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诗人刘沄老师现代诗十九首
1.西藏,我的诗和远方
西藏,我的诗和远方
在那激情燃烧的上世纪八十年代
我曾以赤子之心,憧憬诗和远方
我以“八年援藏大学生”的名义
来到了辽远而又神秘的西藏
站在这一方高天厚土上
我发现诗和远方并无地标
多次拜读了《仓央嘉措情歌》
领悟仓央嘉措的诗和远方
痴情女子把六世达赖作为偶像
“情歌”对传统诗歌写法的解放
蕴含的诗歌意境最为贴近天然
成为没有因循仿制的心灵梵唱
那是一片广袤的心灵高地
那是以“情修”演其“佛缘”
那是以“道歌”倾诉“情缘”
西藏,我的诗和远方
多情而浪漫的诗人
写下只属于青春的诗句
浸润人们时空交错的心田
没有任何一个定义能够诠释
一个“爱”字无穷无尽的内涵
从相互痴迷到相互依偎
从堕入情网到如痴如醉
从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
直到玛吉阿米之恋在劫难逃
是谁一路风尘一路歌
是谁怀才不遇化春泥
据说与我同时代的诗人海子
也曾把最极致的西藏发现
也曾痴情求爱一再失恋
也曾再度游览青藏高原
西藏,我的诗和远方
雪域高原如诗如画
尽兴畅饮青稞酒酥油茶
满眼是飘香十里的格桑花
美丽的草原如梦如幻
迷人的田园五彩斑澜
远方的冰川江河之源
穿藏装的姑娘且歌且舞
林卡里挥洒青春的娇艳
头扎英雄结的康巴汉子
纵马奔驰在绿意盎然的草场
当阿哥和阿妹情歌悠扬
对于神山圣湖乃至雪域高原
就有了转山又转水的相遇
就有了阿哥和阿妹的恋歌
就有了我绵延不断的诗篇
2.诗人之千古情怀
诗人情怀,或悲愤或狂放
活着就要纵情吟唱
把颠沛流离,化作浪漫主义
想那屈原被楚怀王流放
他以悼惜的心情陈述往事
倾吐郁结的忧思愤懑之情
空有一腔爱国情而自沉汨罗江
让后世无数龙舟竞渡深深怀念
想那李白被流放夜郎
大半生漫游山水,实则落魄江湖
据说诗仙醉后水中捉月而去
在千古诗坛不可撼动的盛名
遮蔽了血泪斑斑的受谗诋毁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杜甫诗句见证了诗人的悲哀
诗人情怀,或婉约或豪放
内心淡定而性格倔犟
用坎坷际遇抒写千古名句
想那易安居士“人比黄花瘦”
她把离怀别苦酿出诗意
婉约词“怎一个愁字了得”
南渡之后落叶般风雨飘零
遭逢了多少无言的惆怅
想那苏东坡,再度贬谪岭南
挟天风海涛而“无处话凄凉”
诗词书法超绝群伦而仕途坎坷
纵有旷世才情难免流寓他乡
折射出千古文豪的独醒复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千古名句道出了诗人的感慨
3. 人在高原秋月下的遐想
悠悠碧空 厚厚的银色冰冠
群山在月光下凝结了海拔高度
人在高原秋月下 在地球之巅
我一旦在寂静中久久独坐
就拥有一种孤独而安详的心情
一腔源自先人周而复始的血脉
伴随着拉萨河一般荡漾的诗意
任凭头顶繁星满天而月色渐淡
秋风里 想到李白谜一样的身世
以及让他一再行吟不已的“故乡”
在扁舟孤筏飘泊而去的天尽头
连同身体和灵魂 以及梦幻
一并交给了诗和远方
走遍天涯的唐代大诗人
一直没有摆脱命运的羁绊
[注]本篇诗作入选《诗歌经典2017》第118页
(陈长江主编,团结出版社,北京,2018年3月第1版)
4.红墙白雪之恋
雪花悠然落在仓央嘉措心上
在这片纤尘不染的素雅天地
一场擦肩而过的旷世之恋
正在情深缘浅的雪夜上演
两行印在雪地上的脚印
连着庄严肃穆的佛殿
他的心已飞出了红宫白墙
行走拉萨街头的最美情郎
本来就是雪域最大的僧王
远处时断时续的几声犬吠
预示着片刻欢愉后的悲凉
玛吉阿米的幽会成为情殇
宿命的安排终难抵抗
仓央嘉措永远走在修行的路上
红墙白雪之恋已成谜团
一首首情歌仍在广为传唱
