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梦想,如今只是寻常
原创:随笔
作者:道之

老古言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未免有点颓废,但因为战争年代,流离失所的文人雅士朝不保夕的历史原因导致他们的悲观叹息。
现在我倒觉得人生心想事成的如意事虽说不能做到十之八九,也能够努力奋斗,达到十之五六。
我常常看着一棵果树发呆,这棵果树或是一棵石榴树,或是一棵柿子树,或是一棵枣树,或是郊外的一棵苹果树,或是南方的一棵桂圆树,果树有大有小,有高有低。

果农栽它就是为了它结果,但一般的果树头三年是结不了果的,当年能结果的都是藤蔓型而不是树木型的,果树要经历一定的年限才能结果,所以果农在果树幼小期要爱护它,施肥浇水,甚至为预防罡风催折而采取必要的支撑措施。在没有收成果实之前他有看护的义务,直到果树能奉献果实,还得继续维护。
人心中的理想就像这株果树,果实不会一想就能所得的,我们就是那个果农,守护心中的这棵理想之树,在心里花了芽长了根,必须经过漫长的岁月才能开花结果,光等待是无用的,必像果农一样为树长大结果而付出辛苦和汗水。

对于我来说,当年的梦想现在只是寻常。例如自由的阅读好书,自由的思索,自由的写作,自由择业。
靠了时间去成全,靠了空间去发展。
只要现在比过去强,你的脚步在台阶上,累了在台阶上坐一会也无妨,但精力恢复还得继续上台阶,台阶是往你选的山头走的。
二十多岁的青年很迷茫,那么走过四十岁的不惑之桥的五十岁的人能给他们指点迷津吗?只能转述王蒙的一句话,累了就换一种活法,怎么活还得靠年轻人自己去摸索。未来是一座山,靠他们自己去挖掘属于自己的宝藏,老人给他们只是精神的鼓励。
我的经验是年轻时想的事,到中年以后基本能够做到,衣食住行各方面的,至于完成的好坏另当别论。
只要你遵循内心的需要和驱动去做就可以。
我在初中有一个同桌也是挚友,我们想读书,小镇上书店不大,但也有名著,那些名著很贵,对于初中生来说,根本买不起,我们俩看见那些大人们买烟买酒就觉得很可惜,觉得他们如果把买烟买酒的钱用来给他们自己或给他们的孩子买书该多好,那时我们羡慕那些有钱买烟买酒的大人,只是惋惜他们买的东西不是书。那时拥有很多书就是我的理想,不愁书看就是我的心愿。
等到我能下苦力挣一点小钱就去买书,有了书便想着给自己的书有一个安置的地方,便从自己家里挑了几块闲置的木板花了十二元让木匠给我做了一个简易的书架,还刷了淡绿色的油漆,为了漂亮。
书积累的多了,书架满了便张罗着买书柜,这样的循序渐进有了几个书柜里装满了藏书。外面的世界的书更多,所以不必把老家读过的书带上,这几个书柜也构成我乡愁的一部分,让我时常在异乡惦记着,春节回去是要回家翻动翻动的。
世上有得到很多名和利的人,世上也有得到很多好书和佳作的人。
选择不同,结局不同。
我相信这世上没有文化的父母有给自己的孩子钱去买所谓的闲书,梁晓声的母亲就是其中的一位,可是在我那个小镇,我没有看见,赌徒宁愿把钱输在赌桌上,也不肯给自己的孩子买几本名著。即便现在我所在的那个小镇,大吃大喝,在麻将桌上大把的输钱也不肯多给自己和孩子多买好书来读。
而对于我与我的那个挚友在二十年后都各自拥有了几书柜的藏书,到图书馆阅读已是寻常事。能到图书馆阅读世界各地的一流书籍是我的梦想,这不就是心想事成。
只要敢想敢做,你想的事就等你靠近。你只要一步步向你心里的远方出发,在未来的某一时,在远方的某一处,你的心愿就能满足。
对于阅读真的不难,互联网时代各种形式的播讲,打开手机就能听到,想听好的佳作美文随手可得,如囊中取物一样容易。
图书馆的书非常多,那么那些文学书和历史书能给青年通向理想的境地吗?
似乎也完全不能够,因为书只能代表过去的经验,不代表未来,现在通向未来,未来是发展的。
阅读只能培养兴趣,培养思维,培养耐心,培养鉴赏水平,培养气质,拒绝平庸,摆脱低俗。
现在的辛苦努力付出,将来总有一天命运会加倍偿还你的,这就是信念的力量,这要考验意志和耐心,还得让你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的决心。
你在这方面不行,你在那方面也许行,三百六十行,总有一行适合你。

我儿子小时候文化课非常糟糕,但他就喜欢看动画,他看动画我从不干扰他,他看那些武打暴力片我就要干预,他小学时想当警察,因为觉得歹徒太厉害了,他有可能打不过就放弃了,他在电视电影里看光头的和尚拳脚功夫厉害,也想过当和尚,我说当和尚天天不能吃肉不能谈恋爱结婚续烟火,他打消这一念头,但近一年来自己给自己打理成光头,不知道是不是跟当和尚的心愿有关联,有一次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问他将来想做什么?他说想做西餐厨师,我想那时候他看过外国片里的蛋糕面包做的精致,看上去很吸引人很好吃的样子就向往,他想他父亲是中餐厨师,他要做西餐厨师,虽然这个没实现,但在小学五年级时上完劳动课,他回家要做饺子吃,并且不要我们大人帮忙,他要独立完成从和面到煮熟的过程,三个大人监督着或者说闲谈着,我爸我妈和我看着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包饺子,他在和面前特意让

我把他的指甲剪掉,我父亲问我他的双手是否干净,我的母亲怀疑说他会不会鼻涕掉进面盆里,我说我看着呢,儿子竟然完成了他的几十个饺子。他很有成就感,从那时起我便相信他能干成事的。
警察,和尚,西餐厨师过后他看了A啦多梦,《中华小当家》《网球王子》和《侦探柯南》从这时起,他就萌发了当动画师的念头,高中时他才开始学绘画,为了给将来当动画师打基础,他思考最多的就是怎样能做动画师,他大学便报考了动漫设计,实习完毕直奔自己看好的动画公司。

在这个专业,我看到了他的争分夺秒的努力拼搏。
兴趣爱好是第一重要的,就怕什么都不爱,空虚引起无聊,无聊引起厌倦乏味,厌倦乏味引起消沉厌世。
庸碌无为原是志向不明确,没有斗志昂扬的精神。
眼看前方,路在脚下,认清自己,如意事不求八九,只求五六,知足常乐。
我们志若在,心有愿,行果断,有实践,心想事成的如意事倒能够十之五六。

作者简介:周道芝,笔名:道之,网络昵称:道之轶事,爱好:阅读经典,看老电影,旅游,写作(体裁很杂,诗,散文,杂文,小说,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