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梅文学苑



螃 蟹
图片网络/泽林由之
春雨潇潇,山雾濛濛。山野杜鹃声声,小溪流水叮咚,农夫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执荆条,执犁驾耙,挥舞着手中的鞭子,吆喝着耕牛在水田里来回翻动泥土,时而弯下腰去拾捡那螃蟹、水亮虫、桃花虫收藏在慢慢向上卷起的裤脚里,收集得多了再放进事先准备好的袋子里。等到下午完工后带回家中,放到盆子里清洗干净,然后在锅子里用油炒熟,蟹壳红光油亮,香喷喷的很是诱人,再酌上一杯“包谷烧”喝得吱吱作响,吃得津津有味,解乏而又惬意!《世说新语·任诞篇》记载毕卓“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我记得家叔说过:“一日三餐能吃饱,有点荤素可下饭,晚餐二两包谷烧,那就是心满意足的生活了!”这就是一个老农夫的心愿和知足者常乐的心态,让我很是羡慕他的平常之心。
螃蟹,在故乡的水田里、小溪中只要有水的地方就会有螃蟹。家乡有一条五里长的小溪,从村里的石桥下沿溪而上,溪里长满了经年常绿的苍蓬草、鱼串子、野香菜等,溪两边是丘丘片片的稻田。溪里的小水潭放有用翠柏叶扎成的柏叶把,柏叶芳香,虾米纷纷栖息在柏叶之上,那是捞虾人专门用来引诱虾子的,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处水潭几把柏叶,水潭里有鲶鱼、鲤鱼、刺鱼、鳜鱼、鲫鱼、羊角鱼、桃花鱼、白条鱼等等。那条小溪是我们一帮同龄伙伴常去的地方,用茶枯、药草毒鱼;用被套、床单围鱼,闹得山响应水,玩得小溪沸腾。玩累了,浴冷了,就坐在石头上晒太阳,悄悄地观望在水里游来游去的鱼儿,特别是那喧嚣过后的安静,螃蟹从水中的石洞或石缝里慢慢地爬出来,警惕的张开它那小米粒般的眼睛,从眼槽里探究出来,扬起两把带齿的硬夹叉,那是螃蟹战斗的武器,多只细小的蟹脚支撑着微倾的褐色的仿佛沉重得难以承载的蟹壳蠢蠢欲动,封闭着的蟹嘴时儿吐出些许细小的气泡,艰难而又张牙舞爪地横行着走动,在那小溪里它俨然就是水族中的王者,唯我独尊。如果有捞虾捕鱼者想要逮住它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它会迅速藏在水中的石洞、石缝里去,当你伸手进去抓捕它的时候,它那带齿的夹子会夹得你很是疼痛,当你拔出手时螃蟹也随着带了出来,它还是将你的手指紧紧夹着不放,小一点的伙伴痛的哎呀呀直叫喊,叫喊过后随之又忘掉了眼前发生的一切,继续着干。
螃蟹是一道很鲜美的菜肴,从平民到皇帝都吃过螃蟹,国人吃螃蟹的历史也很悠久!大文学家鲁迅先生说过:“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 那么,第一个吃螃蟹的是大禹南下治水的壮士巴解,他是天下第一食蟹人。螃蟹,成就了敢为天下先的人!唐彦谦的《蟹》诗写到“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 既描写了螃蟹的味美,又告诫每个世间的人不要学那无肠公子,做那无心肠之事不要横行霸道,要与人为善、以德为邻。

背景音乐:纯音乐-《静心》(古筝)

作者简介:
泽林由之(岁寒三友)湖南湘西州人。平生喜爱诗词、散文,多年初心不改,笔耕不辍。闲散之余著有《走过岁月》、《乡韵》、《微信云中来》出版有《心灵之约》诗词、散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