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学
前 言
《大学》是一篇讨论如何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论文,对后来的学术思想的发展也起了较大的影响。它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个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个条目,作为统治天下的准则,而且把个人修身的好坏看成是政治好坏的关键。这篇论文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讲伦理、政治、哲学的基本纲领,是封建地主阶级所尊奉的政治典范。
朱熹解释说,所谓大学,就是大人之学,也就是成为儒家思想中的君子,退面能修身齐家,进而能治国平天下的学问。
朱熹解说
【朱熹解说】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注释】
①程子(1033-1107):即程颐,字正叔,世伊川先生。济阳(今属河南)人。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少时和兄程颢俱学于周敦颐,同为北宋理学的创立者,世称“二程"。讲学达三十余年,门人甚多。
②孔氏:指孔子(公元前551至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③《论》、《孟》:指《论语》、《孟子》这两部书。
④是这。指《大学》。
⑤庶:差不多。
【译文】
夫子程颐先生说;《大学》是孔子流留下来的书,是初学者进入道德的门径。加今人们还可以见到古人做学问的次序,单是依赖这篇《大学》的存在,《论语》、《孟子》还在其次。学习者必须沿着《大学》中的顺序去学习,就不会有什么差错了。
郭社会又名郭克会,笔名森燚,山东省汶上县人,男,汉族,现居广州。只上过小学,自学法律专业,获山东大学毕业证书,干过律师。曾通过行政诉讼分别撤销过济宁市政府砍树有奖的文件,山东省政府收费不当的文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央视礼宾书特聘签约诗人,世界汉语文化协会广州分会副主席。曾获2018年首届诗歌大赛一等奖,九州诗社十佳诗人第三名等大奖。作品分别在《中华诗词大辞典》等多部大型书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