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钩沉)
武义棉纺厂股份制
改制的往事回忆(一)
文/古梁
1997年9月初,县政府发文成立武义棉纺织厂(以下简称武棉)股份制改制指导组,成员由我和姚卫东、周有勇、梅军、汤好平组成,由我担任组长,姚卫东和周有勇担任副组长。
当时县经委系统大部分企业已经完成股份制改制工作,全系统还有9个企业没有完我这项工作,而武棉是改制中的重中之重。时我已调任武义地质矿产局,接到这个文件之后,深感责任重大。
进驻武棉后,于9月10日下午,与武棉领导班子召开了碰头会,会上得知企业资产核定工作已经开始,企业改制的专门组成人员也在拟定中,同时在全厂作了改制的一些宣传工作。还谈到职工中对股份制有一些想法和顾虑,担心将来入股资金会不会损失。同时谈到当时企业应收款,产品库压已有下降,8月份企业已产生利润27万元。会上我讲了几点意见,着重提出改制的迫切性,艰巨性,要狠下决心,全厂层层发动,讲明道理,把改制工作一环扣一环地向前推进。并特别提出要依靠企业党委来抓好改制工作,科学地安排出工作日程。
9月11日,听取了武棉有关基本情况的汇报:
武棉于1966年筹建,1969年投产。是省先进企业,规模是中(2)型企业。全年产量纱线达6000吨,经编毛巾布240吨,机织布200万米。总资产9239.4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5181.43万元,流动资产4012.28万元。现有职工1900人,离退休人员152人。厂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五个分厂:南纺、北纺、轻编、织造和动力。后勤分四块:行政、生产、经营和后勤,并设有若干生活、福利设施。全厂预计年度可实现工业总产值7500万元,销售收入8500万元,争取实现税费450万元。在企业摸底的基础上,当天召开了后勤科室有关负责人员后座谈会,会上让大家讨论对企业改制有什么想法,对企业今后命运关心的程度。
9月12日,召开武棉班子会议,县经委主任蒋锦鸿,县体改办主任董火良,和企业党委书记徐汉钱,厂长孙挏生出席了会议。会上我讲了几点意见,一是当前企业改制是企业最好的机会和冲刺,是建立企业建立公司化新体制的需要;二是武棉改制的希望所在;三是要理顺改制与发展生产的关系;四是提了对改制前景的几点希望。
自此从9月15日开始连续召开了企业车间中层干部;科室一般管理人员;新老党员;企业积代会、工会部分人员;企业离退休干部和工人的座谈会。(未完待续)
2019.11.30.夜
简介:古梁,原名邬浩良。民间文史学者,现任中华明招文化学术委员会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