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辞鉴明…3
文/三木秉凤
不卑不亢 不忧不喜
每个生命的出世成长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追逐浮名虚利,而是通过修心养性升华我们灵魂的高度,锻炼自己忧喜超然宠辱不惊的能力。《论语》中孔子亦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厚德载物,一切富贵必须由厚德载之,方能天长地久,否则就是过往云烟。生命如潮,起落有序,恒心远物,淡然处之。《中庸》有言,“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不卑不亢,是故,把握人生的中庸之路,找准人生的中庸坐标,重中之重!君子有两样东西,不能轻易示下,一是眼泪之弹,二是双膝之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忧不喜,就能超然物外,内心充实,灵魂饱满,就会目光炯炯,眼睛中折射着体现着人的意志和精神,在感天恸地的大是大悲面前,真正男儿只有肩膀之承受,没有泪水发泄之丰!男人膝下有黄金,双膝体现着尊严和气势,只跪祖宗天地,不跪权贵财富。男女修养也许方向有别,但目的相同。古今婌贞女子,重德不重利,重贞不重饰,其华贵自内而生,其气质自内而发,其修养自内而示,其举止自内而雅,其德风表于言行,故而良女能旺三世,且家风代代久传。

人之诚明,往往先自明而后天下明,人之迷茫,实也先自迷而后天下迷。万物于我为工具,人类社会仅为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即使我们的生命都非常短暂,又何德何能去拥有天地万物呢?人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之后,行在其中,禄在其中,名在其中,德在其中,然后喜怒哀乐皆化作一汪平淡无奇之水,静在其中矣,宁静方能致远,淡泊方能明志,这需无住无执无恋天地间其中任何一物。理性,是为人处事之第一“人性”。因为人,在感性中迷失了灵魂方向之后,苦如丛生。生命的修练就是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悲欢离合走向不忧不喜,宠辱不惊…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有时候,我们会为了寻找一只迷失的羔羊,而放弃整个羊群… 有时候, 我们会为了品味一份嗜好,而放弃整个身心的康泰…有时候,我们会浪费大量时间,去结交一生中对我们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的匆匆过客…
生命中真正需要珍惜的缘分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生命中真正让我们珍惜的缘分,其实就在身边,父母,妻儿,属亲,老师,乡邻,益友。有人说,在离开这个世界时,那些埋葬我们的人,祭奠我们的人,冒着风寒雨雪去墓园坟头清理杂草的人,才是我们真正的千世缘分… 但,我们为这些缘份奉献过什么?传承过什么?才值得子孙贤辈如此尊重与厚爱。

不卑不亢,不喜不忧,智慧通达,超然物外,这就是生命的修练目标!喜悲只是我们心灵不平静的外现,人生磨炼的标向,就是平静淡祭,是非无辩,喜悲无显。生命中的相逢大多平凡如水,真正的智者凤毛麟角。若交一智人,生命将有方向;交一愚人,生命陷入迷茫:交一名小人,你将被其算计… 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平平淡淡才是真!落入平淡的生活,过些平静的日子,走过平凡的岁月,生命修养愈高,也许愈觉得孤独,甚至出现高处不胜寒之感,但即使孤鸿衔志高飞,也不会与麻雀同林,与草虫共鸣。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