[注]本篇诗作入选《诗歌经典2017》第119页
(陈长江主编,团结出版社,北京,2018年3月第1版)
5.西藏之上,就是天堂
西藏之内,遥隔西藏之外
人们守望着最后一片净土
寺庙里的诵经声低沉又铿锵
年轮一样突破蛛网的束缚
把佛法信仰传承得异常古老
青藏高原就象怀孕的大地
高高隆起的肚皮孕育生命
鲜活的生命都是自然之子
人与自然在严酷中相和谐
作为一个过时的理想主义者
我在对现实的日渐疏离中
讶异于自己迟来的发现
这些为酥油灯加油的善男信女
就是地地道道的浪漫主义者
这些怀抱信仰的人们
他们认定除了日月星辰
西藏之上,就是天堂
6. 这里是美丽神奇的西藏
西藏就在远方的天上
珠穆朗玛撑起莽苍的风光
你可触摸到离天最近的月亮
鲁朗林海胜似那桃花源
我和游客跳起欢快的锅庄
这里是人间净土歌舞的海洋
有雄鹰翱翔在瓦蓝的高天上
雅鲁藏布盈满最辽阔的波澜
我在高原拥抱最热情的太阳
这里是美丽神奇的西藏
西藏就在远方的天上
遍野春风吹绿了散落的村庄
这里是人间净土歌舞的海洋
布达拉宫耸立天地之间
我在金顶前回望曾经的辉煌
秋风穿过雪域高原的城乡
让现代气息在古城街巷蔓延
拉萨河边湖光山色水鸟翩翩
我在高原吟诵最浪漫的诗行
7. 李白想在拉萨当藏漂
提起那年那月那日
醉草和蕃书的典故
李白老师不由得沾沾自喜
他告诉我 一千年前的秘密
少年李白领受老婆婆的教育
懂得了铁杵磨成针的道理
发愤用功 诵读几年四书五经
为了钻研大侠传授的剑术
他打算去大匡山去拜师
不料在蜀道上碰到吐蕃法王
从此隐居山林 修炼藏传密法
当然也学会写藏文说藏语
自从在京城受到领导人的礼遇
过了两年春风得意的日子
李白仰天大笑辞职漫游大好山河
一路上他发现 到处莺歌燕舞
大小歌厅里演奏霓裳羽衣曲
他那几首歌功颂德的大作
早已让李白同志声名远播
回到山东乡镇看望老婆孩子
不料三个留守儿童怯生生
儿女们正在县城读中小学
学习成绩 恐怕难达高考分数线
儿子伯禽不喜诗词 偏爱舞剑
李白飞起一脚 大骂太不争气
伯禽凌空扑入墙角的鸡窝
李白又一次仗剑远游
那把宝剑被扣押在派出所
所长和政委教育他维稳压倒一切
从此他明白 和谐社会的流行语
这一回他一路向西
途经甘肃省天水市
一回到祖籍他兴奋不已
写了好几首诗 别人不懂的唐诗
三四代人阔别了的故里
如今变得找不到了故居
先奔秦安寻访大地湾
顺道前往陇城 拜谒女娲祠
当他来到郭嘉镇李氏祠堂
他仔细读了后代们传下的家谱
李白不由得落泪叹息
一个寻根问祖的大唐诗人
没料到不争气的子孙后裔
早就落叶归根 重返故里
难怪十多个村落全都姓李
可天下却有那么多人
口口声声宣称 自己是李白后代
喝酒喝得辨不清东南西北
一代诗仙也认不得子孙后辈
来到古城拉萨的游客
其中有一位文人骚客李太白
认了几个三教九流称呼乡党
再三打听结交了几个文化人
其中有一位我的亲兄弟
酒过三巡 菜过五味
李白操川普口音叫来卓玛和扎西
点了一首歌 《天上的西藏》
我附耳告诉他一个秘密
这首歌词我曾作过润色
也有我的一份小小手笔
李白哈哈大笑说去去去
我最爱喝茅台 还有五粮液
喝了啤酒我痛风就发作
别人误以为我是瘸子
喝了红酒怕是假冒伪劣
万一醉了 人说我是疯子
在场的企业家张老板连连敬酒
我不停称赞李白《上阳台帖》
希望讨得一幅诗人墨宝
李白一听说出此行目的
在这个饿死诗人的时代
谁听说饿死了哪个书画家
此番进藏我要改行了
开办一家拉萨诗酒书画院
我说到时一定频频光顾
想请您为我的诗集写个序言
再大笔一挥把书名
《放歌雪域边陲》题写
李白豪爽地举起高脚酒杯
哈哈一笑说那很容易
咱三口一杯 喝个痛快再说
再别提当年醉草和蕃书那事体
要争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
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哈哈哈 干杯干杯干杯!
