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窗终生缘
……毕业三十年聚纪
文/三木秉凤

生命中有一种激动,叫半世一逢;生命中有一种缘份,叫同窗终生。1989年夏天,我们大学毕业离开校园,离开茂山,离开这块四年风雨同舟的教室,当时对于同学间的离别之情似无深刻的体验,更多是对未来新生活的梦想期待。然而转瞬之间,三十年风光如之匆匆而逝。今秋的某日,小明同学微信中偶尔说,毕业三十年大学同学要在曲阜相聚,闻之我心中蓦然涌现出一股激动,那些遥远的日子和那些遥远的人,以及模糊了故事影像又似乎清晰起来,从此有一种期盼常常从心底泛出,也许相逢是缘,期盼中相逢则是缘中上缘。

11月23日下午,四面八方的同学向曲阜奔来,这块文化圣地也是毕业三十年相聚之地。当大家走到一起,看到一张张曾经熟悉而今略带沧桑的面容,拥抱之后便是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昔日校园的风风雨雨与恩恩怨怨如今完全化作一片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深邃无尽的情感。今天的我们都已半百之上,昔时的风华正茂如今鬓角挂霜,孙老师热情洋溢的开场之白,似乎让我们重温校园旧事,那些遥远的岁月,那些遥远的同窗,那些遥远的故事,又让我们泪眼模糊。当地的学弟学妹们献上了蛋糕与鲜花,屏幕上滚动着三十年前的照片,阵阵的碰杯声与祝福声令这方聚会之厅欢歌笑语满堂充盈!人生少有的一次开怀畅饮,尽情放言,大感甚为快哉!醉意朦胧中走出酒店,曲阜的夜景光彩夺目,也许人生醉美的事情不过就是期盼相逢后留下的永恒记忆!举目天外,云辉波波,人生醉美也不过就是几次开怀畅饮,人生醉美的也不过是毕业三十年后的一言难尽……

有一种牵念叫依依不舍,有一样相逢叫流连忘返,有一声读你叫千遍不厌。半世风雨的磨励,许多同学已经白发渐染,但校园时代的性情与风韵依然清晰可见。这是一个昼夜交替的时刻,多少个日夜里,我们就为这次相聚而幻出无限遐想,四大美女竹子、兰子、芹子、艳子春雨靧容风彩依旧,性情依旧,韵丽依旧。不足四十人的一班同学,如今只有半数参会,有一种遗憾,更有一种毕业三十五周年以至四十年后的再聚期待。渐渐的我们都已老了,鬓角溢彩的霜花与半世沉淀的沧桑难以掩盖岁月的无情;渐渐的我们都已老了,步履的稳重与语言的深沉已经告诉大家成长的艰辛。生命本来就是这样简单,一次次离别,又一次次重逢,直到荒塚野松,与天地恒伴。生命本来就是这么明快,如日月星辰般明灭泛天,如游云流星般留下自己的轨线,一切人都在岁月静好中渐行渐近或是渐行渐远……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此时此境,我只能用这句话来形容内心世界的万情交集。也许真正的人生犹如这层夜色,它在黑白之间选择一个粗条定位,万般情皆逝,唯有同窗娇,我们尽情去体验一次人生醉美后的万姿翩翩,放浪形骸……累积了半世言语似乎一夜难尽,但这座圣城无声无息地就羞掩于夜色阑珊之中,明天一早,很多同学就要不辞而别匆匆离开,走向自己的历程,尘事沧桑迁变,谁也不清楚,期待下次聚首更圆满!
2019.11.24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