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边的桑椹树
文/刘奇康
我们所就职的新疆库车县天缘煤焦化公司所在地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四面环山,厂区南有著名的独库公路,公路边有条川流不息的河流,该河的名字当地的维族人也说不上来,更别说我们这些内地的打工族了,只是听说河很长,仅库车县境内就有百多公里。河水在冬季不是很多,夏秋季雨水充足时波涛汹涌,河水滚滚,一浪高过一浪,老远就能听到流水的声音。

河的北岸便是厂区,厂区的铁围栏外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小路两旁树木丛生,绿草如茵,大都是企业绿化的成果,小路距河约有三五十米不等,我们消闲的时候或茶余饭后,常常到河边的小路上散步游玩,在这远离城镇寂寥的地方权当消遣,也乐得欣赏河边的美景。

小路中间的地垄坡上,长着两棵硕大的桑葚树,一个是白色的桑果,一个是紫色的桑果,两棵树挨的很近,树枝互相交叉着,树叶密密麻麻油亮油亮的。我们发现,紫色的刚挂果时,桑葚的颜色绿莹莹的,像翡翠,漂亮极了;慢慢地变得黄澄澄的,又像琥珀;过不了多久又变得红彤彤的,像绛珠;待等到红得发紫、紫得发黑的时候,就肯定大熟了。成熟时的桑葚胖嘟嘟的,紫黑紫黑,粒粒饱满,像一串串黑珍珠,令人垂涎欲滴。树身不是很高,有的树枝都挨地面了,在小路上行走时垂手可得。树上的桑葚熟了的时候,可热闹了。尤其是下午,天也凉快了,出来的人也多,有专程摘的,有路过摘的,有的上树去摘,有的站在路上摘,免不了往嘴里塞上几个,酸甜酸甜的,那可是吃在嘴里,透在心里,美极了。那棵白色的树上,桑果晶莹剔透,亮晶晶的,甜的齁人。人们经常触足光顾的是紫色的桑葚。

维族人不论男女一般是不涉足桑葚的,桑葚树也大约是无主的,倘无人摘的话便任由熟透的桑葚掉落地上,长桑葚树的田地里也从未见长出的庄稼,地里长着些不知名的野草,足有尺余高,这也不失为一道亮丽的美景。

儿时的记忆里,家乡的山村也有为数不多的几棵桑葚树,大多长在住户的窑洞后或院墙外。孩提时,到了桑果成熟期。便三五成群的偷摘人家的桑葚也是件乐事,常常趁主家没人的空隙里,上了树美美吃上一通,再往口袋了装上些,够不着手摘的地方,便连树枝折断,搞得成了残枝败叶,地下一片狼藉,少不了挨主家大人的责骂。想想真是可笑。

新疆的桑葚同家乡的大不相同,最不相宜的是甜如蜜糖,颗粒也稍大,那味道真是美极了。
在厂区住所的左邻右舍,不论山西老乡还是甘肃工友,不论家属区的男女还是单身职工,大多有摘桑葚的经历,大多都喜欢到河边散步游玩,这大约是寂寞的缘故吧。

每年桑葚成熟的时候,爱人都要摘上一大袋,晒干洗净,然后又装在袋子里,要我泡茶的时放上三两颗,说是经常泡桑葚水喝可以防病治病,还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功效,我也乐得享受。
路边的桑葚树不仅给我们带来欢乐,还有益我们的身体健康。
2019年7月15日于新疆


作者简介:刘奇康 男 1968年生,山西洪洞人,中共党员。山西省作协会员,洪洞县作协副秘书长,散文作品散见于多种文学刊物和文学网站。出版有散文集巜杏儿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