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子与贫儿》感悟
文/绿叶(内蒙古)
这篇小说是以19世纪的英国为背景,描写一个贫苦儿童汤姆和一个富贵王子的童话式故事。两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婴儿,虽然长得一摸一样,但命运却是天壤之别:一个是人人厌恶、家境贫寒的乞丐汤姆;一个是万乘之尊、天之骄子王子爱德华。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下,王子与贫儿调换了身份,调换身份是什么滋味呢?原来两条平行线,却因为一个小小的伤痕而遇上了交叉点。短短的一个月内,整个英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王驾崩、“王子”发疯、“擅闯典礼”,还“生”出两个国王。王子爱德华在民间历尽艰辛,但也有麦尔斯·亨顿这样的好人,他可真是危险至极,不止被疯老头追杀,还睡牛棚、坐监狱,好像天下的苦都浓缩起来,给他一人尝尽了。虽只有一个月,但比过十年还难受。汤姆在宫里过得极其享受,但他是外表威风内心却很不安,因为他知道,英国的命运掌握在他手上,这不是靠大臣们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一个伤痕引发了一段奇闻,也给了英国一个英名的国王,所以说高官的政策未必可行,但民众的意见一定要听,就像他信独裁,被政变推翻,所以说一定要民主,原来以前也有民主制呀!
贫儿汤姆从小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贫困生活,幻想着自己能有一天当上富贵的王子。而王子厌倦死板、空虚的宫廷生活,也幻想着能到民间尝尝作贫儿的滋味。于是有一天,他们交换了身份,开始了新的生活。通过这个童话情节,小说首先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极端艰难困苦和统治阶级生活的极端豪华奢侈。在此同时,小说还鲜明地表明了人生生来平等的民主主义思想和环境决定人物性格的唯物主义观念。汤姆并非天生就只能当贫儿,王子也不是生来就只能当王子,全部的不同只在服饰和地位。王子就曾跟汤姆说:“要是我们光着身子走出去,谁也分不清哪个是你,哪个是我!”的确,当贫儿穿上王子的衣服时,大家都把他当成王子,王子穿上贫儿衣服后,大家便认定他是贫儿,这里既没有什么“天生富贵”,也没有什么“天赋王权”,问题的关键只在穿什么服饰和处在什么地位。不仅如此,汤姆在穿上王子的衣服,被人推上王位后,便立即颁发仁慈的法律,释放无罪的囚犯,否定封建法律的荒谬,指责宗教裁判所的草菅人命,成了被万民拥戴的开明君主。而王子在穿上贫儿衣服后,也能在重新当上国王时废止酷刑,昭雪冤狱,颁布新法,以改善人民的处境。这是他俩突然心血来潮或良心复苏吗?不,这是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客观影响,是健康、朴素的人民生活对人的改造作用。汤姆从人民中来,健康、朴素的人民生活使他从小就具有善良、正直的品质和同情苦难、嫉恶如仇的性格。
《王子与贫儿》虽然是以16世纪的英国作为背景,其实是对的19世纪资本主义的美国的讽刺,生动的反映了那时美国劳动人民的穷困和悲惨。小王子也正是因为亲身经历了,才深有感触,才得知了自己国家的穷苦百姓们的艰苦的生活条件,才知道了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汤姆也体会到了做国王的艰辛。小说巧妙地从侧面讽刺美国成人世界那种典型的以“衣貌取人”的势利、庸俗的心态。
现在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