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韵·格律体新诗集》的已有反响
【前言】今年2月,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宣告成立。仅仅7个月时间,该院就积极组织由吕进主编并撰写总序的《东方之韵·格律体新诗集》的出版。9月,这套历史上第一套含6本诗集的格律体新诗丛书就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推出,出现在读者面前。本月20日,这部套书的首发暨评议会即将召开。此前,一部分诗人、学者先睹为快,作此作出了好评。现将已经收到的评论文字及为此吟咏的诗篇(截止12·4)汇编如下:
一
咏当代格律体新诗
著名诗词家 熊盛元
01
东方诗风
诗风袅袅起东方,
花发山城隔雾香。
一径遥通幽苑里,
诸家谠论自煌煌。2
微斋十四行(王端诚)
商籁声清水一湾,
漫裁云锦织花环。
沿洄撷取参差荇,
梦自迷离气自闲。
为某个春天而写(王民胜)
写罢芳春更漫歌,
舞鞋红蘸旧时波。
与谁闲坐晨风里,
空对残棋唤奈何。04
云松集(石家远)
洞箫吹彻夜沉沉,
伫倚云松望远岑。
已悟情缘难再续,
聊拈寸管写诗心。
05
海棠新月集(周 琪)
画廊听雨对残荷,
休问平生梦几多。
待得春来风煦煦,
海棠开处脸微酡。
06
竹林集(陈建军)
一缕清香浸墨痕,
竹林深处梦重温。
回眸蓦见星空窈,
觅取悠悠亘古魂。
07
追梦路上(周思维)
梦境难留苦苦追,
沿途蕙若自葳蕤。
诗囊一任流萤照,
恍见中天朗月垂。
8
关于柔巴依的思考(万龙生)
鲁拜歌吟贯九霄,
一窗帘卷梦迢迢。
外来诗体宜珍重,
诗海他年涌怒潮。
【附】巴国布衣
——读熊盛云詠《咏当代格律体新诗》
不愧诗家生花笔,
画龙须有人点睛。
点评精彩真正好,
高手原来是梅云。
己亥冬于闲庭居
二
金缕曲·拜读重庆格律体新诗研究院赠书有感(新韵)
原甘肃省诗词学会会长 尹 贤
勇迈长征步。喜今朝,期刊念二,六集新著。承继前贤研诗律,已立擎天三柱*。览世界,融通金古。情写风云连万象,绿紫红,繁茂生吾土。晴日暖,鸟歌舞。
前程瞻望重回顾。启山林,已开通道,复多拦阻。菩萨岂容神坛变,途有泥潭蛙鼓。再努力,驱除霾雾。不断奉献精粹品,闪闪光,众友皆欣慕。双百载,看谁主?
*指格律体新诗的“三分法”。
三
贺六部格律体新诗集出版发行并致作者
余小曲
1 序
欣闻六部格律体新诗已结集
我的心和你们一样激动不已
在这样天寒地冻的岁末之际
毅然发芽出一丛傲人的新绿
2 致石家远(《云松集》)
受邀缙云山激情共接新花环
天府古镇行再结一路的诗缘
耄耋年云松间学步仍可领跑
为后辈留下敢于争先的典范
3 致王端诚(《微斋十四行》)
捧读您又一部格律新诗经典
感受您深邃智慧里不尽源泉
十四行牵动新律攀上新高点
让妄自菲薄格律体新诗哑言
4 致陈建军(《竹林集》)
后来居上您建起了竹林之军
每一首新格律都是你的工兵
古稀年依然能巾帼不让须眉
竟然在水一方筑起了大工程
5 致周思维(《追梦路上》)
你乘着东方的诗风紧追不舍
追梦的路上终于追到了新月
当月色化着心中坚定的旗帜
让所有追梦者都一样地决绝
6 致周 琪(《海棠新月集》)
始终把那一轮新月挂在心间
顶天立地,谁说女儿不如男
精雕细琢的格律体新诗花环
始终都如海棠花一样的灿烂
7 致王明胜(《为某个春天而写》)
你一直都在为某个春天而写
心中却没有忘掉每一个季节
终于在冬天等到了春花烂漫
沿松江面朝大海越开越火热
8 跋
在六部格律体新诗发布现场
横竖都是赞叹和勉励的目光
再回首“新诗二次革命”的宣言
“诗三国”旗帜已在新时代高扬
四
长风破浪会有时
——贺当代格律新诗集丛书出版
著名诗人、太原市诗词学会原会长 梁志宏
重庆是当代中国新诗的重镇,也是吕进先生倡行的新诗“二次革命”的发祥地。近年来我三赴重庆,参加格律体新诗酉阳论坛和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活动,感受到重庆诗歌界浓郁的创作氛围和创新精神。今年以来,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硏究院挂牌成立,为加强新诗诗体建设、推进格律体新诗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东方之韵:当代格律体新诗集》丛书出版,展示了格律体新诗的创作成果和可以预期的美好前景。
