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音乐:《知青的岁月总也忘不了》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春芳,女,汉族,66年初中毕业。于1970年下乡,74年病退回城,77年兵工厂工作,一直进行文学,散文创作,经常投稿于全国兵工报,现代工人报,都市周未报,晨报,厂报。喜散文,古诗,现代诗。



夜雨秋思
文/春芳
那是一九七一年的深秋,是个难忘的秋天!在那个秋天里,我认识了永红大哥和雪梅姐。认识永红大哥是在杭州开往上海的列车上,认识雪梅姐是在这张两人温馨的合照里。

那天,我未婚夫老三送我上了杭州开往上海的列车,老三一直紧紧拉住我的双手,不肯松开,列车缓缓启动了,他还站在车厢门口,不忍离去。列车员说:"小伙子,你快下车吧,等会儿你下不了车啦!"
老三跳下列车,跟着出站的列车跑了好长一段路,直到我看不见他了,我才坐到左边的车窗口,伤心的泪水湿透了我的手娟。
那时,大哥你就坐在我对面,望了望我,劝我说:"小妹,是你的爱人吧,别伤心,你们那么年轻,分别是暂时的,人生难免要经历生离死别之苦的考验。"
后来,闲聊中,你知道我是知识青年后,特别关心我,给我讲了你送唯一的妹妹下乡之后,心里难过了很久。还告诉我,自己的妹妹远赴山区,很难见面。你介绍自己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和爱人一起分配到蒙古草原。这次因为公事出差,顺便去看看在常州的岳父母,购买一些南方的陶瓷盆罐回去,因为雪梅姐是南方人,很喜欢家乡的陶瓷盆罐。
到了上海以后,我要去转成都的列车,你邀我同行,因为你要去的苏州,常州,南京,是我必经之路,我也想去看看美丽而闻名天下的苏州和六朝古都的南京,欣然同意了。

因为我们都是同一个时代的年轻人,而且也都爱好文学,交流起来,很是舒心。特别是你听我讲了我与老三相识相知相爱的故事后,非常感动,还亲自给老三写了一封信,叫老三放心,因为看我一年轻姑娘,独自一人坐那么远的火车,而且心情不太好,想陪我走一程,顺便让我看一看江南水乡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并承诺会一直把我送到南京站。
你那北方汉子的耿直,豪爽,善良,很是让我感激,敬佩。如今,我和丈夫还时常讲起接受过你帮助的往事,真的谢谢李大哥当年对我旅途的帮助和照顾,几十年了,我们俩对你,仍然是永怀感恩之心。

我那时年轻,把世间的一切都看得很美好,对人从不设防线,不过,我这人运气特别好,在外面,真还没遇到过坏人。当时,我特别信任和依赖你这个萍水相逢的老大哥。
在杭州,我未婚夫给我买了一军用书包的糕点,我不好意思老是吃你买的东西,拿出点心让你吃,你坚决不接受,说小伙子那么爱你,给你买这么多杭州点心,你拿回乡下去,可以让你的知青伙伴尝尝江南水乡的饮食风味,苏杭二州的点心做得很精细很可口哟!
记得你还送了我5块肥皂,那时买这些东西都是要凭票证的,你说你妹妹总是让回北京探亲的知青给她捎肥皂去,知道我在乡下肯定很需要,真的让我好感动。
那时我心情不好,想到同去的伙伴,有好几个的父亲或母亲,都在办理病退手续,让下乡的子女回城顶替他们的工作,而自己因继母抱养了一个小弟弟,也无法享受独子返城的优惠政策。而且我和夫婚夫是异地恋,除了书信往来,见一次面也很困难,第一次见面,巳是五年重逢。后来,为了见面,我俩把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金子",都送给铁路局了。
在游览上海外滩,苏州寒山寺,虎丘剑池,南京中山陵,玄武湖时,我也常常是郁闷不欢,不为美景所动,常常陷入沉思的状态。你见了,便找我聊天,讲一些风景地区的传说。记得在寒山寺,你给我出了一道题,很有意思。你买了两只酥梨,指着金黄色的梨子说,这黄色的梨皮是"三国演义"一个武将的名字,这里面的梨肉是我国古代一个大诗人的名字,梨中间的籽是我国古代一大清官的名字,你让我猜猜。

