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眼泪
文/陈祥建
☞♬ ♬ ♥♬ ♬ ☜
若问50年代出生的人,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十有八、九都会回答:饥饿。我除了饥饿外,还有那母亲滴落在我心里、永远挥之不去的眼泪。
刚要熬过三年自然灾害时,父亲因公去世了(当时单位定性:非正常死亡)。在举目无亲的县城里,柔弱的母亲不仅要挑起一家大小六口人的生活重担(最大的13岁,小的4岁多),还要承受各种精神打击。当时4岁的我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只看到母亲变得太好哭了,总是哭。开始我以为自己做错什么事,惹的妈妈生气,妈妈哭时,我拉着妈妈手说:妈妈,别哭了好么?我听您的话,别人家吃饭的时候我再也不去看了...,越劝妈妈哭的越伤心。睡梦里,常常被妈妈压抑的抽泣声惊醒,又在妈妈对着漆黑的长夜、自言自语中睡去。
小小年纪的我,开始想如何让妈妈不哭?尽管妈妈是大字不识一个,常听到、看到妈妈叮嘱哥哥、姐姐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并说家里这么困难还供你们上学,要珍惜啊,只有学习好了将来有出息,我才高兴。于是我要哥哥姐姐教我识字、写字、数数,果然,妈妈再哭时,我就拿出纸笔坐在妈妈身边,故意大声读写,妈妈渐渐止住了长流的泪水。一次我看到妈妈爱不释手抚摸别人家的毛绒绒的小鸡小鸭,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站在旁边的阿姨说:你家里这么困难,买几只来喂。妈妈说:我就是想喂,但没有人看护,大的上学,小的还小。我立即自告奋勇说:妈妈,只要您喜欢,我来负责看护,妈妈摸着我的头笑哈哈说:真的?你行吗?看到妈妈的笑容,我坚定的说:我行。从此,妈妈上班,哥姐上学,我在家照看着十几只小鸡小鸭。我家住的是单位宿舍,房间小,小鸡、小鸭们就在床底下、桌椅柜下、堂屋里钻进走出,到处拉的屎尿,我按时撒点食、倒点水在地上,并扫地擦洗残渣尿屎,看着小鸡鸭们争抢着吃、玩、闹,我好开心。有时小伙伴们叫我出去玩,我真的想去玩玩,但一看到妈妈喜欢的小鸡鸭们,我只能坚守。平常我坐在家门口写写字、数数鸡、鸭,练习数字。门前,经常看到小伙伴们在父母陪护下,说说笑笑去上幼儿园,有的小伙伴还站在门口叫我出来说说话......。后来,妈妈每次回家看到叽叽喳喳、活蹦乱跳的小鸡鸭一天天长大,看到我在认真学习时,妈妈脸上的笑容明显增加了。