这套诗丛的六位作者有的相识,王端诚兄是这一团队的重量级人物,传统诗词和格律体新诗皆有深厚功夫且佳作频出,他列入丛书的《微斋十四行》堪称精品佳构。其他几部诗集也题材与视野广阔,诗体形式多样,在审美追求、语言表达上各有特色,应该说代表了东方诗风团队当下的诗艺水平。我欣喜地看到,以万龙生先生领军的格律体新诗硏究院和晓曲先生领军的格律体新诗网相互呼应,以重庆、成都为根据地辐射全国,格律体新诗的阵容日益壮大。就我有限的阅读和交往,在这套诗丛作者之外,至少有龙光复、郑成功、李长空、魏萍、张静水,以及理论和诗作双修的赵青山等,具有相当的实力或潜力。
我崇仰的著名诗评家、学者吕进教授一直是新诗建设的关注者和引领者。他在上世纪末提出新诗“二次革命”的重大命题,指出诗歌精神重建、诗体重建和传播方式重建的三大任务;新近又发表文章强调:新诗第二个百年的重头戏是立,即创立格律体新诗,使其长足发展形成与自由体新诗、传统诗词“三足鼎立”的理想格局。吕进先生慨然出任丛书主编,在异国旅程中撰写总序,对这套丛书出版的价值予以肯定,对格律体新诗的发展充满信心并给予指导,这无疑是对格律体新诗界的巨大鼓舞和激励。
当然,观察当代诗坛的格局和生态,格律体新诗尽管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仍然处在自由体新诗和传统诗词的夹缝中生存,在创作体量和作品质量上显得相当弱势,振兴格律体新诗任重道远。我是新诗阵营中具有格律化倾向的诗人,提出并在践行半格律新诗包括十二行诗及多种体式的主张。在丛书硏讨会召开之际,作为“盟友”,我想提出几点期望。
一是壮大队伍实力。以滚雪球方式在巴渝及全国各地吸纳钟情于格律体新诗的诗人,尤其是中青年诗人加盟。同时争取更多诗观相近的著名诗人、诗评家支持,除了中国新诗硏究所有关老师和硏究生,还有倡行新古体诗的德高望重的贺敬之、丁国成先生,有诗体硏究专家王珂教授,热衷于歌词创作成绩斐然的毛翰教授、陈卫教授,创办《国风》诗刊的丁慨然及麾下的诗人,举起现代格律诗旗号的黄淮及旗下的诗人等,均可联盟共襄盛举。
二是提高作品质量。在硏讨和完善格律体新诗理论体系的同时,以提高创作水平为重心,组织有功力和潜力的诗人创作一批精品,推荐大刊集束发表产生影响。
三是各方协同努力。出人才出作品是系统工程,需争取官方和社会各界支持,举办以格律体新诗为旗号的诗歌文化活动,久久为功一步步抵达梦想。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期待重庆格律体新诗硏究院和东方诗风团队不懈努力,向着既定的目标一路前进。
2019年11月29日,写于太原汾河岸边
五
著名诗人、原甘肃省作家协会会长高平先生读诗丛后感言
看到煌煌六册的《当代格律体新诗集》,像是看到在中国诗苑里开放了一簇新花。它对新诗的诗体重建会起到探索乃至示范作用。
诗人万龙生先生对于格律体新诗的倡导十分热情,不遗余力,而且自己带头实践。从这套诗集中,我见到了他忙碌的身影与兴奋的笑容。
当前的新诗已经没有了任何章法,许多诗人在“自毁长城”,的确令人忧虑。
我认为,新诗应当有格律性的与旋律性的两种,对前者,由于语言的变化与丰富,想建立一种排列整齐、与旧体诗相近的格律是困难的,且难免会有呆板、单调之感和拼凑字数之弊,只要做到“押韵,大体整齐”即可,民歌中甘青的花儿与陕北的信天游是最好的借鉴。对后者,固然可以多一些自由,但一定要有音乐性,要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与散文严格区别。总之不管什么诗,都是语言的艺术,都必须是用诗性语言写成的,反之,如果不是诗性的语言,任何格律也救不了新诗,因为诗性的语言既是诗的内容,也是诗的形式形式,有许多好诗名句为证。导致自由诗散文化和格律诗僵化的罪魁祸首,就是那些非诗的语言,离开语言的诗性与鲜活,是解决不了诗的形式问题的。
三 “东方诗风”论坛站长、东方诗风社社长王世忠贺信
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
谨此格律体新诗集丛书出版和研讨会即将召开之时,谨代表东方诗风论坛、《东方诗风》诗刊,并以我个人的名义表示热烈的祝贺!