2018年4月16日修改稿
8.漂泊与乡愁
迎春花的枝蔓
顽童似的爬满南墙
群星般的黄花闪亮
花的心事沉默无语
在二月春风里如梦一样坠落
那株静如村姑的海棠
躲在墙角含苞待放
蜂鸣声闹醒了墙外枝头的红杏
还有那遍野桃林
盛开着果农的一片热望
桃花岁岁枯荣
人面年年不同
“人面桃花”的感觉
在我心头驻足
岳父家的老宅院
早就变成“空巢”
屋檐下似曾相识的燕子
也许认得旧邻
正月里合家团聚后的庭院
愈显幽深寂静
老宅院孤独的花朵
隐忍着留守儿童似的忧伤
大门的门额上
刻写着榜书“耕读第”
令人怅惋地追忆
渭河人家书香门第
举家进城后
泰山大人魂牵梦萦的朱圉山
也在儿女们
悠悠的乡愁中花开花落
只有未过花甲的岳母
已与先人永远守望家园
被这方水土养育的人
总是黄土里来黄土里去
雨润陇原
家乡天水的山川
又春暖花开
早有人文初祖伏羲女娲
诞生于这方皇天后土
八千年风雨沧桑
大地湾文明一脉相传
漂泊与乡愁
植根于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
“诗圣”杜甫避乱流寓
并吟咏过的秦州
正是“诗仙”李白
自述的祖籍陇西成纪
李杜诗歌纷飞的意象
“与尔同销万古愁”!
我憧憬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的诗意生活
“当我们告老还乡的时候,
要多种一些菊花
不能让这里田园荒芜……”
此时妻子用红油布
盖在昔日闺房的炕席上
她擦去玻璃板上的尘埃
叫我伏桌辨认
几张毕业留影中
哪个少女是无忧无虑时的她
眼下又要携妻回到远在
地平线之外的古城拉萨
我将离这次第花开的老宅院
越走越远
像离巢的鸟儿远走高飞
漂泊的流云与我同行
人在青藏高原
思念中故乡的花儿常开不败
但院墙内外的海棠、石榴、
红杏和桃李
似乎并不在意无人欣赏的寂寞
9. 为王世祥兄创办天水农耕博物馆题写感言
在这古老的渭河中上游地带
在这逶迤的西秦岭群山川道
在这古往今来的农耕博物馆
蕴藏着羲皇故里的洪荒之力
陈列人类历史记忆
展示先人生存现场
荟萃陇原民俗风情
以及人文地理的对应之物
当你走向农耕文明的深处
在齐腰的深草里蝺蝺独行
回望稀疏的人间灯火
火光照亮了人头陶瓶
那是风姓女娲氏的图腾
还有那兴嫁娶的俪皮之礼
预示母系氏族向父系社会的过渡
太极八卦图犹如分水岭
区分天地万物
昭示阴阳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人类文明的曙光普照大地
源自大地湾八千年前
7. 李白想在拉萨当藏漂
提起那年那月那日
醉草和蕃书的典故
李白老师不由得沾沾自喜
他告诉我 一千年前的秘密
少年李白领受老婆婆的教育
懂得了铁杵磨成针的道理
发愤用功 诵读几年四书五经
为了钻研大侠传授的剑术
他打算去大匡山去拜师
不料在蜀道上碰到吐蕃法王
从此隐居山林 修炼藏传密法
当然也学会写藏文说藏语
自从在京城受到领导人的礼遇
过了两年春风得意的日子
李白仰天大笑辞职漫游大好山河
一路上他发现 到处莺歌燕舞
大小歌厅里演奏霓裳羽衣曲
他那几首歌功颂德的大作
早已让李白同志声名远播
回到山东乡镇看望老婆孩子
不料三个留守儿童怯生生
儿女们正在县城读中小学
学习成绩 恐怕难达高考分数线
儿子伯禽不喜诗词 偏爱舞剑
李白飞起一脚 大骂太不争气
伯禽凌空扑入墙角的鸡窝
李白又一次仗剑远游
那把宝剑被扣押在派出所
所长和政委教育他维稳压倒一切
从此他明白 和谐社会的流行语
这一回他一路向西
途经甘肃省天水市
一回到祖籍他兴奋不已
写了好几首诗 别人不懂的唐诗
三四代人阔别了的故里
如今变得找不到了故居
先奔秦安寻访大地湾
顺道前往陇城 拜谒女娲祠
当他来到郭嘉镇李氏祠堂
他仔细读了后代们传下的家谱
李白不由得落泪叹息
一个寻根问祖的大唐诗人
没料到不争气的子孙后裔
早就落叶归根 重返故里
难怪十多个村落全都姓李
可天下却有那么多人
口口声声宣称 自己是李白后代
喝酒喝得辨不清东南西北
一代诗仙也认不得子孙后辈
来到古城拉萨的游客
其中有一位文人骚客李太白
认了几个三教九流称呼乡党
再三打听结交了几个文化人
其中有一位我的亲兄弟
酒过三巡 菜过五味
李白操川普口音叫来卓玛和扎西
