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治网讯(通讯员 李淑环)为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构建平安和谐校园。12月3日下午,在第6个“宪法宣传日”到来之际,偃师市人民检察院法治进校园巡讲团走进偃师五高,深入开展法治宣讲活动,该校全体教职员工及青年学生1000余人参加了当天的活动。操场上座无虚席,法治课生动有趣,同学们的家国情怀、学法用法热情被充分激发和点燃。

洛阳市校园红绿灯普法宣讲团团员、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李淑环以“宪法就在我们生活中”为主题,与同学们分享了生活和学习中的涉法事项,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诠释宪法的意义,把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理念植入青年学生心田。李淑环告诫同学们,作为一名中国人首先要有一颗“中国心”,要把爱国当成一种信仰,熔铸在自身的血液里。要守法,先学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学法应从学习宪法开始。学习宪法,要从平时生活出发,从点滴小事做起。要敬畏生命,敬畏宪法,敬畏尊长,敬畏规则,珍惜当下的校园生活,珍惜正值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年华,一方面要严于律己,勇于对不法侵害说“不”,遇事冷静沉着,选取最合适的方法自保;另一方面,要主动提高自己的修养,远离各种不良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洛阳市校园红绿灯普法宣讲团团员、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干警牛夏冰以“塑造阳光心态健康快乐成长”为主题,通过列举一系列发生在身边的鲜活典型案例,引导同学们认识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不法侵害?什么是寻衅滋事?什么是正当防卫?分析违法行为发生的过程和造成的恶劣后果,同时就如何防范校园欺凌、甄别网络安全、谨防意外伤害、抵制不良风气侵袭等等提出方略和建议。
为了使法治宣讲接地气,检察官在入校宣讲前与该校副校长张利照通过电话微信多次进行沟通,针对目前学校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方式和运行规律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当前校园的法治需求,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办案掌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了讲课主题,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课下同学们认真演练平复情绪、调整心态的方法和技巧,普法宣讲针对性强,效果非常好。
课后检察官对校园安全、女生宿舍的生活环境、查寝次数及宿舍楼道公共区域监控系统安装、一键报警系统的运行等重点部位进行了走访和察看,结合农村学校校舍的特点,提出了防范危险、保障校园安全的意见和建议。
教职员工纷纷表示:检察官的法治课契合青年学生的年龄特点,通俗易懂,切合实际,入情入理的分析使同学们认识到这些案件仿佛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甚至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感同身受。在感谢检察官的辛勤付出的同时,大家纷纷表示,一定把法治教育贯穿日常教学、文体活动中,和检察官一道共同推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深入有效开展。
法治进校园是偃师市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深化“检校共建,法治进校园”工作,积极落实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的举措之一。下步,市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将坚持把上好一堂法治课作为政治责任,把法治理论、司法实践、办案经历和对未成年人的大爱真情融入课堂里,通过普法宣讲实践进一步完善、固化巡讲课件,不断提高法治进校园的质量和效果。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偃师检察青少年普法教育在春夏秋冬变换中循序渐进,在花开花落轮回中砥砺前行。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厚植社会法治文化,偃师检察人一直在路上!
相关链接
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跟所有陌生人交往的时候,一定要有戒备心理,不管对方是男生还是女生,不管对方看起来有多么的善良。虽然大部分都是好人,但是不排除有些人对你心存杂念。
2.一个人走路的时候,尽量选择走人多的地方,如果必须途径‘荒郊野岭’,可以提前告知自己的亲朋好友,或者跟亲朋好友保持通话。
3.不要随意相信一个人,不要一个人单独做好事,面对陌生人的求助,一定要在有监控的区域进行,或者有朋友陪伴的情况下进行。
4.平时要多看新闻,了解社会时事,知道目前什么案件最流行,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5.女性本身就柔弱,又特别容易成为作案目标,所以多交往一些靠谱的朋友,还是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