重庆是格律体新诗的重镇,是具有诗歌传统的城市,多年来引领了中国诗歌的发展和走向。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始,在中国现代诗大行其道,格律体新诗式微之时,重庆诗歌界以万龙生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中流击水,勇敢担当,高举起了格律体新诗的大旗,掀动了一股继承传统、开辟新生的诗潮,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继而数十年来,不懈耕耘,努力奋斗。终于形成了今日格律体新诗在中国诗歌界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中国诗歌的发展正在出现一个良好的转折,正在沿唐诗宋词开辟的正确道路上讯猛发展。
东方诗风诞生于21世纪之初,是由万龙生先生和全国各地一些有识之士共同创立的一个以格律体新诗为己任的诗歌组织。十几年来,在格律体新诗的诗体建设和诗歌创作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此次重庆格律体新诗研究院推出的六本诗集,作者王端诚、石家远、周琪、王民胜、周思维、陈建军都是东方诗风的骨干成员。他们新诗集的出版也是东方诗风的骄傲,也为日益发展的中国格律体新诗,做出了一个重大的贡献。
中国新诗百年来,走过了一个曲折的发展道路。格律体新诗可以说是于中国新诗同步诞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有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闻一多的可以说是中国格律体新诗的集大成者。建国后也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在六十年代及至文革时期遭到了重创。不过改革开放以来,格律体新诗薪火不灭,渐成燎原。进入新世纪,格律体新诗终于发展到了黄金时期。我们相信,格律体新诗必将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的新诗必将会走出泥沼,重现辉煌。
预祝丛书研讨会圆满成功!
东方诗风论坛站长 东方诗风社社长
王世忠
2019.12.1
六
超越历史与超越自我的又一次实证
——试探重庆格律体新诗研究院推出六部格律体新诗集
四川省诗词协会格律体新诗研究会会长 余小曲
这个冬天,收到由重庆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集中推出,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著名诗歌理论家西南大学吕进先生撰写总序的六部当代格律体新诗集,是最暖诗心的了。作为探索、提倡格律体新诗的同行,面对眼前这一系列坚实的成果,更是由衷地高兴。首先谨代表四川省诗词协会格律体新诗创作研究会向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的同行们以及诗集的六位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本次新书发布与评介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
此次六部格律体新诗作品的集中发布展示,又勾起了我对于中国格律体新诗百年历程的回望,面对“乱”字当头的当今诗坛,分明地看到了总被“前台”忽视的格律体新诗三个层面的自我超越,即理论成果的超越、实践成果的超越和组织交流的超越,谁也不能再持续遮蔽她的光芒,这不能不令人欣慰。
这六部格律体新诗新集都是在新世纪以来逐渐形成的格律体新诗规范指导下,以规律性押韵和建立音步、诗行、诗节节奏对称为基础的的“三分法”及其谱系为依准创作的。这一理论体系的构建就是中国新诗格律建设百年来的一次超越,是对闻一多、何其芳等新诗格律理论家成果的继承、发展与完善,使新诗格律要素从最初的不确定性到确定性,格律要素从模棱两可到系统量化。这六部格律体新诗集的成功推出就是这一理论可操作性的明证。而且,由“两网两刊” (即东方诗风网、中国格律体新诗网与《东方诗风》诗刊、《格律体新诗》诗刊),和“一会一院”(四川省诗词协会格律体新诗创作研究会和重庆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会)维系的全国认同这一理论体系的诗人群体,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将陆续出版。