点了一首歌 《天上的西藏》
我附耳告诉他一个秘密
这首歌词我曾作过润色
也有我的一份小小手笔
李白哈哈大笑说去去去
我最爱喝茅台 还有五粮液
喝了啤酒我痛风就发作
别人误以为我是瘸子
喝了红酒怕是假冒伪劣
万一醉了 人说我是疯子
在场的企业家张老板连连敬酒
我不停称赞李白《上阳台帖》
希望讨得一幅诗人墨宝
李白一听说出此行目的
在这个饿死诗人的时代
谁听说饿死了哪个书画家
此番进藏我要改行了
开办一家拉萨诗酒书画院
我说到时一定频频光顾
想请您为我的诗集写个序言
再大笔一挥把书名
《放歌雪域边陲》题写
李白豪爽地举起高脚酒杯
哈哈一笑说那很容易
咱三口一杯 喝个痛快再说
再别提当年醉草和蕃书那事体
要争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
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哈哈哈 干杯干杯干杯!
2018年4月16日修改稿
8.漂泊与乡愁
迎春花的枝蔓
顽童似的爬满南墙
群星般的黄花闪亮
花的心事沉默无语
在二月春风里如梦一样坠落
那株静如村姑的海棠
躲在墙角含苞待放
蜂鸣声闹醒了墙外枝头的红杏
还有那遍野桃林
盛开着果农的一片热望
桃花岁岁枯荣
人面年年不同
“人面桃花”的感觉
在我心头驻足
岳父家的老宅院
早就变成“空巢”
屋檐下似曾相识的燕子
也许认得旧邻
正月里合家团聚后的庭院
愈显幽深寂静
老宅院孤独的花朵
隐忍着留守儿童似的忧伤
大门的门额上
刻写着榜书“耕读第”
令人怅惋地追忆
渭河人家书香门第
举家进城后
泰山大人魂牵梦萦的朱圉山
也在儿女们
悠悠的乡愁中花开花落
只有未过花甲的岳母
已与先人永远守望家园
被这方水土养育的人
总是黄土里来黄土里去
雨润陇原
家乡天水的山川
又春暖花开
早有人文初祖伏羲女娲
诞生于这方皇天后土
八千年风雨沧桑
大地湾文明一脉相传
漂泊与乡愁
植根于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
“诗圣”杜甫避乱流寓
并吟咏过的秦州
正是“诗仙”李白
自述的祖籍陇西成纪
李杜诗歌纷飞的意象
“与尔同销万古愁”!
我憧憬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的诗意生活
“当我们告老还乡的时候,
要多种一些菊花
不能让这里田园荒芜……”
此时妻子用红油布
盖在昔日闺房的炕席上
她擦去玻璃板上的尘埃
叫我伏桌辨认
几张毕业留影中
哪个少女是无忧无虑时的她
眼下又要携妻回到远在
地平线之外的古城拉萨
我将离这次第花开的老宅院
越走越远
像离巢的鸟儿远走高飞
漂泊的流云与我同行
人在青藏高原
思念中故乡的花儿常开不败
但院墙内外的海棠、石榴、
红杏和桃李
似乎并不在意无人欣赏的寂寞
9. 为王世祥兄创办天水农耕博物馆题写感言
在这古老的渭河中上游地带
在这逶迤的西秦岭群山川道
在这古往今来的农耕博物馆
蕴藏着羲皇故里的洪荒之力
陈列人类历史记忆
展示先人生存现场
荟萃陇原民俗风情
以及人文地理的对应之物
当你走向农耕文明的深处
在齐腰的深草里蝺蝺独行
回望稀疏的人间灯火
火光照亮了人头陶瓶
那是风姓女娲氏的图腾
还有那兴嫁娶的俪皮之礼
预示母系氏族向父系社会的过渡
太极八卦图犹如分水岭
区分天地万物
昭示阴阳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人类文明的曙光普照大地
源自大地湾八千年前的篝火
源自华夏族群结绳织网的创意
源自人祖抟土造人捏陶器的手艺
直至现代工业文明的崛起
透过人文地理的活化石
穿越历史的时空隧道
我发现来路不远
我发现未来无限
我发现先人如在眼前
我发现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019年9月5日,西藏拉萨
10.我的母爱之忆
38年前的今日
1979年10月6日故乡的天空
如一个农妇难愈的肠胃病
以及工干家属的一贫如洗
山村清晨
洒满黄土地的曙色
那让母亲疼痛数年的肠胃病
让西山老坟地
疼出一座新坟
她的4个子女哭哑了嗓子
哭喊声凝成白花花的秋霜
再也无法让39岁的妈妈
