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子湖畔岳王庙
文/吕兴福

岳王庙位于杭州栖霞岭下、西湖西北边的杭州饭店附近。
竖立于西湖岸边的楣题“碧血丹心”的巨大牌门,似乎在昭示着民族英雄品行的伟岸与人格的高大。从西湖水岸向北穿过牌门,隔着繁华的北山路就能看见岳王庙的山门。
随着逐步走近,门楣题字也赫然入目:宋岳忠鄂王庙。另有忠孝两个朱红大字分别书于山门两侧照壁之上,似乎在有意泄露着庙内的核心精神。
山门内又是一番景象:嘉木古树,冠盖连云,虬枝纵横,遮天蔽日。透过枝叶的阳光斑驳有致,光影中的岳王殿显示出特有的庄重与神秘。
这里游客颇众,出入其间的旅游团队在这斑驳光影中簇拥着、游离着、汇聚着又离散着,更显得姹紫嫣红七彩缤纷。看这势头,要不是头顶有厚重的绿色笼罩,其间的红男绿女会纷纷羽化、扶摇飞升乃至随风扩散。这里拜者如流,香火旺盛,可见人们对民族英雄的认同感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漠。

走进岳王殿,民族英雄岳飞的巨大金身高座供台之上。
英雄早已经被神话,他生前功盖朝野,却被奸臣诬陷,被昏君冤杀,但他却存活于世人的心中,在天地之间留下的浩然正气将永世长存。
我们知道,几乎是英雄生前足迹所到之地,都建有规格不等的岳王殿供人们纪念和瞻仰。就连来自于西域的佛教的道场里,也多见英雄的塑象,因为他被当做出自中华本土的四大护法菩萨之一供奉于伽蓝殿中。可见,他不但被神话,不但被供上神坛,而且其身份是无比殊胜的。
岳飞者、字鹏举,南宋抗金名将。史料称,由于“莫须有”之罪名被秦桧所害。后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孝宗皇帝即位后,为岳飞平反昭雪,改葬遗骸于今之岳王庙。岳王庙最初、即是嘉定十四年改北山智果院为祠庙,而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建筑,却是清代以后陆续重建的。岳王庙最初称之为“褒忠衍福禅寺”,明朝天顺年间改称“忠烈庙”,后因岳飞被追封鄂王而称岳王庙,沿用至今。
大殿里,匾额依次高悬,居中一块匾额,上题“还我河山”四个鎏金大字,为岳飞草书真迹。笔兴酣畅,足见当时壮怀之激烈。

我们也知道,这位受万众敬仰的抗金名将,同时也是一代诗人和书家,那脍炙人口的《满江红》和《小重山》,被人们传唱至今,还有眼前这“还我河山”的呐喊声,奋笔书来,率真而遒劲,堪称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这一切,都令我们由衷折服。我驻目观瞻,问讯顶礼,以示敬仰。
在拜谒过诸大殿祠堂后,我们从右侧进入了墓区。这里埋葬着民族英雄岳飞的遗骸,主墓旁边另有一墓,埋葬着英雄之子岳云。两尊高大的青石墓碑耸立墓前,默默地接受着众人的礼敬。
人们站在岳飞父子的坟墓前,悼念英灵,必然会联想到奸佞秦桧等人。墓碑前有两个青铜铸就的跪像,男女各一,便是奸臣秦桧夫妇的造型,他们长年累月跪在岳王父子墓前,还要受到游客的万般羞辱,假如在天有灵,不知当作何感想?墓地如此布局,可见在人们的心目中,善恶忠奸终究是有区别的。
将要退出岳王庙之前,我来到了上书“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的巨大照壁前,静静地体味来自前贤的告诫,静静地聆听来自母亲的叮咛,静静地感受古往今来华夏儿女曾反复唱响的生命强音!
即便是今日,精忠报国,也应该成为我们生命的主旋律。
站在照壁前,我的心中不由生发出一种历史幽情和时代豪情,不是别的,就是精忠报国!
我特请同僚为我在此拍照,用意在于铭记此时此刻所具备的情怀。


中华诗歌联合会编辑部
本期编辑:梦如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