六部格律体新诗不仅是格律体新诗理论体系的成功实践,在规模上也是百年来格律体新诗实践成果的一次超越。此前,即便是 “新月派”盛行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新诗格律尚处在萌芽与探索期,理论尚未定型,诗人们照各自对新诗格律的理解而创作,还没有形成正真的合力。新世纪前,即便是在“现代格律诗”概念盛行期间依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诗人们的努力仍然处于零散状态。新世纪初以来, “两网两刊”格局形成,已经推出数十部格律体新诗的诗集、选集,这次又集中推出了六位诗人个人诗集,蔚为大观。因此,说格律体新诗实践实现了历史性超越并非夸张之词。
这些年,我与这次出版诗集的六位诗人都有过或多或少的交流,就他们的创作水平看,其作品不仅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创作水平也有较强的代表性,我就从年龄的大小顺序并结合他们诗集中的第一首诗做些简略分享。
一
年龄最长的石家远先生,生于1940年,已近耄耋之年,先生与我是这两年才结识的。从万龙生先生为《云松集》所写的序言得知,他创作格律体新诗的诗龄并不长,近两年受当年老同窗万龙生先生和王端诚先生的影响才开始创作的,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结集出版,老骥伏枥,超越自我,令人敬佩。他算是格律体新诗“新兵”,但诗学底蕴极厚,不仅很快熟练掌握格律体新诗创作规范,也总有意想不到的闪亮诗语。今年5月,我赴西南大学参加新诗形式美学对话会之余,受邀到其曾经工作过的缙云山交流,经他提议,是夜相约五人嵌名唱和六行“花环体”格律体新诗,通过网络发布后,反响良好。从他诗集中第一首作品《重游磨滩河》来看:
四个人在磨滩河畔步履蹒跚,
坐小船奋力地划向河的彼岸。
莫笑这群有些忘形的老人儿,
追着梦回忆五味杂陈的少年。
这是一首我们探索定型的四行“汉语柔巴依”格律体新诗,格律规范为,全诗四行,每行五个音步十二个字,一二四行押韵。白话语言表意相对疏散,不比古典诗词的单音节字词表意紧密,不容易凝结更丰富的诗意。要在四行之内运转乾坤,必然是大情怀的浓缩,是小情感的点睛,语言出新出奇,意蕴见深见厚。就像古典诗词那样,即便简短的四行,也能营造丰富而深刻的意蕴,便于记忆与传诵。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探索如何把四行格律体新诗写得更有诗味儿,恰好在“柔巴依”借鉴中找到了可以实现的答案。这方面赵青山先生、万龙生先生的大力推介与实践,功不可没。《格律体新诗》诗刊第20期,我们特做了专刊推介。目前,通过“一会一院”诗人群体的大量实践,汉语柔巴依不乏可圈可点的佳作,这一首当算其一。
前两句交代四个老人重游磨滩河,散步与坐着小船划水,喜悦自然挂满脸庞,是起兴;后两句笔锋一转,带着有些得意忘形的自嘲口吻,引入当年的情景,当年情景是什么,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五味杂陈”。诗意俏皮而不失厚重,给读者拓展了想象空间。如果你懂得作者所指代的那个时代发生了什么,你就越发感同身受“五味杂陈”了。简单四句,就给人已丰富的想象,这正是我们探索精短格律体新诗的成功尝试和努力方向。
二
王端诚先生是我学习格律体新诗最早结识的诗家之一,从网络交流算起,至少也有十五个年头。他和万龙生先生、黄中模教授等,于我来说都有着老师般的关爱。新世纪格律体新诗理论的探索、定位与实践,他一直在场,而且已成业界公认的最成功的格律体新诗实践者,《微斋十四行》已是他的第五部格律体新诗专集了。格律体新诗“三分法”内的各类作品,他都应用自如,大可作为格律体新诗的范例来学习欣赏。这次以十四行格律体新诗结集出版,又是一次创作实践的自我突破,给人耳目一新。