为儿女破旧的衣衫
缝缝补补了
她已在前一晚的油灯下
为我做好越冬的棉衣棉裤
她从此总会出现在我梦里
那千丝万缕的揪心牵挂
化作14岁少年的母爱之忆
历经38个失去母爱的春秋
我在异地他乡安身立命
那萋萋坟草
摇曳无尽的乡愁
是谁在静夜敲醒我的童年
想告慰母亲的话从何说起
33年来出身农家的大学生
在圣城拉萨
靠笔杆子吃饭
以50余年间的阅历感悟母爱
母爱是黄土地上的青草味
还有母亲短短一生的辛酸
母爱是天上的一双慈眉善目
时刻关注着子女的成长进步
母爱是昔日农舍里昏黄的油灯
点亮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初心
母亲传给我勤劳善良的美德
连同一腔热血
是她的赐予
我心中永不黯淡的希望之灯
连同一身正气
是她的赐予
愿母亲的在天之灵永远年轻
愿母爱之光
如星星点灯
愿母亲的英灵莫把儿女牵心
我谨以这伤感的诗句
感恩母亲
2017年10月6日,作于拉萨
11.属于母亲和我的三月八日
这是一个属于你
又属于我的日子
母亲在父亲上班的
建筑工地上 您才知这天是
国际妇女节
做临时工的
您穿件干净的旧衣服
如今有人又叫做“女神节”
母亲 您在儿子心目中宛如女神
五十三年前
的您才二十五岁
在黄土高坡
一孔土窑洞的土炕上
儿于三月八日
黎明时分呱呱坠地
坠落在接生的
白发婆婆手掌上
婆婆说这娃娃
看来好有福气
您苍白而汗湿
的脸上浮现笑意
您从此不会忘记给我过生日
尽可能用“年底子”做些好吃的
您依旧穿的是缝补了的衣服
在山沟里
拉扯我和姐姐及两个弟弟
每天起早贪黑
到生产队下地干活
您单薄的肩膀
还要挑起家庭重担
每每看一眼
儿女贴在墙上的奖状
您日渐憔悴的脸上笑纹荡漾
可就在土地承包
前夕的一个雪夜
您最后的远行
让子女呼天喊地
您躺进
西山老坟地阴阳两隔
从此只出现在
我欲哭无泪的梦里
三十九度春秋 花谢又花开
母亲的灵与肉
与黄土地融为一体
母恩如山 却又遥遥远远
每当我想起大神
仙岭那山山水水
如同女神一般
笑意盈盈的母亲
从那个黑瘦的
乡村少年记忆深处
幻化为飞旋于
家山的一只紫燕
把魂萦故土的窝巢
安置在老宅院
风雨沧桑的屋檐下
2018年3月8日晚,于西藏拉萨
9. 为王世祥兄创办天水农耕博物馆题写感言
在这古老的渭河中上游地带
在这逶迤的西秦岭群山川道
在这古往今来的农耕博物馆
蕴藏着羲皇故里的洪荒之力
陈列人类历史记忆
展示先人生存现场
荟萃陇原民俗风情
以及人文地理的对应之物
当你走向农耕文明的深处
在齐腰的深草里蝺蝺独行
回望稀疏的人间灯火
火光照亮了人头陶瓶
那是风姓女娲氏的图腾
还有那兴嫁娶的俪皮之礼
预示母系氏族向父系社会的过渡
太极八卦图犹如分水岭
区分天地万物
昭示阴阳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人类文明的曙光普照大地
源自大地湾八千年前的篝火
源自华夏族群结绳织网的创意
源自人祖抟土造人捏陶器的手艺
直至现代工业文明的崛起
透过人文地理的活化石
穿越历史的时空隧道
我发现来路不远
我发现未来无限
我发现先人如在眼前
我发现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019年9月5日,西藏拉萨
10.我的母爱之忆
38年前的今日
1979年10月6日故乡的天空
如一个农妇难愈的肠胃病
以及工干家属的一贫如洗
山村清晨
洒满黄土地的曙色
那让母亲疼痛数年的肠胃病
让西山老坟地
疼出一座新坟
她的4个子女哭哑了嗓子
哭喊声凝成白花花的秋霜
再也无法让39岁的妈妈
为儿女破旧的衣衫
缝缝补补了
她已在前一晚的油灯下
为我做好越冬的棉衣棉裤
她从此总会出现在我梦里
那千丝万缕的揪心牵挂
化作14岁少年的母爱之忆
12.三代人的老家
老魏一家居住县城家属楼
时近二十年,老家魏家庄
距离县城只有三十里
退休多年的老魏照常早起
煤炉上熬着罐罐茶
喝完茶他唤醒儿子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
今天还得去咱村庄里过年
还得上香供奉咱老祖先
儿子睁开惺忪的双眼
“为了几个老祖先
又让几个大活人去忆苦思甜?”
