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昆明青年诗人刘珈彤诗集分享朗诵会,在东方书店举行。具有多重跨界元素的刘珈彤,携其处女诗集《我只是路过》淡雅亮相。诗人邹昆凌、李小松,作家半夏等名家出席,力挺这位生于1989年的诗坛新秀。 本次分享的诗集《我只是路过》,由昆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李小松策划,《滇池》杂志青年诗人胡兴尚负责编辑,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活动则由昆明市作家协会、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东方书店1926联合主办,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青年评论家温星策划并主持。
刘珈彤,14岁起公开发表文学作品,散见于《中国民族报》《边疆文学》《作品》《滇池》等报刊。曾从事7年深度人文采编工作,在媒体发表报道百余万字、摄影作品数千张。今年初转型投身教育界,成为云南工商学院教师,并任院宣传部副部长。
现场气氛热烈。李小松谈到,刘珈彤大学时期便开始参加《滇池》笔会,对其人其诗,他都非常熟悉。今年初策划推出昆明女诗人青春诗卷时,从诸多竞争者中选择了刘珈彤的作品,除了看重其诗歌本身的写作能力,更看重她充满爱与美的写作初心,以及安静纯粹的写作状态。
邹昆凌在不吝赞美的同时,也提醒年轻一辈的写作者不可沾沾自喜,要多阅读、勤思考,尽量创作独树一帜的文字。半夏说:虽然自己写作小说和社科书籍,但很喜欢读诗,经常会让刘珈彤传诗给她阅读,在这样的交流间,两代人悄然构建了一种文字情谊。她喜欢刘珈彤诗歌的自然坦诚,以及其中悄然流露的灵性,祝福年轻的写作者发展得越来越好。
提到之前7年的媒体从业经历,刘珈彤曾所供职的《大观周刊》前任总编辑段毅说,刘珈彤非常热爱记者工作,工作中勤勉而敏锐,日常的相处中,温婉而乐观。

作为策划和主持人的温星归纳总结:两周前,我也是在这里,主持了中国当代最重要诗人之一于坚老师的40年诗歌精华选本的首发式和朗诵会。那么,刘珈彤的诗歌,跟于坚的诗歌,有没有关联?大家也许会说哪有啊?但我要说,有。任何一种写作,都不可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都有它一路走来的方向。“换句话说,年轻人的写作,一定都受到前辈们的影响和滋养,都是站在巨人的肩上”。
诗人刘珈彤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历程和心路历程。她谈到,自己出生于农村,成长和工作于城市,常带着原乡给予的单纯来审视都市生活,因此,其诗歌往往呈现一定的批判性;同时,也常站在都市生活的角度,去挖掘故土诗歌创作的美好,因此,笔下又往往呈现出一种干净与洗练。
分享中,她还谈到自己的旅行和记者生活是诗歌创作的主要源泉,许多充满神性的画面总能触发自己诗歌创作的欲望。这本《我只是路过》,涵盖了自己从创作初期至今的诗歌作品,也展现了自己一路走来的生活轨迹和写作状态。
随后,由刘珈彤所指导的大学生社团云南工商学院记者团为老师献上了鲜花,并深情“表白”,云南工商学院播音主持社的同学们,也带来了声情并茂的诗朗诵,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在互动环节,青年诗人费丹艺、楚小寒,嵩明的农民诗人胖子,残疾诗人归心以及四岁半的小女孩乔乔等,也纷纷上台朗诵。欢声笑语间,本次诗歌分享朗诵会落下了帷幕。
来源:云报客户端
记者:侯婷婷
责编:罗苴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