十四行诗是这些年来格律体新诗团队重点探索的定行新体诗,一则是对新诗引入的西方十四行格律体诗的借鉴,二则是对其韵式、节式加以汉化改造,这主要表现在放弃西方十四行押韵模式,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法则,节式丰富,可以奉行“三分法”结构全篇。实践证明,这一探索是十分成功的,格律体新诗团队以王端诚、万龙生等为代表,几乎人人都能创作十四行格律体新诗了。万龙生先生认为,十四行格律体新诗的成功实践,可以对应古诗中的律诗,十分确切。《微斋十四行》集中的十四行格律体新诗以整齐式为主,兼以部分参差(对称)式与复合式,两组花环体堪称这本集子的最大亮点。且看他诗集中的第一首作品《秋之韵》:
诗当酒
书作杯
好个秋
好场醉
心已动
笔正挥
这人生
这滋味
诗增谁
心给谁
谁同在
谁与归
那枫叶
那斜晖
一步三言十四行,算是王端诚先生的大胆尝试了,为格律体新诗的无限多样性增添了新的实例。你说他像三字经,但分明比三字经更有诗味儿;你说他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儿,但读来又有明显的现代白话语言的语感。语言巧妙而言简意赅,意蕴流动而情韵悠长。看似简单,你读了会还想读,记忆好,定能过目不忘。
三
陈建军女士是我从东方诗风网“在水一方”这个网名开始认识的,后来在成渝两地组织的格律体新诗活动中才见面交流。当知道她的真实名字后,就感觉她有一股男儿气的性格,后来从她的作品和采风交流中的印象,果然感受到了这样的气质。后来知道,她于古典诗词、自由新诗也有涉猎,对书画艺术已有建树,算是多才多艺了。如今主要创作格律体新诗,为格律体新诗的发展推波助澜。她已近古稀之年,出版格律体新诗专集《竹林集》,实现了人生的一次新的超越。看她集中的第一首作品《雨中飘荡的回忆》吧:
今夜又下着小雨
雷声惊醒了我的回忆
记得那年的相遇
你站在雨中那样的美丽
今夜又下着小雨
雨滴飘荡在红尘往昔
我们在雨中漫步
小路上留下相恋的足迹
今夜我站在雨里
任思绪飘向无边天际
不断地拷问自己
到底该怎样地用心爱你
今夜我站在雨里
对你的感情如何放弃
背影让雨雾掩埋
窗外的小雨在悄悄哭泣
此诗为格律体新诗常用的单一诗节参差对称式,构建诗节的四行音步均为3-4-3-4,而字数均为7-9-7-10,;诗节内二四行必须押韵,一三行可押可不押。每节皆同,毫无二致。同为四音步的第四行比第三行增加了一字,这是白话语境的体现,也增强了灵动性。整首诗情,设置了两个递进场景,前两节是回忆,后两节是追问,深刻地表达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如果你放慢语速,进入作者营造的场景中,你会感受到作者那股爱的暖流与痛的交织。语简而情深,不失为一首成功的格律体新诗。
四
周思维先生是近两年才加入东方诗风团队,走进格律体新诗的,这次居然结集了出版了《追梦路上》,实属意外。万龙生先生在给他的书序中说“这简直是一个奇迹”!我们从网络上认识、交流不到两年,但我们已因成渝两地的诗歌交流活动见面三次。他的作品的成熟度完全不像一个新手,亦如他的名字,也不缺乏思考。他对格律体新诗的激情是我绝没有想到的,如此短的时间内学习掌握现有格律体新诗理论,并能熟练应用于创作实践,除了他的聪慧,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学基础,丰富的人生阅历,应该还有一股“痴劲”,比“痴迷”要更胜一筹。他在退休之后,实现了新的梦想。书名已说明一切,诗篇也能印证,他已把格律体新诗当作了人生梦想在追求。正因为如此,他很快就被委以重任,出任了东方诗风网站副站长、《东方诗风》诗刊执行主编和重庆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乐此不疲地付出时间、精力、心血。
思维善这本诗集大多是整齐式,却并不显得像被人诟病的“豆腐干体”那样呆板。这是因为创作整齐式的格律体新诗,诗人可以随表达需要构建灵活多样的行式,充分展现其诗情画意。从他诗集中的第一首作品《我挎诗囊走四方》来看:
一直珍藏一个梦想
想挎诗囊走遍四方
寻找爱情寻找希望
寻找理想寻找信仰
秋收田野一片金黄
我把黄豆放进诗囊
是会长出参天豆树
还是流出清香豆浆
登上高原雪野茫茫
掬捧白雪放进诗囊
