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罢 “灵”
作者:刘礼福
坡头村有位“头面人物”,名叫董青,在县城里当局长。
董青自小在村里长大,泥里爬水里滚的,大伙儿一起十分亲热。可是,自从他学校毕业留在县城工作后,就与伙伴们慢慢疏远了,特别是升迁为局长之后,平时回村看望父母,总是小桥车接来送往,见了村里人,总是爱搭不理的,生怕别人给他增添麻烦。
董青的老父亲去世了。董青作为长子,主持操办丧事的重担,自然落在他的肩上。作为一局之长,平时交往也多,县城里来的小桥车一辆接着一辆,董青自然免不了名贵烟酒热情招待。
村里的父老乡亲也来帮忙料理丧事,董青淡淡地敷衍两句,便让弟、妹们用低档次的烟酒应付了事。这倒也罢了,可是,董青仗着自己是个局长,对一些未按自己意见办事的乡亲,竟然像对待部属那样厉声训斥……
“哼!狗眼看人低!”村里几位有威望的长辈满肚子气,他们凑到一起商量:“这次,叫青娃子尝尝咱乡邻的厉害!”
当时,正是将近年关的隆冬天气,晚上,灰蒙蒙的天空又飘起雪花,半夜时分,雪越下越大,村里村外,一片白茫茫的,足有半尺厚。天亮之后,乡亲们齐唰唰的全赶到董青家,因为上午就要起“灵”了(把去世人的棺木抬到坟地掩埋)。吃过早饭,眨眼就是祭奠仪式,很快地一一依礼行事完毕。接着,乡亲们抬起灵柩出门了,董青和他的弟、妹身穿重孝,引领着亲戚一路哀哀哭着跟在灵柩后面。
灵柩刚刚抬出村口,不知是谁,打了一声呼哨,灵柩不偏不斜的落在路上,抬灵柩的父老乡亲竟一哄而散,这下,董青傻了眼,他也顾不得局长的架子,上前拉这个,这个说:“我头痛病犯了!”;他忙又拉那个,那个指指肚子:“着凉了,拉稀哩”随之各自跑回家去了,只剩下哀哀痛哭的董青极其弟妹亲戚……
这时,弟妹们围上来,指着董青说:“哥哥,你把人家乡亲们平时就看不起,这次老爸去世,又是敷衍了事。
现在到了关键时刻,乡亲们不给咱难看才怪哩!”董青的舅舅在一旁开了腔“青娃子,眼下你爸的灵柩要入土为安,耽搁不起。让我看,解铃还须系铃人,你和你媳妇带上好烟好酒,一家家的向乡亲们赔礼认错,或许还能把大家请回来!”
董青这次可真尝到了慢待乡亲的苦头!他带着媳妇,一家家的向乡亲们敬烟敬酒,苦苦哀求,直到快吃晚饭了,乡亲们才重新聚拢到一起,抬起灵柩缓缓的向坟地进发。等埋完人,已经是掌灯时分。
现在的董青,回到村里,见了父老乡亲格外热情,他回忆说:“人呀人,不管你多富有,不论你官多大,见了乡亲们,还是当年的土娃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