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距离王老写这篇文章已经两年之久,两年过去了,生活,在继续。翻出王老写我的文,将其归档。王老,一直是我人生路上的楷模,85岁的王老,应该阅人无数,能得到王老的赞誉,荣幸之至。
灿川
2019/11/30
奇人李燕
文 | 王德珍
上帝造人是公平的,给人类同样的身躯,一昼夜同样的24小时,不偏不倚。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中,就有那样的人,彷佛有三头六臂,仿佛一天有48小时或者更多,这就是奇人李燕。我为什么不叫超人李燕,一想到超人,我们就想到穿着红斗篷在天空飞来飞去,有超常能量的人。李燕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地球人没有特异功能,也是凡夫俗子的血肉之躯,可是她能在一年又一年的人生旅途中创造出那么多成绩,我觉的她是有别于常人的奇人。
李燕这个名字熟悉的人不会很多,但是“网红”灿川、万里睛空南飞的燕子、关东铁笔春风的名字网友都会竖起大拇指点赞。这就是李燕其人。

那么奇人李燕究竟是奇在哪里呢?
1、工程上:一级建造师资格证书,全国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安全生产培训师资格证书。已经出版建设工程书籍六本:《建筑工程监理从入门到精通》《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从入门到精通》《建筑工程项目经理从入门到精通》《建筑工程项目业主代表入门》《从大学生到监理工程师》《施工员上岗必修课》《质量员上岗必修课》(待出版中),目前就职一家项目管理公司。
拥有三本全国资格证书:一级建造师、全国监理工程师、安全培训师。曾在中水一局工作,1979年在丰满沥青混凝土防渗补强中,立二等功。在丰满分局工程科工作被评为局优秀共产党员。曾任口前基地建筑工程副经理兼技术负责人,被局里宣讲事迹。
来南方先后做了监理工程师、总监代表、总监、监理公司技术负责人;施工单位总工、业主单位业主工地土建主管;慈溪市及浙江省评标专家;曾是筑龙网论坛管理员、筑龙监理论坛专家;曾在筑龙网2008年度被评为风云人物。
2、永吉星星诗社会员,《世界诗人》微刊签约诗人。诗歌散文作品发表在纸质《谷雨》《齐鲁诗歌》《长安文苑》杂志中。一些作品发表在《咱们村》《作家导刊》《中国网络诗歌》《作家在线》《创世纪诗典》公号中。
散文作品两篇被收录在《新世纪吉林市作家作品精选永吉卷》,四首诗歌收录在《创世纪诗典.中国当代诗歌选集》,三首诗歌被收录在《中国当代优秀作家散文选》中,两篇散文被收录在《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诗选》中。
曾写《一名女总监的奋斗历史》的小说在新浪网发表。纪实文学《没有硝烟的战场---工地让女人走开》《妈妈的教诲》等长篇纪实文学。
3、绘画拜中国美术研究院的研究员、国画花鸟画家张顺仁为师学习花鸟及山水画;曾跟毛秀清老师学习油彩刀画,曾跟一级画家蔡鸿华学习工笔画;曾系统的学习过静物素描。
4、人生理念:自信、健康、快乐、成功、富有、爱、喜悦、行动力、感恩、付出、修炼。人生格言:体验学习中的乐趣,感受生命中的闲情。我希望未来可以去掉一切那些后缀,而只写下:作家:灿川。画家:春风。工程师:李燕。成为关东真正的铁笔。
看了这么多令人惊叹的成就和头衔,哪一项都是她的巨大付出而取得的。
从她的简历看她是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成功一行,在搞工程建设期间,硬是在男人称霸的建筑施工领域杀出了自己的一片天走北闯南,从白山松水,到江浙大地都是风生水起。
李燕的成功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在工程领域有杰出的表现而在写作、绘画、诗歌的创作也是如日中天,用李燕自己的话说:她的目标是作家,画家。在成为作家的道路上几年来她己经迈出了坚实的脚步。