是会化成千丈瀑布
还是融为大河流淌
莽莽草原牧歌回响
我采白云装进诗囊
是会化作满坡野花
还是变成遍地牛羊
江南水乡北国风光
三教合一国学思想
统统收来装进诗囊
一路行吟一路流浪
全诗共五节,每节四行,每行皆为四步八言整齐式。这种行式节奏单一,看来比较容易掌握,但如果没有成熟的诗内与诗外功夫,往往容易流于呆板、肤浅,成为顺口溜。四步八言诗不是单纯的四个双音词的组合,要看到意境的敷设,情绪的衔接与流动,主人公的在场。而思维的这首四步八言诗就把握得较好,首节直接表达自己的愿望,紧接着通过秋天、高原、草原几种场景的变换来营造自己的梦想,每一场景都有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最后整合统一,提升自己的理想境界。此诗没有单调、枯燥之感,紧贴作者希望的信念与理想,不失为一首成功的四步八言整齐式格律体新诗。
五
周琪女士,网名海棠依旧,几乎是在东风诗风网建网不久,我们就一起交流探索格律体新诗,共同见证了格律体新诗现阶段理论谱系的建立与完善,她是最前沿的格律体新诗理论践行者,因有古典诗词功底,掌握格律体新诗理论更加得心应手,成为格律体新诗团队最优秀的诗人之一。她还为推动格律体新诗发展尽心尽力,详细记载格律体新诗界每一次大的活动,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史料成为公认的“书记员”。之前她曾与另一位优秀的格律体新诗诗人王民胜先生一起出版合集《新月吟草》,这次两位诗人又同时推出各自专集,联袂实现了新的自我超越。
周琪的诗粗中见细,微中见大,她极其善于通过捕捉新奇的意象,运用恰当的语言来推动诗情,写出纯真的诗味儿。诗人王民胜在给她的书序中以《巧手无痕妙天成》为题,这是对她诗歌总体映像的准确概括。从她诗集中的第一件作品《写在重庆格律体新诗研究院成立之际》来看:
(一)
尽管还有人投来质疑的眼神
难阻我诗心向远方一路飞奔
不过,我会在风景绝佳处回眸
等一等我那奋力赶来的灵魂
(二)
把每粒文字都刻上生命之重
让每个意象都酿成纯醪香浓
我问余生是否能给承诺作证
百花园笑着报我以春潮涌动
这是用两首汉语柔巴依,形成一个小的组诗。柔巴依特别适合捕捉瞬间意象挑动的诗意灵感。如果连缀成组,也可以展现宏大、深厚的画卷。这时,每一首就好像影视的分镜头,延展下去,徐徐道来,不失精彩。这是汉语柔巴依在原式基础上的新发展。重庆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成立是一件大事,格律体新诗诗人自然心潮澎湃。功夫不深,要想表达,可能会流于表面化而失去诗味。周琪巧妙地从反向着笔,旋即却又逆向走笔,给人惊艳之感。没有单纯的暗自喜悦,她在缜密地营造推动诗意大潮的气氛,通过第二首得以充分展现。这不是简单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式的美好想象,而是实实在在的春潮涌动的百花园,给人应接不暇的现实美感。诗化语言巧妙、灵动、鲜活,不着一笔赞美之词,却彰显了对格律体新诗的坚定信念,格律体新诗的美好愿景跃然其间。
六
王明胜是出生于1967年的上海籍诗人,在这套格律体新诗集丛书六位诗人中年龄最小,我们很早就在“两网两刊”交流认识,是格律体新诗阵营里中青年诗人的优秀代表。他不仅积极践行现有的格律体新诗理论规范,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格律体新诗,还身体力行地推动格律体新诗的建设发展。他常常在上海松江区老年大学、松江区图书馆讲解推广格律体新诗,并通过松江行吟诗社组织开展格律体新诗交流活动。这些年来,全国性的格律体新诗的交流活动他多有参加,2018年的“格律体新诗进四川”采风活动,他因工无法前往,还特地请夫人带领松江诗社的十多位诗人参与,足见他对格律体新诗的火热之心。
我常讲,中国格律体新诗当前势力虽然弱小,但已形成了可喜的“长江现象”,这就是上游的四川(成都)、中上游的重庆、中游的湖北(襄阳)、下游的上海(松江),形成了一支浩浩汤汤的格律体新诗创研队伍,一大批诗人就像滚滚长江一样,引领着中国格律体新诗奔涌向前。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格律体新诗的大江大河在中国大地上奔涌!
