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诗》曰1.:“衣锦尚絅2.。”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3.;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4.。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5.,知风之自6.,知微之显7.,可与人德矣

《诗》云8.:“潜虽伏矣9.,亦孔之昭10.。”故君子内省不疚11.,无恶于志12.。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诗》云13.:“相在尔室14.,尚不愧于屋漏15.。”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诗》曰16.:“奏假无言,时靡有争17.。”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18.,不怒而民威于铁钺19。
《诗》云20.:“不显惟德21.,百辟其刑之22.。”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诗》云23:“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24.:“德輶如毛25.。”毛犹有伦26.。“上天之载,无声无臭27.。”至矣。

【注释】
1.《诗》曰:这句诗出自《诗经・卫风・硕人》。这首诗称赞卫庄公夫人姜
氏容颜美丽,性情賢惠。②衣(yi):用作动词,穿。锦:这里指色彩华美的丝绸服装。尚:加在上面。纲(jiong):用麻纱制作的单罩衣。尚絅,原诗为“褧衣”。3.暗然:暗淡的样子。日章:日渐彰明。章:同彰。4.的然:鲜艳的样子。的(di),鲜艳,显著。⑤知远之近:意为知道远是从近开始。⑥知风之自:意为知道教化别人必从自己做起。风,指教化。7.知微之显:意为知道隐微之处对显著之处也有一定的影响。《诗》云:这两出自《诗经、小雅・正月》。这是一首揭露社会现实的诗。9..伏:隐匿。10.孔:很,甚。昭:《诗经》作“炤”,意为明显。11.内省(xing):经常在内心省察自己。12.无恶。引申为”无愧”的意思。志:心。13.《诗》云: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大雅-抑》。这首诗是卫武公警戒自己的。14.相:看。在尔室:你独自一人在室。

15.不于屋漏:意指心地光明,不在暗中做环事或起环念头。屋漏,屋之西北角阴暗处。16.《诗》曰: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商颂-烈祖》。这首诗是商的后代宋国在祭祀祖先时唱的乐歌。17.奏假:指祷告,祈祷。奏:奏乐。假:通”格”、感通。靡:无。18.劝:鼓励。19.铁钺:与“斧钺”同。这里引申为刑戮。铁,铡刀。古人用以腰斩的刑具。钺,古代一种兵器。20.《诗》云: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周颂-烈文》。这是周王在举行封侯仪式上所唱的乐歌。21.不显:充分显扬。不,通还“丕”,大。22.百辟(bi):指诸侯。刑:同“型”,指法则。此为效法。23.《诗》云: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大雅-皇矣》。这是一首史诗、叙述周朝祖先开国创业的历史。24.《诗》曰:这句诗出自《诗经・大雅・烝民》。25輶(y6u):古代一种轻便车,引申意为轻。毛:羽毛。26.毛犹有伦:这句是说羽毛还是有东西可以类比的。伦,比。27.上天: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大雅・文王》。載:事。臭(xiu):气味。

【译文】
《诗经》里说:“锦衣外边罩麻衣。”这是因为讨厌锦服的文彩太鲜艳了。因此,君子为人处事,外表暗淡无色,而内心美德日渐彰明;小人为人处事外表色彩鲜艳,但内心美德日渐消亡。君子为人,外表平淡而内具意味,外表简朴而内含文彩,外表温和两内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知道教化别人要从自己做起。知道細微能转化成显著,这样就可进入到圣人崇高美德的行列中去了。
《诗经》里说:“鱼儿深深水中潜、仍然清晰看得見。”因此、君子经常在内心深处省察自己而不感到内疚,就不会有愧心。别人之所以不及君子、大概就是因为君子能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严格求自己。
《诗经》里说:“看你独自在室中,心地光明应无愧。”所以、君子即使没行动时、也很恭敬;即使没言谈时,也很诚实。

《诗经》里说:“默默无言作祈祷,今时不再有争闹。”所以君于不须赏赐,百姓就会受到鼓励;君子不必发怒,百姓就会比看到刑戮还要畏惧。
《诗经》里说:“充分弘扬好德性,各路诸侯齐效行。”所以君子忠厚谦恭,天下就会太平。
《诗经》里说:“文王美德我怀念,大声厉色抛一边。"孔子说:“用大声厉色去改支百姓,这是最低等的办法!”《诗经》里说:“美德微妙如鸿毛。”鸿毛虽然轻微细小,但还是有东西可以类比。《诗经》里说:“天生万物有其道,无声无味真微妙。"这才是最高的境界。
郭社会又名郭克会,笔名森燚,山东省汶上县人,男,汉族,现居广州。只上过小学,自学法律专业,获山东大学毕业证书,干过律师。曾通过行政诉讼分别撤销过济宁市政府砍树有奖的文件,山东省政府收费不当的文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央视礼宾书特聘签约诗人,世界汉语文化协会广州分会副主席。曾获2018年首届诗歌大赛一等奖,九州诗社十佳诗人第三名等大奖。作品分别在《中华诗词大辞典》等多部大型书籍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