老父亲沉默不语
儿媳端来了早餐
过了上午十点半
儿子带着老人、媳妇、孙子孙女
开小汽车带上年货回老家
大老远看到祖传的土木高房
还有水泥钢筋建造的文昌楼
爷爷转身对孙子孙女说
“快看那高房那庙子
那里就是咱的老家魏家庄”
快言快语的孙女却抢白
“一个破房烂庙子有啥了不起?”
“那可是咱魏家庄的标志”
“那也没有啥可炫耀的!”
爷孙俩显得话不投机
“咱这村里出过大秀才大将军”
“那都是过去的陈芝麻烂糜子”
快嘴孙女的来言去语
气歪了那座百年老高房的嘴脸
也让高高在上的文昌楼扫了颜面
说话间已到了自家门前
“朱圉山高,魏家庄好!”
五岁的小孙子突然念念有词
爷爷高兴地抖动花白的胡子
“这才像我的亲孙子!”
老人家打开那把生锈的门锁
走进二道院墙的四合院
牵着孙子的小手走在前
爷爷把堂屋的三支香点燃
带领孙子孙女跪地磕头
供桌上有祖先的牌位及照片
“出门在外可别忘了咱的老庄院
咱魏家的门风要代代相传”
“记住啦,爷爷爷爷
别忘了咱的老庄院
魏家的门风代代传!”
懂事的孙子孙女异口同声
爷爷露出满意的笑脸
此时此刻,儿子在打扫庭院
儿媳让厨房的灶膛开始冒烟
浓浓的年关气息
升腾于老魏家的老宅院
家山下,渭河之畔
弥漫着浓浓的年关气息
2019年12月3日,旧作重新改写于拉萨
13. 北方小城的一位老校医
夜读微信里故乡文友的散文
讲述的是母校马大夫的生平
我找出33年前的日记本重温往事
我记忆中马大夫是个慈祥的母亲
她当年是天水师专医务室的医生
就读中文系的我很少生病
只是陪同学到医务室输过液
直到19岁启程援藏之际
一位留校的同学陪我取备用药品
见我衣衫单薄,将独自西行
“你妈咋能叫你这样出远门?”
同学在旁替我回答她的关心询问
“建祥妈已过逝五年啦……”
“穿这么单得赶紧买件军大衣”
她掏出3张10元钞票想帮助我
我谢绝说
学校已发200元派遣费
她如同母亲般一再郑重叮咛
泪眼矇眬中 我频频点头
毕业离校已有33个年头了
马大夫当年的音容笑貌
在我这天涯游子的心目中
始终是一位慈祥的母亲
而一路上温暖着我的那件军大衣
我送给了去看珠峰的一位探险家
重逢时他说
幸亏有军大衣保住了命
北方小城
有位忙里忙外的女医生
“文革”时丈夫曾被专政
停发工资
从几个孩子上学到衣食住行
让这位年轻女医生操碎了心
当她看望寄养保姆家的
小女儿时
看到一岁半的幼女饿得瘦骨伶仃
她托人从乡下买了只老母鸡
熬了锅鸡汤
一勺勺地补充营养
弥补一个母亲亏欠女儿的亲情
有时她也送给生病的
穷学生营养品
半夜里一旦听到急促的敲门声
她就立刻背起小药箱跨出家门
有次一位教师的妻子临产大出血
她和家属连夜用架子车
送孕妇住院
十几里的一路狂奔
保住了两条性命
当子女长大成人
又去疼爱孙子孙女
她从天水师院退休后
仍忙碌不停 七年前
她突发脑梗塞昏迷不醒
远在美国攻读博士的大孙女
从大洋彼岸
飞回甘肃天水探视
儿孙们真挚的一片孝心
感动了上苍
她从死神手中获得了重生
在北方小城
度过了66个春秋
天水市文联副主席
女书法家彭卫
饱含深情地写下《我的母亲》
对母亲一生点点滴的平凡小事
在娓娓道来的追忆中感人至深
老校医那平凡而伟大的爱心
折射出一颗坚强而柔软的菩提心
诚如一名读者的留言所说
“一个好女人三代人受益”
彭老师的母亲 大爱无疆
就亲情而言母爱伟大
而她给予病人的关爱
胜似对自家人的亲情
为我们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致敬
愿老人家一路走好
读完彭卫女士追思母亲的散文
她对母亲的追思
把我的记忆唤醒
我这才知道老校医叫马维英
33年前 我进藏启程时
那位慈祥的母亲的一再叮咛
让我回味不尽的是人间真情
14. 我的木匠大大
儿时我的木匠大大
会一手做农具家具的手艺
他手持斧头锯子平金干活
滴着汗水的额头堆着抬头纹