一天下午,我守在门口靠着门框睡着了,正在上班的妈妈突然回来了,我赶紧坐起来。妈妈脸色凝重的关上门后,喊着父亲的名字扑倒在床上放声大哭起来,悲哀的哭声惊吓的小鸡鸭们到处乱窜,纷纷躲进柜底,桌椅角落里。我赶紧拿出书本站在妈妈身边,用力的大声朗读,一遍又一遍的读、写字,还是压不住妈妈的哭声。怎么办?我想起住在同一个院子里常来看望妈妈的周阿姨,跑去周阿姨家我哽咽着说:阿姨,快去,我妈又哭了,您帮忙劝劝吧。周阿姨跑来后,推心置腹地劝了半天也没有见效,最后,说着劝着,周阿姨也跟着抽泣哭了,我也伤心跟着一起哭,哭的天昏地暗.....。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自从父亲去世后,每天早上,13岁多的大哥提着装满油条的篮子到县城候船室、车站叫卖,每蓬节假日就到江码头边找活干。二哥三哥分别摆茶摊、喂猪养羊,姐姐带着我到处捡破烂,捡食品公司倒在垃圾堆里的烂水果、破皮蛋、盐蛋等拿回家清洗干净再吃,有时到郊外田地里捡谷、蚕豆、黄豆,到新州岛上挖野菜等。一天我在垃圾堆里捡到揉成一砣、脏兮兮的彩纸,小心展开一看居然是张5毛钱,顿时高兴的跳了起来,想到家里几个月没沾一点肉腥,跑到县城南门肉食品店,掂起脚说:师傅,割5毛钱的肉(当时猪肉8毛一斤),末了还特的加一句:要肥一点的(我想吃猪油拌饭)。师傅称好肉用草绳一拴递给我,当我把肉提回家时,妈妈一下怔住了,眼睛紧盯着我严肃的问:你那来的钱买肉?我说捡垃圾时捡的5毛钱。顿时,妈妈眼泪涌出来了,在我脸上狠狠的亲了一口,接着提着肉在宿舍里蓬人就骄傲的说:这是我么儿子买的....。
转眼我到了上学年龄,那天早晨我穿上干净的衣服,三哥领我到县城建设路小学去报名,那时人多学校少,进学校都要考试,而且是一对一考。与我同去的还有单位其他十来位小伙伴们,他(她)们都经过幼儿园专业老师的教学,是从幼儿园毕业,唯独我没有上过一天幼儿园,心里非常紧张。我忐忑走进宽敞的教室,坐在课桌里面的考官是位微胖女老师(后得知是熊老师),老师慈祥的笑容、亲切的问话让我逐渐放松:你叫什么名字?家里几口人?你多大?会数数吗?会用手指做加、减数吗?会写字吗?我一一准确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并熟练的开始数数,还没有数到100,老师叫我停止又让我写字,我规规矩矩的按笔顺一笔一画写上我的姓名。老师问还会写什么字?我又写了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老师又拿出各种形状涂满颜色的硬纸卡片,问我每张卡片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共有几张等,我很快回答完毕,老师在笔记本上写完字后,满意对我笑了笑。
过了不久,用毛笔写在大红纸上的初录取名单张榜公布了,我被初录取了。当三哥告诉妈妈我被初录取了、院子里有几个落选了,晚饭时妈妈给我煮了个鸡蛋,连夜在煤油灯下,妈妈用旧布蓬制了个书包。那天晚上我抱着书包睡觉做了一个梦:和同学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和蔼可亲的老师正讲着奇幻的故事,还教唱我最喜欢唱的歌:丟手巾、丢手巾....。那段时间我时常背着妈妈做的书包,迈着正步,喊着一、二、一,昂首挺胸的在屋内窄窄走道上走来走去,问观看的哥哥姐姐们:我像不像个学生?。正式公榜那天,满怀期望的三哥早早的跑到学校去看名单。我又穿上那件干净衣服,背着书包站在院子大门口,盼着三哥的到来。进出院子大门的人们,好奇的问我今天穿的这么整齐还背着书包?我自豪的大声说:我要上学了!当三哥无精打采的走来时,我兴高采烈迎上去大声问道:哥哥,有我吧。三哥垂头丧气的对我说:在正式录取名单上我从头到尾一个一个仔细看了,找了半天,没有找到你的名字,不知怎么回事。真的?!当时我傻了、呆了,眼泪一下冲出来,直直盯着三哥,脑子里闪现老师考问我时问的每道题、每句话,我都答对了,一个都没有错,而且为准备上学考试,几年来在哥姐们的辅导下,我已学完了一年级语文数学,怎么没有我?....。闻迅赶来的母亲气恨交加、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几巴掌打得我昏头转向,接着又狠狼一脚踢倒了我,边打边骂:没有用的东西!学校都考不起!家属们纷纷围上去拉住母亲说:这么乖的伢,你打他干嘛,没有考上不能怪他....,我仰躺在地上书包压在胸前,两眼无奈的望着天空,委屈的泪水和着嘴角殷红的鲜血汨汨流淌.....。晚上,大哥做工回来,得知此事立即赶到学校问个究竟,理屈词穷的校领导只能保证下学期无条件接受我。最后,当得知是一位连初录取都没有考上的领导儿子顶替了我时,那晚上,妈妈搂着我像疯了样哭了大半夜,边哭边说:苦命的儿啊,你不要跟别人比,你没有爸爸,你没有.....那夜里,时圆时缺的月亮最后也伤心躲进黑色的云层里。后来,大哥验上了空军,因为父亲问题被刷下来时,妈妈又大哭了一场,接二连三的打击,无依无靠的妈妈只能无可奈何的用泪水倾诉,用哭声安慰自己、安抚我们。

