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音乐:《兄弟义气》




作者简介:
石培营,昵称:地狱之火,笔名: 地狱之火182;天堂之水。男,1968年生。现居住河北沧州。农民兼工人,业余时间喜欢写作,现正用业余时间给一些文学软件写文。长篇玄幻小说《农家小子修仙记》正在创作连载当中。《刘知府成仙记》、《一剑走江湖》以及巜闲聊之鬼怪志》也在创作当中。


《一剑走江湖》

二十四章 言谈
皇城偏殿之内,宋高宗与侍卫统领李基正在谈话。
宋高宗赵构有些懊恼的说道: "都怪朕急于求成,没有做周密细致的谋划,过早的打草惊蛇,让这件事功亏一篑,让这厮有了防备和戒备,以后,我们再想抓他的把柄就更加艰难了。"
李基同样也后悔的说道: "圣上,都怪臣计划不详,没有做周密的布置,才会漏洞百出,失去先机,导致前功尽弃,功败垂成。"
宋高宗摇了摇头,然后摆手说道: "这件事怪不得你,是朕有些鲁莽、太急于求成了。"
李基微叹一口气,然后躬身说道: "圣上,并不光是我们急于求成,而是秦桧这厮太过狡猾,根据我们的弱点,反而火中取栗,抓住主动权,被他牵着鼻子走,才让我们无可奈何,先去大好机会。"
宋高宗闻言点点头,然后说道: "看来以后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做好周密的计划,尽量做到滴水不漏。"

西市大街,秦相府,议事大厅之内,秦桧正在和手下人训话。
今日,秦桧心里很是懊恼,在金銮殿朝堂之上,他被当今皇上宋高宗狠狠将了一军,要不是自己见机的快,急中生智,给那个皇帝小儿一个回马枪,差一点就没有挽回的余地,要不然的话,早就被拿获问罪了。虽然有惊无险,却也被吓了一跳,现在想来还后背发凉,头冒冷汗。
秦桧坐在太师椅上,脸色有些阴沉,他翻着三角眼看着厅堂之中两边站立的手下人,心中有些怒火。
王大鹏,叶山,吴彪,张老五等人见秦桧的脸色不太好看,都低下头,谁也不敢说话。
秦桧大声说道: "诸位,从现在开始,如果没有特殊事宜,谁也不许走出相府一步。"
管家秦安闻言有些不解,连忙上前躬身说道: "相爷,自从你老人家上朝回来之后,就有些不悦,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秦桧闻言却是狠狠的盯了张老五一眼,然后不悦的说道: "还不是绿叶山庄那个破事惹来的一些麻烦么!"
秦安问道: "相爷,到底是怎么回事?"
厅堂众人闻听此言一齐看向秦桧。
秦桧轻咳一声,然后说道: "今天在朝堂之上,当今皇上亲自质问我绿叶山庄的事情,如果不是本相反应及时,巧妙应对,说不定本相就回不来了。"

众人闻听此言各自嘘了一口气,心中暗道原来如此,真是好险好险。
秦桧接着说道: "诸位,知道本相为什么不让你们出门吗?你们应该知道,当今皇上耳目众多,爪牙遍布,如果你们在外面一时不慎捅了什么娄子,或者惹了什么事端,让皇上抓住了我们的把柄,我们是没什么好果子吃的。现在,他们的眼睛正盯着我们,巴不得我们快点出什么事情,好抓我们一个正着,称了它们的心愿,好将我们一网打尽。一旦我们有个风吹草动,他们发现了蛛丝马迹,他们是丝毫也不会手软的。"

