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父亲讲那过去的事情
文/朱会明
1956年,父亲从洪洞一中毕业(初中)。随即被学校推荐参加工作,单位是总部驻在太原的“中央二机部三局所属第182勘探大队”。该单位的任务是,探寻可供开采的“铀”矿,以配合国家原子能事业的发展。父亲刚参加工作的岗位是找矿员。既1957年父亲他们小队在山东金岭铁矿探的高品位“铀”矿后不久,父亲即被单位安排做无线电仪器修理。入职时间不长,修理室主任就把两个分别标着3号和5号的筒状工具交给父亲保管。并且嘱咐父亲:一定要保管好,千万不能丢了。父亲当时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宝贝,看领导的样子,一定是贵重物品,所以赶紧表态:请领导和组织放心,我一定保管好。
接下来话分两头:先给大家交待一下这两件工具的基本信息。两件工具的名称叫:“探矿仪器校正标准放射源”。他们都是直径10毫米,长40毫米左右的圆筒状金属体,其壁厚1.5毫米左右。父亲接受这两件工具后,丝毫不敢怠慢。白天上班,装在兜里;晚上睡觉,搁在枕下,生怕出现什么差错影响了正常工作。由于地磁影响探矿仪器的准确性,所以,隔一段时间,他们就会用这两个工具对其他勘测仪器进行校正。据父亲讲,那两件工具象磁铁的磁力一样,有种肉眼看不到力量,但是,仪器上可以显示出来。假如用某一个工具靠近勘测仪器时,距离越近,仪表上的读数就越高。反之,距离越远,读数就越低。不知不觉,这两件工具在父亲手里保管了一年多时间了。其间,大家只管使用,没有人关心别的事情。这一天,父亲用完工具后,依然装在了兜里,此时,恰巧被苏联专家看到了,他马上发问:你这个工具平常就是这样保管的吗?父亲不懂俄语,表示无奈,听不懂。偏巧此刻翻译出去有事。父亲表示下班了,要走,俄大哥挡住比比划划不让走。正在僵持之时,一位懂俄语的领导过来了,给父亲道出了俄大哥说话的原意。父亲说:是啊,这个东西就这样保管的,都一年多了。俄大哥说:罪过,罪过。这个东西不可以这样保管的。他是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万万不可这样。赶紧拿出来放到放射源储存罐里去吧,只有在那里保管才是最安全的。单位领导和父亲一遍遍谢过俄大哥,从此后,单位专门制定了放射源使用和储存规范流程,对此加强了专门管理。该事件,从未听父亲提起过。前一段,有次回家,晚上陪父亲看电视聊天,结果,电视里正在播放一个施工工地,不小心把放射源丢失了的专题片。电视节目里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又是出动特警戒严,又是寻求专业力量帮助,又是安排心理医生疏导……等等。父亲看到此,才吞吞吐吐、绕着弯说了一点他的那个经过。原来,由于他们单位的性质,属于特密单位,所以,他们在离开单位时,都与单位签有严格的保密协议,工作中的任何事情,是不能随便对第三人公开讲的。这也就导致了父亲的吞吞吐吐,我说你们那个秘密,国家现在早解密了,核潜艇总师都出来在电视上公开做节目了,时代不同了,不能再用老套路里套着了。父亲这才明确的说:唉,那个3号工具,是个“铀”放射源标准工具;那个5号工具是“镭”放射源标准工具。只是我在兜里装、在枕头下枕了一年多,当时也没查过,不知道那个辐射济量对身体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好歹,父亲今年已经八十有三,目前身体还算硬朗。只是,从五十岁开始,就一直病休在家,这个病与他的那两个“工具”有没有关?确实是一个值得商榷的事情。呜呼,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时光已经飞过了一个甲子。当年英姿勃发的父亲,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在那个特殊的岗位上,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甘洒热血,无私奉献。
今天,父亲在夕阳的时光里,慢慢品味着历史的霜染。
祈盼父亲:走过的,都是幸福;
咀嚼的,都是甘甜。
2019.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