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宝鸡市陈仓医院新成立科室肿瘤科于11月上旬成功完成一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科室再创佳绩,凭借精湛的技术水平,填补区内化疗置管空白。
11月28日下午,一名长期在我院化疗的患者需要周期性输入高渗性化疗药物,主管医师从患者身体安全方面考虑,传统输液方式输入刺激性药物,尤其是高渗性化疗药物,易损伤血管、甚至导致皮下组织坏死,为了确保患者输液安全,成功实施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术后效果良好,受到患者和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
求质求实 严谨创新
PICC术可将一根细软可弯曲的,且有组织相容性的硅胶导管,从肘部或上臂静脉处穿刺将导管放到可以输液的血管里,并将导管头送到相对粗大的血管里,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药物的外渗及局部刺激和坏死。
该项业务技术的顺利开展,有效填补了我区化疗患者不能在区内行PICC置入术及PICC管路维护的空白。今后需要接受化疗置管的患者,不用再去省、市级医院来回奔波,在家门口就可以进行预约置管和维护,极大方便了广大肿瘤患者。
PICC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上肢贵要静脉或者肘正中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
目前肿瘤内科可开展业务: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等消化道肿瘤,乳腺及卵巢、宫颈癌的化疗,及相关肿瘤的靶向及免疫治疗,同时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及肿瘤姑息、康复治疗、肿瘤患者心理问题干预。我们将以精湛的技术、热情的态度,竭诚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PICC介绍
PICC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上肢贵要静脉或者肘正中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
该项技术由德国外科医生Werner Forssmann发明。1929年,他从自己前臂肘窝放置了第一根静脉导管,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使用PICC的人。并于1956年因此技术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此项技术的临床应用,使冠状动脉造影、支架置入在医学界逐渐普及,到目前为止,挽救了全球2000多万人的生命。
3.输注高渗性或粘稠性的液体,如胃肠外营养液、脂肪乳等。4.避免了刺激性药物对患者血管的损伤,保护了患者的外周血管。5.感染的发生率较CVC(经双侧颈内静脉或者锁骨上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低。
医办室咨询电话:0917-8906411️;
护办室咨询电话:0917-8906404;
科室地址:陈仓医院门诊综合楼8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