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音乐:《传奇武功山》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石培营,昵称:地狱之火,笔名: 地狱之火182;天堂之水。男,1968年生。现居住河北沧州。农民兼工人,业余时间喜欢写作,现正用业余时间给一些文学软件写文。长篇玄幻小说《农家小子修仙记》正在创作连载当中。《刘知府成仙记》、《一剑走江湖》以及巜闲聊之鬼怪志》也在创作当中。

《一剑走江湖》

第二十三章 对质
临安,皇城,皇宫大内,偏殿之中,临安第一快剑,大内侍卫统领李基正在跟当今皇上宋高宗赵构禀明事情原委。
李基将自己遭遇云天门的陆飞说起,接着是被打落悬崖获救,赶往绿叶山庄等等事情说了一遍,最后说道: "秦丞相私下派人杀人屠庄,抢夺圣上信物,肯定与玉玺之事有关,此事关系重大,耽误不得,皇上应该立即宣召秦桧进殿面圣,然后问明缘由,再做定夺。如果秦桧真有谋反之心,应该立即拿下,抓捕归案,交大理寺审问,免得养虎为患。"
高宗赵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朕本应该立即下旨拿下秦桧,怎耐口说无凭,证据不足,鲁莽不得,此事还应从长计议,免得打草惊蛇,被蛇反咬,反而不美。秦桧毕竟是朝中重臣,他的党羽甚多,权势极大,这一行一动,都会影响到大宋的安稳,如果行动不甚,有个闪失,对我大宋可是极为不利,这是朕不想看到的。"
李基闻听此言点了点头,然后躬身问道: "圣上所言极是,只是放任秦桧如此下去,那厮更加会变本加厉,唯恐对社稷不利,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做?"

宋高宗沉吟了一下,然后说道: "明日早朝之时,朕必定会亲自质问秦桧,如若那秦桧无言以对,证据确凿之下,朕必定会在文武百官面前名正言顺拿下秦桧,以堵住文武百官当中某些人的嘴,免得落人口实,为秦桧开脱。"
李基闻言点了点头,然后弓身说道: "圣上之言甚是,名正言顺之下,看何人敢给秦桧求情。"
次日早朝,宋高宗坐金銮殿,众文武大臣行三拜九叩大礼,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后分文东武西两厢站立。
值日太监一甩手中拂尘,大声喝道: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宋高宗坐在龙椅上,龙目扫了一眼下面站殿的文武大臣,最后把目光冷冷的落在东厢站立的当朝丞相秦桧身上。
宋高宗冷冷的盯着秦桧,他先是冷笑一下,心中暗自想着,等一会,朕要亲自质问于你,看你秦桧还有何话说。
秦桧站立下面偷偷瞄了一眼宋高宗,见高宗赵构脸色阴沉,正冷眼看着自己,不由得咯噔一下,心中就是一沉,心说不好,杀人屠庄事发,看皇上这气势要兴师问罪。本来这皇上看自己就有些不太顺眼,今天借这事更是要打压自己,给自己一个下马威,自己今天须要小心谨慎,一言一语都不能有丝毫破绽。要是让皇上抓住把柄,打压事小,打入天牢,甚至是丢了小命才是最要命的。
秦桧略一沉吟便走出队列,手执象牙虎板,躬身说道: "启禀皇上,臣秦桧有本上奏。"
高宗赵构瞥了一眼秦桧,冷笑一声,心说秦桧,朕看你还有何话要说。便冷眼盯着秦桧,嘴里冷声说道: "秦桧儿,你有什么话就说来听听吧!"

