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丝436】寻觅·檐铃/文 陈金茂陈金茂
《 寻 觅 》
曾将它遗失
又踅回来寻觅
沿着长满青苔的小石桥
我走向往昔的回忆
最难忘那一根小青竹
是我们美丽的座骑
穿过簌簌松声
驮着花和叶的欢愉
如今叶从高高的树梢
飘落下来,而花呢
那一朵欲放未放的蓓蕾
在哪根枝头结出
红红的果实
——是真的么
最易失落的也最难捡拾
胸间压出我的叹息
却被林间的小画眉 衔去
《 檐 铃 》
一层薄薄的金粉
早已被岁月剥落
蛛网也无力
补缀泥墙的残破
只有檐下的铃铛
像母亲风干的思念
依然执著地
悬挂在故乡的眼角
假如你是回归的风
就会听见
那一声声
深沉而喑哑的诉说
于是,窒息了的心井
会重新溅起浪波
一滴滴地滋润着
已经失色的记忆花朵
点评
【诗人李贤松评析《寻觅·檐铃》】[玫瑰][玫瑰][玫瑰]
陈金茂老师的诗,有一种乡间的清新和质朴,语言美得就像一弯小桥,让我拾起遗失的梦。从《寻觅》中,诗人是注意情感的发挥,把读者引入往昔的回忆之中,从“小青竹”到“林间”,从“松声的欢快”到“结出的果实”,他是一个乡愁式的注重意境优美的诗人,以“长满青苔”的传统文化来一脉相承,以“叹息”被“小画眉衔去”的透气,彰显出一种温润如玉的亲近感。但对一些浸泡城市长大和脱离现实的诗人来说,其更深层次的隐喻与表达是一种缺失仍至一种遗憾。而《寻觅》以现代手法融合了传统意蕴,更显得独特别致。让我在乡村既熟悉而又陌生之间,既无限而又有限之间,看到了生命的深邃和灵魂的叠加。诗人用简单的词句,构勒出无数个碎片在我的脑海里碰接,重组出新的世界——我无数的回忆碎片。
李贤松
读者留言
转网友 白水 留言:营养丰富的“早餐”,大洋彼岸送来的外卖,定时出现在眼前。煎炒烹炸的文字,如此香甜。却只能用恭敬买单。???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即删除
【纽约My诗刊】

月印无心佛教文化编委会名单
佛教总顾问
照圆(智华)老上师
文化总顾问
傅天琳女士
法律顾问
徐延爽律师(女)
文化顾问
任立
大卫
周占林
冬箫
谢海衡
冰花女士
王立世
张富英
李成虎
宋彩霞女士
昳岚(张华)女士
金铃子(蒋信琳)女士
梅依然女士
路军锋
白恩杰
文殊
刘志成
王平华女士
石天
大枪
王永纯
名誉总编辑
子磊
高彩梅女士
罗晓红女士
郭卿女士
原野
田诗范
总 编辑
释圣静
执行总编
琚 雪女士
常务副总编
郭淑萍女士
副 总 编
沙从兵
名誉主编
德肋撒.李女士
付海平女士
主 编
释海净尼师
杨琀
常务副主编
石头汤女士
副 主 编
张新锐, 向思治,
国际交流部
主任:王磊( 宛城卧龙)
副主任:邹中海,陈金茂
音频(视频)音乐诵读传播部
主任:白恩杰(顾问兼主任)
副主任:徐一川女士
主播:梧桐(邱俊贤)女士
主播:崇善女士
责任编辑:柴义叶女士(一念花开)
简介
释圣静:俗名叶小兵。1971年生,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总编辑。已出版诗集《月印无心》《乐道》。
曾在上照下圆恩师座下修习礼法;曾礼山西省长治市郊区同兴寺住持上觉下空为授业恩师;在山西太原崇善寺住持上法下海恩师座下剃度出家。

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
由月印无心QQ空间、月印无心直播间,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微博,月印无心微信公众号,以及月印无心佛教文化诗社,《妙笔生花文化网一一月印无心佛教文化专栏》,都市头条‘太原头条.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共同组成。 作为《作家报》《长河诗歌》,《天涯诗刊》的编辑巜追梦》杂志主编和大家文学网管理员的圣静师父,有向《作家报》《长河诗歌》巜追梦》杂志等合同作单位组稿和初审稿件,以及向《天涯诗刊》等刊物与网选发刊用文学作品的职责和义务!(无稿费,投稿视作同意使用)。
版权声明:本平台的图片和音频,以及视频等,除了注明作者名称的外,其它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作者文责自负,与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无关!
温馨提示:本平台及释圣静所推荐的所有平台,为佛教文化或者文化公益平台。(本平合作单位有:《作家报》《天涯诗刊》杂志社,《长河诗歌》杂志社,《追梦》杂志,大家文学网,等均无稿费!凡投稿者视为同意本规则!
转载请注明来源: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及作者!报刊杂志(选集)等选用,请联系作者和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违反上述声明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总编联系QQ邮箱:2649203026@qq.com
微信号:q18100347582
微信新号:q13389616903
QQ:2649203026
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6823737399
中国诗歌网主页地址:http://www.zgshige.com/c/2017-08-07/3981659.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