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霍州府,就听到这句谚语“下了贾村坡,秀才比驴多”这引起了我们同行人很多的想象,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村子,凭什么有如此的自信,把村内的人オ与驴放在一起自我调侃?
一到村里,你就会明白这种自信的渊源。
贾村位于霍州旧城东南4公里的东郊大张镇。村子依山傍水,地势抱藏,是风水堪舆学中绝佳之地。村内有娲皇雍宫、凌云宝塔、魁星圣阁、魁星圣水、状元新桥。至于贾村建于何时,由何人所建现在已不得而知。现在居住此村的全部为刘姓族人。元末明初,其先祖刘选因手刃当地贪官,而不得不率领族人背井离乡,离开了世代居住的沁源县李园村,逃到了人迹罕至的七里峪,至第三代刘刚才定居至现在的贾村。
居住在贾村的刘氏后人不忘先祖遗训,耕读传家,崇文重教,后世子孙人才辈出。截至清末废除科举制度,据不完全统计,村内曾有三位礼部儒林郎、两位内阁士,三位敕封儒林郎,还有十几位举人和几百位秀才。贾村刘氏现在已传承至二十三代,枝繁叶茂,后人遍及周边河底、峪里、寺庄、库拔等村。
贾村古建筑众多,布局考究。其主要分布在两条轴线上。从北到南的纵轴线上依次有点将台、鼓楼、牌楼、刘氏宗祠、娲皇庙、山神庙;从东到西的横轴线上依次有阁老台、青峰楼、魁星楼、娲皇庙、文昌阁、马王殿、土地祠、西塬堡子。娲皇庙居于村内两条轴线的交汇点。除此之外,村西北还有竣云塔、玄帝庙、清代民居、分门祠堂、旗杆院等。
娲皇雍宫
看电视剧《封神榜》的都知道:狂妄自大的商封王,去女娲庙烧香,看到女娲庙的神像,竟疯狂刺激他的男性荷尔蒙,登徒子之性爆发,题笔在庙墙上写了一首诗:“风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騁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岂不知女娲娘娘的功力已达到“上能补天,下能转土造人,中间还能管人姻缘”,神仙一发怒,收起“山河神稷图摇“招妖”,三个狐狸仙立马去祸乱商朝。
封王拜谒的女娲庙在哪里不得而知,霍州的娲皇庙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颇为驰名。娲皇庙始建于明代,后毁,清同治四年重修。娲皇庙内现存有悬塑及壁画,尤以正殿内后墙壁画而闻名,绘制的是内廷御膳房内宫女们制作传送各种食物的工作情况。
东山墙壁画全景描绘宫廷中处理国事的画面。殿宇槍下正中悬挂“万世母仪”的额。中为圣母女娲坐像,左右各站立一名侍女、二名文吏。
大殿月台下左右各绘有五帝,头戴冕旒,穿帝王装,手捧玉主,侍立两侧等待吩咐:台阶下右侧一头戴乌纱帽的官吏似乎正在奉旨宣召:宫女们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穿梭于各殿宇之间:年值、月值、日值、时值四位天神也正飞奔而至。
西山墙壁画全景描绘的是快乐贺喜的场面。娲皇圣母站立在正中,头戴风冠,身着霞帔。各路神仙或帝王着艳丽服饰,声色快乐地相互道贺。左右上角各有一只向下俯飞的凤凰:大殿月台台阶下有三名官吏和其夫人正侍立两旁,有刚刚获得大赦的三名囚徒前来参拜;前面两名差人抬着供案。年、月、日、时四位值神也快乐地相聚中画面中央。守卫安全的武士旁,竟然还有一对正在嬉戏的童子。
据传每年的农历三月初十,是女娲娘娘的生辰,这里都有庙会,附近村民特别是妇女还会到这里偷盘子(即小馒头),向娲皇圣母求子祈福。
据说这里是女娲娘娘的副陵配庙,副陵主要埋葬女娲娘娘生前所用之物,而正陵则埋葬娘娘风体。正陵在霍州侯村,原规模宏大,建筑风格极具皇家气派。现仅存宋元时代两块巨碑及古槐三株,原正陵女娲庙为宋代皇帝敕建。
玄帝庙
俗称西庙,于明万历二十ー年(1593)由本村刘氏五世长门刘得清率村人创建。占地375平米,建筑风格为明朝中叶北方四合院落形制。大殿门额上书“威镇北方”,两边明柱木瓦对联一副“出皇宫修成玉体,入
武当炼就金身”
院中有明代柏树一株,菩萨井一眼,南殿前有石槽水渠一条。整个玄帝庙南北殿高,东西房底,有井有渠似古砚,被认为是贾村的文房四宝之一。
大殿内东、西、北墙上有三幅明代壁画,描述的是真武帝“巡游四门”的故事。壁画虽然现在已残存不多,但其历四百年而色彩依然如新,你不得不佩服古代工匠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