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 淼之龙
长风破浪会有时
——贺当代格律体新诗集丛书出版
梁志宏
重庆是当代中国新诗的重镇,也是吕进先生倡行的新诗“二次革命”的发祥地。近年来我三赴重庆,参加格律体新诗酉阳论坛和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活动,感受到重庆诗歌界浓郁的创作氛围和创新精神。今年以来,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硏究院挂牌成立,为加强新诗诗体建设、推进格律体新诗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东方之韵:当代格律体新诗集》丛书出版,展示了格律体新诗的创作成果和可以预期的美好前景。

这套诗丛的六位作者有的相识,王端诚兄是这一团队的重量级人物,传统诗词和格律体新诗皆有深厚功夫且佳作频出,他列入丛书的《微斋十四行》堪称精品佳构。其他几部诗集也题材与视野广阔,诗体形式多样,在审美追求、语言表达上各有特色,应该说代表了东方诗风团队当下的诗艺水平。我欣喜地看到,以万龙生先生领军的格律体新诗硏究院和晓曲先生领军的格律体新诗网相互呼应,以重庆、成都为根据地辐射全国,格律体新诗的阵容日益壮大。就我有限的阅读和交往,在这套诗丛作者之外,至少有龙光复、郑成功、李长空、魏萍、张静水,以及理论和诗作双修的赵青山等,具有相当的实力或潜力。
我崇仰的著名诗评家、学者吕进教授一直是新诗建设的关注者和引领者。他在上世纪末提出新诗“二次革命”的重大命题,指出诗歌精神重建、诗体重建和传播方式重建的三大任务;新近又发表文章强调:新诗第二个百年的重头戏是立,即创立格律体新诗,使其长足发展形成与自由体新诗、传统诗词“三足鼎立”的理想格局。吕进先生慨然出任丛书主编,在异国旅程中撰写总序,对这套丛书出版的价值予以肯定,对格律体新诗的发展充满信心并给予指导,这无疑是对格律体新诗界的巨大鼓舞和激励。

当然,观察当代诗坛的格局和生态,格律体新诗尽管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仍然处在自由体新诗和传统诗词的夹缝中生存,在创作体量和作品质量上显得相当弱势,振兴格律体新诗任重道远。我是新诗阵营中具有格律化倾向的诗人,提出并在践行半格律新诗包括十二行诗及多种体式的主张。在丛书硏讨会召开之际,作为“盟友”,我想提出几点期望。
一是壮大队伍实力。以滚雪球方式在巴渝及全国各地吸纳钟情于格律体新诗的诗人,尤其是中青年诗人加盟。同时争取更多诗观相近的著名诗人、诗评家支持,除了中国新诗硏究所有关老师和硏究生,还有倡行新古体诗的德高望重的贺敬之、丁国成先生,有诗体硏究专家王珂教授,热衷于歌词创作成绩斐然的毛翰教授、陈卫教授,创办《国风》诗刊的丁慨然及麾下的诗人,举起现代格律诗旗号的黄淮及旗下的诗人等,均可联盟共襄盛举。
二是提高作品质量。在硏讨和完善格律体新诗理论体系的同时,以提高创作水平为重心,组织有功力和潜力的诗人创作一批精品,推荐大刊集束发表产生影响。
三是各方协同努力。出人才出作品是系统工程,需争取官方和社会各界支持,举办以格律体新诗为旗号的诗歌文化活动,久久为功一步步抵达梦想。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期待重庆格律体新诗硏究院和东方诗风团队不懈努力,向着既定的目标一路前进。
2019年11月29日,写于太原汾河岸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