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潭清 于徐州作者简介:朱潭清 男 1950年生 曾经是上山下乡知青,后供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徐塘发电公司
兴趣广泛 喜爱文学写作 现住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明珠小区14号楼202室 电话:13952192257
QQ号:1535725152网名:难得清静5678 微信号:wxid_cr2ccjgc6seg22

三回顾
朱潭清
我奶奶姓孟,有一个很雅道很好听的名字——孟昭儒,但是户口本却写的是——朱孟氏,我非常不解,问了好几次,奶奶总是回答:“嫁到夫家就应当随夫姓啊!”我还是不解。
奶奶是大家闺秀,父亲及哥哥都是私塾老师。她是个大高个,裹着小脚,非常慈祥,无论家务多忙总是把自己收拾的妥妥当当的。
奶奶很会料理家务,就连自然灾害那几年也没让家人饿着,可是老人家规矩很多,对孙子辈的要求的很严,从未因为疼爱而骄纵过我们。
吃饭的时候,挟菜只准挟盘子里靠近自己的一边,挟起的菜不准放回去,根本不能在盘子里翻来翻去。筷子不准敲碗边,吃饭不准吧叽嘴,嚼不露齿……
奶奶叮嘱我姐姐和妹妹:在外面不准大笑,笑的时候要用手里的东西遮住嘴,手里实在没有东西就把自己的手心朝外用手背遮住嘴角。奶奶最看不起那种拉巴个腿、双手拍着膝盖、张个大嘴仰天大笑的女人。这么多年我从来就没看见姐姐和妹妹仰天大笑过。
奶奶不是重男轻女的人,对我要求更严,在老人家的字典里查不出:“树大自直”这几个字。
奶奶交代我:天下的孔、孟是一家,班辈是一致的,而我应该和“庆”字班的是同辈,遇到“宪”字班的一定要称呼叔叔或伯伯等等,弄得我一直觉得姓孟的都是自家人。
最难忘的是奶奶教我如何送客。
当家里的来客准备告辞的时候,主人一定要抢先一步帮客人打开门,将客人送出屋门、送出院门,然后站在门的左边,向前伸出左手,嘴里不断说出:“恕不远送”、“感谢光临”,“慢慢走”之类的客气话,直到客人不再回头,方可回家并且轻轻的把门关上。
在别人家做客准备离开的时候,出得门来一定要回三次头,每次回头嘴里要说出:“打搅了”、“请留步”、“请回吧”之类的客气话,然后方可心安理得的离去。
我问奶奶为什么一定要三回顾呢,奶奶说出了一个典故,可惜奶奶用的是河南西部的方言,再加上我的年龄小没理解,所以就没记住。
长大后,我考证过几次,有的人说典故出于周郎回顾,有的人漱典故出于三顾茅庐,我总觉得理由很牵强。不过这个礼节虽然繁琐,我却已经养成 习惯了。
而今,我并没有要求孩子们这样做,因为一是当下的工作节奏、生活节奏太快了,二是怕别人嫌我“朽”,可转念一想,整个地球的“孔子学院”都在学习中华礼仪,我们自己却把上学五千年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一点一点丢掉,实在是太可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