王民胜的诗歌,借鉴吸收了优秀自由新诗的表现手法,善用多丛参差(对称)式表现自己丰富多彩的诗意情感。这次结集出版格律体新诗集《为某个春天而写》,是继格律体新诗合集《新月吟草》后的第二本诗集,也是第一本个人格律体新诗专集,实现了人生诗歌理想的新的突破。他因常要传授诗歌知识,因而特别注重诗家语的提炼,他绝不随意浪费笔墨,努力为自己的诗情画意增添新的亮点。从他诗集中的第一首作品《为某个春天而写》来看:
就这样走来了吗
你
就如不经意走丢了的
童年
无声无息
你是从兰的指缝间流淌下来的吗
还是那一场白雪护送而来
你是从遥远的东方
还是岁月的无穷之处来的呢
就这样走来了吗
你
就像情人离去而她的
芬芳
不曾远离
准备好一把柴火让自己盛开了吗
然后与你化为同一片尘埃
或者就用来融化吧
如果你被不化的坚冰所覆盖
他以此诗作为序曲,也是这本诗集的名字,足见他的用意。从艺术角度讲,此作正是他善用的多重参差对称式,从单节对称来看,一四节对称,二五节对称,三六节对称;从组团对称来看,一四节形成一个对称组团,二三与五六节形成另一个对称组团。这种复杂的诗节对称变化,只要兼具规律性押韵,不但合乎格律体新诗参差对称式规范的,而且大大提高了格律体新诗创作的灵活多样性。从诗情构造来看,诗中的主人公“你”,也许就是紧扣主题的“某个春天”,也许是诗人自己,也许是诗人心仪的某人,为读者预设了多层想象。当诗中的你来到面前,作者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从假设到肯定,从怀疑到确信,最后笔锋一转,作者与诗中的你融为一体,这正是那个期待的春天。构思巧妙,比喻贴切,语言舒展而灵动,让读者体验到格律体新诗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
上面六位诗人的作品有诸多不同之处,却都是依据现有格律体新诗理论规范实践而得,让我们看到,在现有格律体新诗理论规范统一下,呈现出不同的具体诗歌形式,但都离不开音步节奏对称条件下“三分法”的自然统摄。亦如宋词丰富多样的词牌下,各自都遵循了相同而有差异的格律要素。加之没有诗行、字数、平仄规范的限制,格律体新诗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新世纪以来,伴随中华文艺春天的来临,格律体新诗在组织交流方面远胜于新诗百年来的各个时期,为推动格律体新诗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自由新诗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 “两网两刊”局势确立以来,格律体新诗同仁不再单打独斗谋存在,而是集聚全国各地众多的热爱新诗格律的诗人群体,不仅引导格律体新诗在网络蓬勃生长,而且也在诗歌的百花园里有了一席之地。这就使格律体新诗界形成合力,抱团发展,不断克服阻力,顽强向前,取得今天的成就。而今, 《东方诗风》已经办刊22期、《格律体新诗》已经办刊20期,以“东方诗风”论坛为中心,坚持的一年一度的年会、采风活动,深入生活,歌唱新时代,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五届,足迹遍及十多个省市区,每次都有十余省市区的格律体新诗同仁参与,不少活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的还得到了当地政府、文艺界的支持。如中国格律体新诗“酉阳论坛”、“东方诗风”论坛十周年庆典、“新诗百年”格律体新诗进四川、献礼新中国70周年中国格律体新诗成都古镇行等重大活动,都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不仅传播了格律体新诗,还为推动地方文化建设,繁荣新时代文艺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一会一院”的相继成立,格律体新诗从纯粹的民间交流,走出了融入高层次的正规社团的新路,从而拓展了发展空间,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更多的格律体新诗作品已在“两刊”之外的报刊得到展现。
尽管目前格律体新诗在更大层面还缺乏话语权,但也从来也没有缺席,这说明格律体新诗本身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突破了“新诗就是自由诗”的陈腐观念。我们深信,格律体新诗会一直在中华大地健康地成为枝繁叶茂的森林,沐浴着春风,引来百鸟齐鸣。这次发布的六部新集,就是林中鲜活而靓丽的新枝新花,预示着格律体新诗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谨以一组汉语柔巴依小诗敬献给六位诗人*,再表祝贺!
