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因为贫穷.才不敢想象
文/尹文举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不常出门的我因为生计的逼迫,打工度日从一个陌生的城市——河北.石家庄独自乘坐向西回家的火车,朦胧欲睡中被列车的“咣当”声吵醒,在我座位的侧前方坐着一位“城市”模样的青年小伙,在我这样一个十足的“乡里帮”的眼里,这位青年的相貌派头,穿装打扮很是时髦也觉着让人羡慕。青年微微推开窗户,将一支燃至近半的烟头扔出窗外,顿时被列车飞驶而过的高压气流刮的不见了踪影。然后他又关上窗户缓缓打开一个盛有烧鸡的盒子,撕一小块添入口中,大概是味道不合口味的原故吧,紧接着又整起盒子,欲将连盒带鸡抛弃窗外,竟而被坐一旁的一位"乡村模样"的陌生老人拦住要了回来,却狼吞虎咽的吃了个痛快。

那时的我还比较年轻,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村人,虽然对于奢侈浪费这种行为的确有些看不惯,也觉着怪可惜的,但强作镇静的我且还是好于面子那怕是饥肠辘辘,却还是羞于做到这一点,而对于老人却不知是出于饥饿还是经历过困苦而引发的可惜心理。
这一幕已过多年,但至今还时不时再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不为小伙的奢侈大度而感慨,且为老人的举动而同情!
今天,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此类小事在现代青年的眼里是经多见广,不值一提,尽管各类餐饮部门在墙壁或其他招牌都有“按量取菜,杜绝浪费”,“倒掉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等等标语提示,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没经历过困苦,就不要劝人大度,现在的年轻人把吃麸糠、啃树皮当成是遥远的话题,但出生于“三年困难时期”的我,虽没有饥饿的痛苦感受,但必竟还是经历过,虽没有目睹的记忆,却有痛苦的耳闻。看不惯现状始终处有一种饥饿的恐慌,在金钱主导一切的现实生活中,特别是现代年轻人过份追求金钱,挥霍浪费,乐于竞争、乐于享受,把传统的中国文化道德观弃之脑后,一统的西方自由经济市场化,不注重生产节约。也许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亦或是缺乏富有没有资源而导致的意识观念的狭隘,因为贫穷,我才不敢想象,饥饿没有走远,请不要浪费!

个人简介

尹文举,网名:伊若轩阳,定西安定人,1961年生人,农民,曾当过村文书,一度遇贬忍辱,“闭门读闲书,不闻窗外事”,由此热衷于文学爱好,喜欢业余写作,曾在“感恩母校征文”发表《母校如歌》获二等奖。作品亦散见于《陇中文苑》《黄河文风苑》《世界作家文集》《读者美刊》《西部书坛》和《诗艺花园》《陇上风情》及网络文学平台等。

特别声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