他念叨着在自家土窑对面
修一座土木结构的房子
说等我长大好娶个花媳妇
当我着背着书包去上学
大大在城里当合同工转了正
大大回家时不再穿补钉衣
口口声声说他是工人阶级
在家里他总爱干些木活
做了不少桌椅和木头箱子
他说这对箱子等我娶媳妇用
到头来这箱子派不上用场
让我的木工大大一阵白忙
后来大大放倒墙边的大核桃树
让我帮他沿墨线扯大锯
每当我扯偏时就教我快校正
直到我上大学的那年
请来邻村他的木匠表哥
把那些核桃木板做成门窗
在新宅院修了两座土木房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请本村木匠修座四合院的堂屋
新堂屋一砖到底四檩软挑檐
从此实现了我大大的夙愿
他退休多年在城市陪伴继母
七十岁回家在堂屋住了三年
因与二弟和弟媳妇闹翻了脸
他又在公路边盖了彩钢板房
邀请喜欢秦腔和小曲的老乡
隔三岔五来一番吹拉弹唱
只是他脸上的皱纹如同老树
年近八旬的大大身体倒硬朗
大大说大半辈子一直修楼房
修楼的木工师傅住不上楼房
我已在省城买了套电梯公寓
大大却说自己懒得爬上爬下
人老了就喜欢呆在家乡
我拉回一车图书想办农家书屋
大大说自己没文化咋能经商
那堆藏书与他的老旧家具
一块儿堆在阳光棚下的墙角
让父与子的收藏品尘封蛛网
也让父子俩的爱好亲密无间
我又要返回远在高原的西藏
我大大仍在板房里自弹自唱
15. 故乡悲歌
山里是桃红柳绿的村庄
山外是车水马龙的城市
少壮外出打工比在家强
亦喜亦忧离开自己的家乡
地里家里全凭老人们照看
“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农生活
不再是婚育嫁娶之后的幸福
低矮的旧土屋改建成小洋楼
节衣缩食也要争面子盖新屋
也有的“一户两家,城乡分住”
为的是孩子得在城里读书
草根之家只盼儿女上大学
离开农门才是最好的出路
顾不得幼小的孩子饱受孤独
留守儿童的笑容也有一丝凄苦
骚动的乡村不再是一片净土
乡愁总也挡不住外面的诱惑
年轻人离土不归不再干农活
谁为美丽的故乡悲歌一曲
谁为留守儿童给予温暖与祝福
16. 家乡的第一场春雪
一帘雪景随即出现
地上屋顶上一片雪光
泛红的朝霞透过云缝
为大地送上无限的温馨
南墙上的一丛丛迎春柳
绽开星星点灯般的花骨朵
告诉我春天已飘然降临
第一场家乡的春雪
就这样轻轻地来悄悄地去了
可在这草木复苏的北国春日
我难以观赏阳春的杂花生树
我将收起行囊走向天边
走向属于我的诗和远方
17. 家乡的第二场春雪
昨夜雨夹雪 一阵紧似一阵
冷清的街头 灯光显得幽静
回乡村过年后返回古冀县城
痛快淋漓的洗浴后身轻如燕
我在窄窄的街巷里独自穿行
忽然想起戴望舒雨巷的意境
心灵深处期盼明天观赏雪景
在阔别多年的甘肃天水
我愿与春雪有个约会
让我的诗兴多点浪漫情怀
清晨的雪光中草木一片银白
羲里娲乡的第二场春雪
盛开着北国风光的蓓蕾
让我的故乡天水更加优美
雪落在仙人崖 落满麦积山
雪落在伏羲庙 落满卦台山
雪落在大地湾 落满大像山
雪落在田野 落满寻常巷陌
雪落在屋顶 落满游子心扉
此时此刻 我想起了藏北
那里有一大片白茫茫的冰盖
在千奇百怪的冰雪世界里
我有幸拣了块元宝状的白碛石
带回拉萨当作镇宅之宝
那是冰碛运动的鬼斧神工
那是造化赐予的自然之魂
走东走西 走南闯北
却无法让使我把故乡忘怀
情感受挫 仕途失落
一次次在老家的怀抱度假
让我心灵的创伤康复无恙
此时此刻 这场春雪正在消融
一个天涯游子的浪漫情怀
必将被这场春雪所感染
在这一方坚实的黄土地上
我深信家乡的未来
不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不再是田园荒芜的旧面貌
不再是人心不古的老印象
18. 读《甘肃史话》爱我故乡
我们的故乡在甘肃天水
