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之旅游记
文/绿叶(内蒙古)
云南是我母子俩向往的城市,很想亲自去领略一下那儿的分光,于是7月15日报团,于18日启程,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一行12人乘汽车到银川,从银川乘飞机抵达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素有“春城”美誉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昆明,机场出站口有专人鲜花接机。听说有鲜花接机,动感温馨,……下了飞机果然有人接送,一支康乃馨耀于眼前,一个甜甜的声音耳边响起,欢迎来到这里,这亲切的话语犹如回到了故乡,疲惫感一下子消失殆尽,我们几人激动的表达了感激之情。
大巴接送入住孔明鸿润酒店,环境卫生也不错。
19日7时乘大巴前往素有“东方日内瓦”之称的大理。沿途风景优美,天气阴晴不定,观赏着美丽的风景,听着杨导的介绍。云南是个边疆城市,相邻缅甸,越南,老挝,毒品最多,日温差大,简称滇池,占地面积4万3千多平方千米,山多,属于高原地带,来云南就是看山,孔明有26个民族,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有不同,孔明彝族人最多, 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流行的民间集体舞是“跳乐”。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是副业,手工业生产也相当发达。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云南许多民族的共同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喝旺旺酒,共祝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云南彝族有许多古朴的习俗,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制。男主内,女主外,男的叫阿黑哥,女的叫阿诗玛(金子般美丽的姑娘)。某些地方有“抢婚”遗俗,既反映了奴隶制、封建制婚姻的特点,又保留有原始社会的残余。这种风俗在佤、傣、哈尼和纳西族中都有。
乘大巴大约7小时到达具有“东方日内瓦”之称的大理,游览文献名邦--大理古城,古城的城区道路仍保持着明、清以来的棋盘式方格网结构,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称。南北对峙的两座城楼被修复一新。城内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着大理的古朴、别致、优雅。
漫步驰名中外的洋人街。这里白族人最多,大理白族绕三灵,绕三灵白语叫“观上览”,意为“逛三都”,是大理洱海周围白族人民农忙前游春歌舞盛大集会。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洱海周围上百个村寨的男女老少,浓装淡抹,各村为一队,从大理城出发,至洱海边的河矣村终止,历时三天,途径崇圣寺佛都,圣源寺神都、金圭寺仙都等地。
三灵指的是“佛都”崇圣寺、“神都”圣源寺、“仙都”金奎寺,相传起源于南诏国。绕三灵的起源乃古社祭之遗风,系桑林之舞。节日里,白族人民穿上盛装,青年男女更不会放弃这难得的机会。于是,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大理,列队顺苍山之麓向北喜气洋洋而行。男的叫阿鹏哥,女的叫金花、银花、铁花、狗尾巴花。以白胖为美,最早发现恐龙之地。而后品尝了白族三道茶,苦茶,甜茶,回味茶。寓意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观看了白族歌舞,成为白族民间婚庆、节日、待客的茶礼。“三道茶”歌舞表演是大理旅游的保留节目。主要表演的是掐新娘的风俗。(女戴墨镜--辟邪,南宋手镯)。游览了蝴蝶泉,观赏彩蝶,祈祷风调雨顺,年轻人借此谈情说爱,寻找意中人,民间称为“蝴蝶会”。每年四月花开季节有很多蝴蝶来到这里相会 ,我们到时正下着雨,蝴蝶很少,躲躲闪闪。为了满足游人观赏,用网围着,没有了自然的感觉之美, 看了有一丝丝惆怅,难言之隐溢于言表!
下一站原始森林,这里,看到了轻盈飞舞的彩色蝴蝶,自由自在,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和之前围栏里的蝴蝶相比我有了些许默契,心情愉悦起来,浑身也舒畅了许多,精神为之振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