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榜样赋
洛水潺湲,熊耳绵延。中华文明,流长源远。贤人辈辈,堪称楷模;志士代代,是为典范。美名传扬,享誉民间;志书有载,累牍连篇。宣传好人善行,传播正能量;弘扬洛宁精神,选树洛宁榜样;推崇时代英模,倡导文明风尚。

2019洛宁榜样第三季度榜单(第七期)
1、王中福

王中福(曾用名:颜中福 颜华福):男,1923年10月生,长水镇长水村人。1947年,他参加人民解放军,194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陕西省军区白河县二区武装部、陕西省军区政工处工作。期间,赴河南省商丘陆军学校学习,后任兰州军区预九师连指导员。他是一个时代、一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战争年代,他出生入死为革命,冒着枪林弹雨冲锋在前;在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中,时时处处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
2、郭朝卿

郭朝卿:男,汉族,字茀达,号墨村,1957年生,洛宁县底张乡草庙岭村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洛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洛阳书法院副院长,洛阳理工学院书法研究所所长。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法展览并在全国书法大赛中获奖,被多家博物馆、纪念馆收藏及被碑刻等。出版有个人专集:《郭朝卿书法作品集》、《郭朝卿墨影》、《墨村诗稿》、《墨村文稿》、《墨村字稿》、《墨村画稿》等。其教学成果先后荣获河南省教育厅教科研成果一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河南省文化厅文艺创作群星奖、国家教育部“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教师奖。原中央文史馆馆长、前中国书协主席启功先生为其题字“眼到手到”。
3、贾鸽鸽

贾鸽鸽:女,汉族,年月生,赵村镇南头村农民。她的丈夫在新疆打零工,由于婆婆常年患病、家里孩子小致贫。2017年10月,南头村成立了艾草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员也承诺高价回收,政府还每亩补助500元。她拿出家里的近7亩坡地,加入了合作社,在田间地头辛勤耕作管理下,第一茬艾草顺利收割后每亩可收入500元,全年可收割三茬艾草。肩挑勤与善,幸福常相伴,2017年她们家顺利脱贫。如今,她们村艾草种植面积达600亩,南头村已经有28户贫困户依靠艾草脱贫致富,向着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新农村不断奋进。《洛阳晚报》报道了她们村发展艾草产业致富的事迹。
4、孙雪锋

孙雪锋:男,汉族,1975年1月生,洛宁县兴华镇初级中学教师。从教23年来一直坚持在毕业班一线任教,并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班风、学风优良,被评为县、市先进班集体。他教育教学基本功扎实,工作认真负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他先后获得2015年“洛宁县教学标兵”、2017年“洛阳市优秀教师”、2019年“洛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019年“河南省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5、张建民

张建民:男,汉族,1960年6月生,罗岭乡路沟村农民。2003年开始,十多年来,他通过种植核桃,盖了房、买了车,成为全村种植致富的技术带头人。为提高核桃树的产量和质量,他先后到湖北、四川、陕西等地参加技术培训,向全国专家学习,逐渐成为村里核桃种植专家,定期到田间地头给种植户培训技术。2016年,他成立公司,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带动31户贫困户113人种植有机核桃光荣脱贫。目前已有120多户参与其中,全村发展核桃2800亩,依托全国经销商进村采购、电商直播销售等,该村年创收近百万元。《东方今报》报道了他发展核桃产业致富的事迹。
6、程光志

程光志:男,汉族,1983年12月生,东宋镇牛庄村农民。2011年因车祸,造成他一级残疾,2016年被评定为贫困户,现在东宋镇官西村湖羊养殖基地工作,每天主要负责湖羊的喂食、羊圈清理等工作。他不怕脏、不怕累,起早贪黑按照培训要求规范养殖,除托管代养湖羊的收入之外,每个月他还能领取2000元的固定工资,额外还有绩效工资,在他的努力下,全家人2018年顺利脱贫。《洛阳日报》报道了他在湖羊养殖基地脱贫致富的事迹。
7、彭雪萍

彭雪萍:女,汉族,1971年11月生,底张乡西磨头村农民。曾经她也是贫困户,家中丈夫因脑梗后遗症导致行动不便,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她克服重重困难,在乡政府和亲朋支持下筹资70万元建起一座大型电子加工厂,2015年她不仅自己脱贫,还带动西磨头村贫困人口到电子厂务工,每个月能稳定增收1200元左右。附近六七个村的村民都到她这里上班,还有的村民把材料带到家里做,现在工厂不仅加工电视和电脑里的屏线,还能做USB数据线等。《洛阳晚报》报道了她引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事迹。
8、刘改苗

刘改苗:女,汉族,1976年8月生,罗岭乡讲理村农民。她的家里人口多、开销大,曾因为照看孩子琐事,婆婆赌气后住到闺女家多年。2016年5月,讲理村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定期请道德模范和大学教授讲师等为村民们讲授传统礼仪和孝道文化。受榜样人物的影响,她主动到县城向婆婆承认错误,并接老人回家过年。她腾出最好的屋子,买来了电热毯、电暖器,铺上新被褥,夜间多次为婆婆掖被子等,悉心照料老人起居生活,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春节。2018年,在讲理村首届“五好家庭好媳妇”表彰活动中,她上台领取了“好媳妇”奖牌,她能知错就改,孝敬老人的事迹受到乡邻们交口称赞。《洛阳晚报》也报道了她孝道的事迹。
9、黄应安

黄应安:男,汉族,1952年5月生,赵村镇南丰村农民。他高中毕业后,就开始种植苹果,至今已40多年。2014年,他被村里认定为贫困户,在村委协助下,他承包村里10亩老苹果园,还流转土地40亩开始规模化种植苹果、沙梨、艾草。他通过嫁接转换成黄香蕉、华硕等新品种,让老树结出了新果。2014年,他培育出单果重640克的大苹果,获得上戈苹果节“苹果冠军”,乡亲们称他为洛宁“苹果王”。当年,他苹果亩均收入1800元以上,全家增收近2万元,实现了光荣脱贫。富而思进,他农忙时雇佣周边贫困户到果园务工,还免费指导村民种植苹果技术。《洛阳晚报》报道了他带领贫困户共同致富的事迹。
10、杨朝晖

杨朝晖:男,汉族,底张乡古村人。他从5岁开始,就推着双腿残疾的姐姐杨柳上学,从小学、初中到高中,15年的上学路,他挑起了推姐姐上下学的重担,十余年风雨无阻地陪在姐姐身边。他用轮椅推双腿残疾的姐姐上学13年,从小学、初中到高中,走过的路程相当于二万五千里长征。《洛阳晚报》等媒体报道了他们姐弟情深的感人事迹。他先后获得第二届河南省美德少年、第二届洛阳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文明河南在洛宁)
这些榜样人物,有您认识的吗?谁是您心目中的榜样?请为他们点赞、寄语留言和转发分享,表达您对候选人的敬意和赞扬。我们将根据候选人获“赞”数量,推出“洛宁榜样”2019年第三季度人物榜。
注:
1、洛宁榜样只点赞,不投票;洛宁榜样统计点赞数以“文明河南在洛宁”公众号为准。
2、如果您身边有榜样人物线索,请及时报送材料或者与县文明办联系;推荐方式:单位推荐、媒体推荐、榜样自荐。
联系电话:66262233
地址:洛宁县委一楼103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