她曾史称“陇西成纪”
还有流传至今的“秦州”地名
承载着华夏民族的崛起发祥
无愧于炎黄子孙的风水宝地
在“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之际
秦安大地湾点燃了文明的火光
人面彩陶瓶彰显出女性崇拜
八千年前的地画是先祖的创作
华胥氏 女娲氏曾任部落酋长
母系氏族社会终止于伏羲出世
葫芦河 渭河流域灾后血脉延续
兄妹成婚也许并非史前传说
女娲炼石补天又抟土造人
如此辛劳为的是子孙繁衍
当伏羲涉渭水登上卦台山
两岸三阳川有太极图展现
天地水火风雷山泽
“类万物之情”而一画开天
伏羲画八卦 “通神明之德”
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把一个井然有序的世界万物
作为大自然的整体来卜筮
当初以蛇为图腾的华夏民族
繁衍生息为十四亿泱泱大国
伏羲女娲成为人类文明的始祖
当炎黄二帝和蚩尤逐鹿中原
经历了七十一场勇猛交战
发迹于天水日益强盛的轩辕氏
取而代之做“国之大事”主持人
强大的华夏族 在神州大地崛起
人们记得伏羲建都并葬于淮阳
世代相传其女雒嫔溺水为神
此乃东迁长途中的一次牺牲
黄帝最丑的一位嫔妃叫嫫母
因其德行高尚而深受敬重
自此颛顼 帝喾 也都子承父业
帝喾之弟帝尧乃千古圣贤
分封其二十五子得十二姓
他们正是百家姓里的老祖先
当姜嫄践巨人足而生后稷
周人以农耕起家于周原
在囊括天水的雍梁之地兴起
贤能的公刘处在戎狄之间
因复修后稷之业
后人为之“歌乐思其德”
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周易》
周道之兴源于易经八卦
当嬴秦祖先费昌西迁西垂
天水陇南一带 又有嬴族崛起
中潏以后历数世传至非子
因养马有功周孝王分土为附庸
小小秦邑从此开拓关中
从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到秦王政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
包括陇西 陇东及陇南一带
西部疆域连接戎羌之地
当西汉王朝代秦而立之际
汉王刘邦帐下有位纪信将军
他酷似刘邦而出城假降
舍身保主的英雄被项羽活活烧死
汉武帝时未因功封侯的李广
匈奴人闻风丧胆称为“飞将军”
终因在沙漠迷路
自刎而命丧他乡
他那颇有祖父之风的孙子李陵
力战匈奴却寡不敌众伤重被俘
司马迁为其辩护惨遭腐刑
他的一篇诗文却流传至今
其后陇西成纪的李氏后代
大唐开国之祖李渊 李世民父子
驰骋疆场开创一代太平盛世
还有祖籍陇西成纪的诗仙李白
官场失宠后浪迹江湖而诗篇不朽
其实这方黄土地不失为龙兴之地
让无数千古风流人物名垂史册
如今故乡干旱少雨靠天吃饭
西部开发而又缺少资源
但愿故乡打好扶贫攻坚战
让我们不再为贫穷落后而羞愧
让我们的古老家园真的富起来
在中华民族复兴中圆了中国梦
2017年2月27日(古历二月初二),
于甘肃甘谷古冀城南山下
19.第三极的冰雪与风情
从地球之巅直抵九霄的雪峰
凝结千万年风啸雷鸣之音
在离太阳最近的天地间
冰封雪藏着人类的叩天之梦
为见证沧海桑田树起无字碑
漫天雪花覆盖高原的夜色
一队烈马随格萨尔王绝尘而去
神授的说唱艺人口若悬河
牛粪炉边男女老少团团围坐
酥油茶的香气溢进了叙事诗
草原晨曦在阳光下弥漫
黑牦牛白山羊如同布满棋盘
神鹰飞翔的影子飘在雪地上
牧羊女呼出霜雾在山谷回荡
飘然欲飞的感觉越过山岗
一对对青年牧民骑摩托逛新城
冬虫夏草的收入撑足了腰包
天籁般的歌声在朗玛厅欢腾
崭新的藏装舞出锅庄的豪爽
恰似草原深处雄鹰的展翅翱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