有四首诗歌收录在巜创世纪诗典》《中国当代诗歌选集》中这里选一首李燕的一首诗当我老了的时候从中看出來她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当我老了的时候
当我老了的时候
我不想在炉火旁打盹
我想取下一本诗集
诵读,因为诗集里写满了今天
慢慢读,轻轻诵
回想今日你的眼神和温柔
回想今天每一天的日子
多少人欣赏你欢唱的曲调
爱慕你的才华,帅气和豪爽
只有一个人欣赏你的灵魂
爱你衰老的饱受风雨的皱纹
仰起头,在摇椅上遥啊遥
凄然地默默回想今日的往事
看你头顶长满如秋霜的百草
在我的眼前踱步
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
无论她的散文还是诗歌都和她的为人一样充满阳光和朝气。
再说说她的绘画,我不知绘画有多少画法,李燕学过了几种画法都是成绩学的时间不长就能画出成功的作品:速描。
是她最先开始接触绘画的作品。刀画这个名词我还是在群里第一次听李燕说的,她回口前探亲到毛秀清画室学刀画,不长时间就看见她晒出作品。
我这外行看來,似乎是出于名家之手了。接着学了功笔画写意画她现在和南京牡丹张师傅学画牡丹。
她的计划工作之余要和张老师学一年的画。不得了,那时不但要超越南京的牡丹张,一定会出现个中國的牡丹李。
我没见过李燕本人,是在咱们村的群里认识她了解她的。我们群里有很多她的同学,至今还习惯称她班长,在巜咱们村》公号里发表过很多专访和诗歌,散文。她的才华,她的热情散发的正能量给周围的人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我认为我接触的优秀人物中没有人能和李燕可比,正是曾经仓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李燕生活情趣广泛,除了工作是拚命三郎,读书,写作,绘画外还酷爱旅游,由天涯海角,到雪域高原,由周庒故里到革命圣地井冈山,韶山。
还游历了井岗山,韶山,龙口瀑布,地坑院,华山,武当山,巢湖,天柱山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丽景色,也学习探索中华古老文明,更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
正如她在《这一年》的诗中写道:
这一年
我经常跟老子谈心
时常在清晨
时常在夜幕
他说
我听
这一年
我经常拜访庄子
在徒步中
在旅途上
他闲
我忙
这一年
我经常傲游太空
在寂静的午夜
在正午的阳光时
谛听
飞翔
这一年
我结交了很多朋友
如曹雪芹
如林语堂
喝茶
叙旧
这一年
我走过很多的地方
比如喜马拉雅下营地
比如华山
看山
逛景
这一年
我画了很多的画
譬如写意牡丹
譬如工笔荷花
悠闲
快乐
这一年
我会晤了很多思想
比如王阳明
比如朗达拜恩
感悟
体会
这一年
生活像夜晚的光
犹如满天繁星
仿佛星光灿烂
光速
飞跃
张开双臂拥抱蓝天。女强人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李燕母亲病重期间她的陪伴在母亲身边奉汤喂药是孝顺的女儿。带着小外孙学钢琴,又是一名慈祥的姥姥,这又是凡人李燕。奇人和凡人揉合在一起书写了李燕辉煌灿烂的前半生。
她曾在朋友圈调侃的一段话,我认为比较恰当的反应她的现状“那天有人加我为好友,一看名:国际郑。大喜,是不是遇到星探了?发现了我有些新星的味道。一会,我被加入到‘诺贝尔文学奖摇篮 ’中,一阵欣喜,这心理按摩确实有效,仿佛自己是名家了一般,我已经在候选人之列了。哈哈。”
“今天有人誉我为:关东铁笔。起初觉得很大,不敢当,可人家说了,又画又写又工程的又是女人的有几人?那就把这个称呼大言不惭的收入囊中:关中铁笔!以后刻个闲章:关东铁笔。”
我期待在未来诺贝尔领奖台上,出现李燕的名字!
作者简介
王德珍毕业于长春水电校水工专业。在北京电业工人报和桓仁水电报任编辑,记者。曾在水一局中,小学担任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期间还以工宣队的身份到丰满地方学校协助搞教学管理工作二年多。86年离开水电一局。在南京财经大学退休,现在北京燕达养老院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