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在全国各地展开,社会乱了,停工、停课。那年冬天,妈妈带我乘船到武汉,路上,妈妈交待我:到家家家里(武汉把姥姥称家家),家家问你爸爸时,千万不要说死了,就说爸爸工作忙,一定要记住。我在家家家里时,妈妈每天早出晚归,忙进忙出不知干啥。直到有天家家有事不能带我,那天早晨天蒙蒙亮,寒风凛冽,妈妈取下围巾包在我头上,拉着我的手急匆匆赶到公交车站,站台上早已站满了人,加长的公交车来了,人们蜂拥而上,车门太小,人群挤成一堆,性急的干脆从车窗爬入。妈妈紧紧抓住我的手,在人群四周焦急的走来走去。第一辆车我们没有挤上,第二辆又没有挤上,第三辆我们终于挤上车了。走走停停、摇摇晃晃的车把我们摇到长江边,无精打采的太阳躺在江面上,妈妈牵着我的手排队坐轮渡到江对岸,下船上石梯,又是一阵急走,来到一栋楼前,妈妈与守门老头打过招呼,沿着墙壁上到处贴着标语、大字报的走廊,走上擦的亮亮的木板楼梯,进到一间白墙上挂着毛主席、林副主席巨辐画像的办公室,妈妈吩咐我坐在靠门边的沙发上,自己拿把椅子坐在靠里办公桌前,桌里坐着一位戴着眼镜、板着白净脸孔、黑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手里拿只钢笔,桌上摆放毛主席语录和笔记本,(后来妈妈告诉我,这人是单位的革委会主任)。一生坚强、从不低三下四求人的妈妈,脸上挤出笑容,小声、卑微问道:主任,我丈夫的事情您们研究的怎么样?已经这么多年了,风里雨里我来来回回往这里跑了几十趟....。板着白脸孔的主任冷冷说道:谁要你往这里跑?有什么研究?早就下了结论:你丈夫是自杀!妈妈呼的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大声说道:放屁!....这么多天来你一直说再商量研究,原来是在骗我、哄我,拖我,你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说假话,办假事,明明是因公,你们怕担责任,硬要冤枉我丈夫是自杀,害的我儿子不能参军、不能工作,没有吃、没有喝、没有穿,把我们一家丢在县城不管、不问,你们这些狼心狗肺的东西,你们的心被狗吃了....,妈妈越说越激动,声泪俱下。那位白脸主任气得也站起来,指着妈妈:好你个反革命婆子,胆敢污蔑、攻击、谩骂党的干部,来人把她抓起来。立即来了四、五位身强体壮的青年,抓住妈妈双手扭到背后,并要拿绳子捆绑。我冲上去大声喊到:你们不要欺负我妈妈!趁他们一楞神,妈妈就势躺在木板地上打滚,边哭边滚边骂:大家都来看呀,共产党干部欺负孤儿寡母....。最后妈妈被四人提着手、脚放在大门外,我则被拎小鸡一样拎到妈妈身旁。妈妈见到我,一改刚才泼辣、彪悍的样子,柔声道:伢,不要怕,这是为你爸爸的事情,这是为你们以后不受欺负....。一阵冷风卷起一片片枯叶,武汉关钟声不紧不慢敲响,远处、近处广播、喇叭、口号声此起彼伏、混在一起。妈妈帮我整理好衣服,望了一眼关上的大门,叹了口气,领着我去了离这儿不远、管这个部门的上级单位,又是一场争吵又是妈妈的哭诉....。在回家的路上,妈妈反复叮嘱我:今天的事情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家家、大伯等。这一天我仿佛长大了,懂事的点点头...

我的童年浸透了母亲的泪水,是母亲的眼泪催促我成长大成人,是母亲泪水教会了我坚强....。随着我的哥哥、姐姐和我长大,生活一天天的改善,妈妈的心情、精神状态大有改观,遇事也不哭了。八八年组织上主动找到我们,正式宣布:我父亲是因公死亡。当妈妈接到盖着鲜红大印、迟到了27年的通知书时,笑了,我第一次看到妈妈笑得那么舒坦、开心,那用悲愤的泪水犁出的深深皱纹里,终于绽开妈妈满意的笑容,温暖的笑容逐渐溶化了我心底那层冰....。
2014年8月14日,八十八岁的妈妈流下最后一滴眼泪,永远离开了我们....。

(这是我前几个月为纪念我母亲逝世五周年写的。 )


作者简介:
陈祥建,男,1957年7月出生,长航退休工人。1980年开始在《海员文艺》巜长江日报》巜武汉晚报》巜中国交通报》《中国河运报》《长江航运报》巜深圳特区报》《乌鲁木齐晚报》《荆州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诗、小小说、报告文学、新闻报道等。90年代弃笔从商,2018年7月同学聚会,发现网络平台,一年多来发表了近一百来篇文章,现在笔耕不辍。

插图、配乐:牵挂你的人

《驼铃岁月》文学平台顾问:
任玉贵老师,青海省民俗专家,文史学者。
邢秀玲老师, 著名散文,报告文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