝。
玉粒龙江渡,金珠虎岭登。
撒扬防火急,搋捏起豪兴。
啪嗒祥风鼓,咕嘟瑞气腾。
先炸祗社主,恩报沃田塍。
再者贻居近,陈诚谢友朋。
围炉尝美食,祭灶点高灯。
愿景年年有,天天望日烝。
注:龙江、虎岭,分别指井水和石碾,民间认为井为青龙,碾为白虎,这里指淘米和碾轧。

五排 年味儿之四:摊米霍儿
文/杜华(内蒙古包头)
塞外春来晚,冰河柳未萌。
门前灵鹊闹,炉上酽茶烹。
咽下酥糕饼,嘘开蜜饵情。
古之遗美糗,后乃续香名。
玉黍浑操作,金粱细做成。
淘沙旋雪浪,罗粉洒尘莹。
酵面掺饴适,除酸兑碱精。
钢钗钗烫鏊,铁铲铲烧铛。
细烙听煎色,匀摊问火声。
飘烟油气绕,冻雾水云萦。
饯腊朝餐主,闲正夜宴盈。
曾将仙佛供,超市尚经营。
注:
米霍(左米右霍,读如“霍”,入声,手机字库无此字)儿,是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传统名点,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汉语大字典》对这个字的解释是:《集韵》,黑格切。黍制干粮。《集韵·铎韵》:“米霍,黍糗。”这是一种用小米面、糜米面或玉米面烙制的食品,上世纪九十年代前,人们还将此食品作为年货制作食用,现在,大型超市仍有售卖。

五排 年味儿之五:蒸点心(新韵)
文/杜华(内蒙古包头)
入腊年关近,馍馍百户蒸。
夜来肥面起,鸡叫灶烟升。
掺兑一头汗,搋揉两袖风。
家温烧石炭,室暗点油灯。
捏弄需心眼,抟玩看手工。
小姑谦称笨,大嫂务求精。
妯娌嬉夸诮,婆媳互赞评。
吹风韛杆重,挑水辘轳轻。
锅滚声澎湃,屋寒汽沸腾。
笼中银虎现,甑上玉莲生。
花品开颜笑,香饽厾点红。
枣山形似塔,专供众神灵。
注:
1. 点心,节庆时蒸的,正中点红点的白面馍。是点心一词的本源。
2. 韛(bài)杆,风箱拉杆。
3. 枣山,过春节时蒸的大花馍,上面布满红枣,用于供奉神灵。

五排 年味儿之六:过腊八(新韵)
文/杜华(内蒙古包头)
腊月初八日,时当小大寒。
节俗南北异,仪礼古今传。
本自祧先祖,后又祀老禅。
量知门外客,少解个中缘。
曩者如来主,时得牧女援。
方成觉树果,始创释迦坛。
感念吉祥日,祈求大有年。
施粥凡寺庙,降禧在尘寰。
百姓遵其道,民俗蔚大观。
粥食临日昢,凌啖渐星残。
红枣先秋备,稀糖上月煎。
米汤熬赤豆,豇水染冰山。
早起防红眼,午闲用素餐。
坊邻相赠遗,好尚代绵延。

五排 年味儿之七:祭灶(新韵)
文/杜华(内蒙古包头)
腊月二十三,家家过小年。
汉人程序少,蒙户礼仪繁。
景象尤隆重,情形不一般。
家庭催火晚,群体转篝欢。
万户神佛主,千家老少圆。
香焚祈庇佑,经诵祝平安。
绿蚁飞银碗,乌叉卧木盘。
扬歌投供品,踏舞贺福田。
安代舒长袖,哈达揩笑颜。
马头琴放浪,驼奶味飘鲜。
小伙笛悠远,姑娘曲脆甜。
月升人未醉,星落酒初酣。
蒙祭依黄教,汉风遵道传。
灶君香火送,圣像黍糖粘。
耿耿行揖礼,恭恭告好言:
上天吉庆念,回府祉祥添。

五排 年味儿之八:打扫家(新韵)
文/杜华(内蒙古包头)
寒腊年声近,民间乱岁临。
豆芽盆体壮,葱叶瓦根深。
醋绿独头蒜,梅红苦杏仁。
念三涤酒盏,廿四扫梁尘。
村社乡俗久,年节意味纯。
煤茬挖炕洞,灶堵铲炉囷。
掸掠尘埃落,帚拂污秽沉。
修棚麻纸老,刷粉垩墙新。
月孔糊花卉,槅棂剪彩云。
胶泥涂炕面,清水洗墙裙。
红柜明如蜡,铜鐍亮似金。
苇席铺炕底,油布苫毡芯。
被褥叠方垛,玻璃耀眼真。
中堂当正挂,相框两边陈。
粉壁贴年画,朱门请户神。
而今城市化,俗礼已难闻。
注:
1. 乱岁,民俗指腊月二十三灶神上天至初夕回宫的这段时间,民间无神管理,百无禁忌,称乱岁。在这段时间的活动称为赶乱岁。
2. 煤茬,指烟煤堵塞。
3. 炉囷(qūn),即炉坑。
4. 月孔,圆形窗孔。
5. 墙裙,墙围子的别称。
6. 铜鐍,铜鉂鐍,旧式柜子的锁具。

五排 年味儿之九:熬年接神(新韵)
文/杜华(内蒙古包头)
三十春喜日,万户鹊登梅。
柏叶枝枝翠,门联款款绯。
纸剜窗影幻,绢罩蜡光微。
天地君亲奉,黄红绿紫垂。
丈夫忙供事,媳妇巧烝炊。
奶奶猪头煮,爷爷烟袋煨。
三姑帮馈爨,二弟酿村醅。
小子衣冠楚,新娘佩饰蕤。
铜扦植蜜蜡,木斗溢芳菲。
东垒煤糕塔,西爖炭块堆。
晌烧安祖纸,星放请神雷。
灯火通宵伴,家人熬夜陪。
鸡鸣神圣降,梆响鼓钟催。
旺气冲天起,龙鞭震地回。
银河倾焰雨,星海点花魁。
唢呐游街转,笙篁绕院吹。
吉星一样照,春燕不同归。
元旦揣元宝,日正迎日晖。
拜年恭拱手,压岁喜扬眉。
俗礼相沿久,新风入画帷。
注:
1. 天地君亲,指天地君亲师神位,系众神,也是民间时供奉的主神,称“天地爷”。
2. 黄红绿紫,是北方民间春节时吊挂的一种吊钱,以黄色为上,依次为红绿紫色,上书四个大字,以故俗称“大字”。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