2019-12于香城新都
*见前,略。
七
写在《格律体新诗集》(丛书)首发评议会前(十四行)
陈汉贞
商籁清音荡漾在心田
微小书斋编织出花环
为某个春天吐露情怀
分明感受到诗语缠绵
历劫的松石重新出道
前情今况把诗囊贮满
一束海棠绽开了酡颜
委婉的雅歌扣人心弦
竹林的仙女挥毫泼墨
抛洒下芬芳流连忘返
让思维驰骋追梦路上
新诗史记下新的一篇
百年诗坛的二度东风
冬日里送我心灵春暖
八
号 角 吹 响(柔巴依接龙)
思维 首唱
格律体新诗集犹如一道曙光
把新诗二次革命的号角吹响
聚千军万马冲破散文化藩篱
要让诗三国*的大旗高高飘扬
*指中国当今诗坛自由体新诗、中华诗词、格律体新诗并存的局面。
2·石家远 接
要让诗三国的大旗高高飘扬
格律体新诗不能在夹缝生长
愿大地不断闪耀更多的星火
在诗坛燎原显示强大的力量
3·大海(广大) 接
在诗坛燎原显示强大的力量
这力量把纷乱诗坛拨正航向
格律体新诗承唐风宋韵之妙
新诗的第二个百年充满希望
4·王高娟 接
新诗的第二个百年充满希望
齐踏着前进的脚步一如既往
和诗坛智者们共力众志成城
格律体新诗辉煌就理所应当
5·字水 接
格律体新诗辉煌就理所应当
如今的诗坛呈现三鼎立现象
格律体新诗阵营已人才辈出
努力谱写出传世的绚丽华章
6·在水一方 接
努力谱写出传世的绚丽华章
有理論有佳作实现诗人梦想
齐心荡滌那诗坛的污泥浊水
为新诗格律的前程蹈火赴汤
7·慕霞 接
为新诗格律的前程蹈火赴汤
在新诗第二个百年筑就辉煌
诗友们奋发图强弘扬真善美
为实现诗三国梦想冲向前方
8·湘南蓝勰安 接
为实现诗三国梦想冲向前方
为前方一线的诗人插上翅膀
这翅膀就是白话新体诗格律
这格律好像手机 G P S 导航
9·诗酒自娱 接
这格律好像手机 G P S 导航
新诗进入新世纪请格律助航
我们以佳作向世界频频宣告
这才是正道理想国就在前方
10·老农夫 接
这才是正道理想国就在前方
脚镣舞代表传承与发展方向
得道多助顺自然我有缘期待
两栖诗人用佳作吟唱好时光
11·张晓东 接
两栖诗人用佳作吟唱好时光
诗文已穿越时空在神州唱响
众诗友齐努力传承新诗格律
新诗必焕发活力充满新希望
12·倚窗读诗人 接
新诗必焕发活力充满新希望
带镣铐舞蹈遵循三分法乐章
定要让格律新诗那一弯新月
在神州大地焕发迷人的光芒
13·自然生 接
在神州大地焕发迷人的光芒
看大江南北格律体新诗芬芳
诗人们激情澎湃为梦想努力
前方已经展現出诗三国曙光
14·雅云斋 接
前方已经展现出诗三国曙光
格律体新诗从诗词重镇启航
肩负着振兴华夏文明的重任
要让那格律音韵更铿锵高亢
15·刘咏梅 接
要让那格律音韵更铿锵高亢
格律体新诗车轮已无法阻挡
肩负着历史的重任高举旗帜
笑看新诗的花朵正向阳綻放
16·鑫子(李廷鑫) 接
笑看新诗的花朵正向阳绽放
东风诗风的旗帜高高地飘扬
新诗韵律革命的号角已吹响
迈着三分法的队列走向前方
17·雪 晴 接
迈着三分法的队列走向前方
任格律新诗在东方诗海徜徉
愿固步自封的谬论散作云烟
格律大旗必然要在诗界高扬
18·任雨玲 接
格律大旗必然要在诗界高扬
高扬的旗帜指引着诗国梦想
梦想的蓝图镌刻着新诗格律
格律体新诗谱写着新韵华章
19·万龙生 再接
格律体新诗谱写着新韵华章
让先贤在天国瞧着心花怒放
一多先生曾担心诗国的前程
而今他欣见红烛正大放光芒
20·沧海豪侠 接
而今他欣见红烛正大放光芒
我们继续沿着他指引的方向
高扛着格律诗大旗勇往直前
让大旗在缪斯殿堂迎风飘扬
21·在水一方 再接
让大旗在缪斯殿堂迎风飘扬
听律韵似音乐激荡我的心房
诗词歌赋传承着大中华文明
新时代文化要坚持百花齐放
22·一米阳光 接
新时代文化要坚持百花齐放
才有万紫千红的诗歌迎朝阳
格律体新诗犹如腊梅俏模样
无惧严寒盛开长江边溢芬芳
23·苏 勤 接
无惧严寒盛开长江边溢芬芳
随江水向远方日日播洒清香
正本源荡污瘴潜心求新思变
鼎三足还需要博采众家之长
24·张晓东 再接
鼎三足还需要博采众家之长
勇探索出精品永铸诗坛辉煌
滌蚀水驳谬误劈风勇往前行
让格律新诗与时代同步远航
25·石家远再接
让格律新诗与时代同步远航
现代语写的诗追求三美方向
三分法指引下亦有无穷变幻
格律体新诗集犹如一道曙光
26·申世蓉 接
格律体新诗集犹如一道曙光
将我们荆棘的创作道路照亮
六位诗人是格律新诗的榜样
紧跟其后的队伍会更加雄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