皇宫偏殿之内,李基抱拳禀首: "圣上尽管放心,微臣一定广布眼线,监视秦桧的一举一动。一旦他有个什么风吹草动或者异常变化,我们在动手抓他不迟。"
宋高宗闻言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嗯,如此甚好。"
忽地,宋高宗一转话题,接着说道: "李卿家,你说的那个刘云飞到底是什么人?他的父亲到底是谁?"
李基闻言说道: "圣上,据刘云飞自己说,他是守关大将刘志之子,童年时代就跟着她的母亲电颠簸流离,因被人追杀,他们一直过着躲避逃亡的生活。后来,他父母相继被人杀害,刘云飞则被一位高人所救,并学到了一身非凡的武功,然后下的山来,为他的父母报仇。"
宋高宗闻言点点头,然后说道: “哦,原来是这样。那刘志既然是一名镇守边关的将官,他又是怎么一回事?"
李基见皇上有些疑惑,连忙说道: "圣上,难道你忘了,那刘志就是被秦桧奏本弹劾谋反,然后被你下旨下了大狱又越狱逃走的那个刘志啊!"
宋高宗闻听此言有些恍然的说道: "朕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回事,朕因恨他谋反,这才下旨将他下了大狱,可是后来他已经逃脱了呀!他怎么又被人杀了呀,这又是怎么回事?"
李基见宋高宗又有不解,连忙说道: "圣上,你有所不知,这迎请玉玺的第一人就是这位边关大将军刘志。"
宋高宗闻言就是一愣,他有些疑惑的说道: "不对啊,那秦桧不是说,这刘志为了叛逃金国,半路上数次掠夺传国玉玺,好以此博得金人的好感,并想以传国玉玺作为献礼,以做为投靠金人的资本。只是,这厮没有成功而已。"

李基闻听此言冷冷的一笑,然后说道: "圣上,你被那秦桧给蒙蔽了。那秦桧为了达到他个人的目的,故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恶意中伤刘志刘将军,就是为了想把那传国玉玺弄到手。那刘志刘将军为了保护传国玉玺,数次招人劫杀,几乎险些丧命。后来几经辗转徘徊,数年之后终于将传国玉玺送到绿叶山庄的柳员外手中。可以说,刘志刘将军为了保护传国玉玺立下了汗马功劳,以至于后来因此陨命。当然了,刘将军遭人妒忌,遭人陷害也可想而知,并不是秦桧说的那样是一个卖国之贼而做出卖国之贼的行径。"
宋高宗闻言略一沉吟便心中了然,他眯着眼睛喃喃说道: "哦,事实竟然是这个样子,朕明白了,完全明白了。朕误倍谗言,竟然差点杀了有功之臣。"
宋高宗说到这里,又有些疑惑起来,他有些不解的说道: "看秦桧那劲头,好像并没有造反的架势,那他劫掠传国玉玺究竟是何意图?"
李基想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他有些困惑的说道: "圣上之言很是不错,微臣也有同感。我也猜不透,那秦桧处心积虑想得到传国玉玺,究竟为了什么?如果说他去给金人当奴才,那是不可能的,他好不容易从五国城逃出来,绝对不会再回到金国去,那他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西市大街,秦相府,议事大厅。
此时,管豪秦安再次躬身说道: "相爷,如果我们有个大事小情,那怎么办呢?"
秦桧闻言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说道: "这好办,有些大事小情就让叶山去处理即可。这叶山深居简出,足不出户,根本就不跟任何人打交道,人们只知道我丞相府有一个叶山叶虞侯,但是,却没有人会认识他。还有,叶山作事仔细认真,心思缜密,稳重干练,疏而不漏,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一切事情到他手中就会迎刃而解,手到擒来,这一点诸位可以放心。"
王大鹏,吴彪,张老五,秦安等闻言却是看了一眼正在微笑的叶山,然后相互对望一眼,连连点头。
秦安对着秦桧又施一礼,然后有些不放心的说道: "相爷,那皇上那边怎么办呢?"
秦桧闻言略一沉吟,然后说道: "秦安,你分派人手下去,一定要秘密监视皇上和李基的一举一动,一旦有什么消息,立即禀报与我。"

(未完待续)
(第二十四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