我边吃梨边想,边用笔写下;黄盖(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三国演义里的这段故事成就了中国人爱引用的一句歇后语。)里白(李白,唐代大诗人,他的诗豪放,让我有多喜欢。)包公(宋朝清官,有人叫他包黑子。)合起来,便是黄盖,李白,包黑子,我边说边问你对不对。你夸我们南方人聪明,我猜对了,心里也很高兴。
那两天,时间虽然紧,可和你一起探讨了不少问题,从文化大革命到上山下乡,从江南四大才子到杨州八怪,从郑板桥的咏竹说到人意志的坚强。多年以后,回忆当时的情景,依然感概不巳。
记得你因在南京有事要办,我们就在南京作别。上车后,我发现我知青屋的钥匙不见了,可能是临去火车站时,在玄武湖旁剪指甲给弄丢了,我趴在车窗口说:"李大哥,我的钥匙掉在玄武湖旁了,你明天有空去看看,可以吗?"因为那时天快要黑了。我乘坐的火车也要开了,只有麻烦你了。

回到乡下没几天,生产队长就从公社给我带回了你从蒙古寄来的挂号信,那里面装着我知青屋的钥匙。
至今仍能背下李大哥写给我的那段话;"春芳小妹,钥匙找到了,真掉在美丽的玄武湖旁,找到它时,巳是清晨,那钥匙上挂滿了晶莹的露珠,让我觉得那仿佛是知青妹妹的泪珠。”
希望小妹在在农村,要好好锻炼,不要怕晒黑了皮肤,要和贫下中农打成一遍,表现得勇敢坚强一些,争取早日调出来,和小陆团聚。"
你说的话和我丈夫的亲二哥说的话一样,都是鼓励我,让我在农村勇敢地劳动和生活。你还告诉我,你的妹妹巳回到城市工作了,我也为你妹妹回城市工作而高兴。那封信,我保存了很久,后来搬了好几次家,就和许多信件一起弄丟了。可是萍水相逢的李大哥对我的帮助和鼓励,却让我铭记终生。

一九七六年一个早春的上午,我正在上班,领导说有个朋友来看我,我和丈夫跑到厂门口一看,是五年没见面的李大哥,你和韓科长到重庆出差,顺便来看望我们一家人。
我们一家人看到你们都好开心,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那时条件不太好,你们本可住旅馆,但为了畅谈,在我们简陋的房间住了一晚,我一岁多的女儿被你高高地举过了头,陋室里溢出了朗朗的笑声。那晚,我亲手做了一个泡椒鲫鱼,你和韓科长赞不绝口。我和丈夫有了自己温馨的家,有我们两人相亲相爱,同心协力的奋斗,也有好多亲人朋友的帮助。丈夫的老邻居,凤花姨娘和杨叔叔費了多少劲,才把我丈夫调到重庆。
杭州真的很美,可我丈夫说,有我在的地方,就是最美的城市,他巳深深爱上了重庆,他的第二个故乡。
李大哥,说真心话,重庆真的越来越美,有机会,欢迎你和雪梅姐,韓科长来美丽的山城旅游,你别去全世界走过,直接来重庆找我们,你们会恋上重庆,不想归去。

李大哥,我们巳有四十二年未见面了,岁月沧桑,我们都老了,人生苦短,可是记忆不会老,情意不会短,你们的乖儿子大鹏巳四十多岁了,孙辈也很大了吧?我外孙女儿学中医,已是大三了,我们一家人很幸福。

只是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一家人便会讲起我与你相识的故事。脑际里常常萦绕一位台湾作家的话:"人的善心善行,哪怕小如芥子,隐微不显,但永不磨灭。"
我这一生活得普通,但我时刻告诉自己,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别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因为,是你和许多好人用行动告诉我,当我们都去播种阳光的时候,人间便会洒满春光,开滿鲜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