秦桧闻言心中一颤,心中暗道果然如此,皇上连说话的语气都变了,秦爱卿改成秦桧儿,变成直呼其名,这是要将他拿下问罪了。
秦桧略一犹豫便眼珠一转,计上心头,他立即说道: "启禀皇上,昨天上午,有一伙不知道是从那里来的蒙面贼寇,假冒我相府家丁,跑到牛头山绿叶山庄,杀人屠庄,掠夺财物,给当地造成极坏的影响,还给我丞相府带来负面名誉,也极大败坏了我相府声誉,请皇上给我做主,还秦桧一个清白,也还那些被贼寇杀害的绿叶山庄村民一个公道,臣就是肝脑涂地也感心安。"
秦桧说的铿锵有力,慷慨激昂,那神情,情绪激动,充满正气,似乎不为死者要个说法不罢休。
宋高宗闻听此言顿时一愣,他没想到秦桧竟然会猪八戒抡家伙………倒打一耙,弄出这么一番话来,一时之间竟然无言以对。
但是,皇上就是皇上,宋高宗略一沉吟便冷笑一声说道: "秦桧,你相府家丁扮作贼寇杀人屠庄,抢夺信物,如此消息,总不会是空穴来风吧!"
宋高宗说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你相府家丁杀人屠庄,别人总不能无缘无故给你堂堂丞相府栽赃陷害扣帽子吧!

这时,三大侍卫统领之一的李基上前说道: "启禀皇上,秦相府家丁杀人屠庄,抢夺御赐信物却是事实,是臣亲眼所见。"
接着,李基就把自己在牛头山被伏击,增援绿叶山庄,血战柳府等事说了一遍,然后说道: "臣说的都是事实,大内侍卫长周天可以作证。"
宋高宗闻言点了点头,然后看着秦桧,沉声问道: "秦丞相,你还有什么话说?"
秦桧闻言脸色很是镇定,他不动声色,然后很是平静的说道: "皇上圣明,大概是有人对我相府心存不满,故意栽赃陷害,好至我丞相府于死地,达到他的个人目的。至于杀人屠庄、抢夺御赐信物这顶大帽子,微臣可担待不起,请皇上明鉴。"
这时,文武百官之中又站出两个人,一个是监察御史万俟卨,一个是殿中侍御史罗汝楫。
监察御史万俟卨躬身说道: "皇上,秦丞相乃国之栋梁,他对皇上忠心耿耿,天日可鉴,他一心为国,绝无二心。"
罗汝楫也躬身说道: "皇上,万俟大人说的极是,秦丞相对皇上那是赤胆忠心,忠贞不二。对大宋是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皇上不可听信某些人的谗言,冤枉了秦大人。"
随着万俟卨罗汝楫二人的话音,百官之中又有某些人站出来随声附和。

宋高宗见状冷冷一笑,然后有些讥讽的说道: "如此看来,秦丞相真的是很忠心啊!"
李基躬身说道: "启禀皇上,微臣说的句句属实,如有虚假,甘愿领罪。"
秦桧见有人附和自己,达到目的,便再次躬身说道: "启禀皇上,虽然说这次之事并非微臣所为,但是,做为臣子,微臣有失察失职之罪,请皇上降罪。不过请皇上放心,臣会把这件事情查个水落石出的。"
宋高宗见事已如此,也是无可奈何。他看了看下面的文武百官,心中暗自叹气,这文官们畏惧秦桧的势力,怕得罪于他,都明哲保身,没有人敢说什么。这武官除了倾向于秦桧的人外,那些跟秦桧有些不睦的武官如岳飞、韩世忠等一些正直人士都在外争战,根本就不在朝中,他们也说不上话,要是他们在朝内就有些好办了,至少他们能说上几句公道话。至于其他的人,也都是一些敢怒而不敢言或者惧怕秦桧的人。

看到文武百官一个个脸上的神情,宋高宗暗自摇了摇头,轻轻叹了一口气。
宋高宗摆了摆手,脸色有些不悦的说道: "好了好了,不要嚷了,既然如此,此事暂时作罢,容朕在细细查访,后再议,众卿家都散了吧!"
高宗赵构说完话,一脸阴沉的转身离去。
"退朝。"看见皇上离去,值日太监抖了抖手中拂尘,赶紧喝喊一声。
这时,文武百官暗自嘘了一口气,然后都放松下来,随即便各自说笑着散去。
秦桧回过头来,阴森森的盯了李基一眼,然后冷哼一声: "李基,你这个阴险小人。"
李基凛然不惧,对着秦桧怒目而视: "秦桧,你这个祸国奸贼。"
眼见二人雷霆之怒就要暴发,还未散去的文武百官见势不好,一涌上前,连推带搡蒋二人劝开后拉着离去。

(未完待续)
(第二十三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