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召暖诗词选辑
一 秋吟
霜侵雁过韵谁寻,山绕寒烟更觉深。
幸得篱边花正发,酒酣循对白翁吟。
二 立冬
寒山霜透花芳损,白日寥寥散淡心。
莫道世间无瑞气,待迎飞雪送梅吟。
三
白日宇茫茫,雁兵呈一行。
唳声惊九颢,霜落满秋伤。
四 秋日柿树
门前柿树小桥东,岁岁霜天岁岁丰。
送别几番鸣雁去,迎来数载戏禽充。
桠中采摘欢顽子,枝下兜装乐老翁。
今已园荒亲不在,萧萧风曳独飘红。
五 咏桂
万点星花簇簇黄,娇羞含笑叶中藏。
春芳皆比其光艳,谁者胜它一缕香?
六 秋日杂咏
凝露残荷浅写愁,落英流水恨难休。
南飞鸿雁无留意,孤影蟾光倍思秋。
七 秋分
一夜均分季,乾坤竞胜春。
天披蓝彩缎,地着绿花巾。
山脊莺栖桂,乡家谷运屯。
风调光景好,雨顺惠黎民。
八 秋雨
暮雨携风急,阶檐相避留。
残花水帘掩,浮叶脚边游。
今且寻工去,曾于囊袋羞。
木凋人亦老,谁解九秋愁。
九 中秋节
沥沥团圆夜,泠泠隐月宫。
西风扑窗牖,细雨湿襟绒。
儿昨戍边去,娘今望眼空。
蟾光何处了?移落在江中。
十 秋荷
西风瑟雨摧花去,白露无情泪湿妆。
切莫寻春相忘却,另般丰佚送君香。
十一 竹
画花画草难描骨,一干冲天剪寸空。
欲问芳心何处在,东山坡下拜苏翁。
十二 梅
瑶宫仙子下凡尘,欲觅俊贤结缔姻。
墙角雪冰遮靓艳,待须识者献真身。
十三 菊
沐雨经风再煮霜,风情万种着霓裳。
虽然只为东篱醉,谁奈留传万古香?
十四 月季花
年年月月动芬芳,不学玫瑰媚玉郎。
何羡牡丹片时贵,心香一瓣自成皇。
十五 处暑
一场秋雨一场凉,风佩摇枝叶抖惶。
百种柔情谁与诉,千般眷恋怎能藏。
斜晖落水溅将碎,白雾绕山迷又茫。
溪畔蒹葭人已去,声声雁叫断柔肠。
十六 秋晨
凄凄夜雨送微凉,露下寒萤意仿徨。
晨雁鸣天蝉欲去,金风促菊藕先伤。
牖传瑟瑟琴声断,庭落萧萧桐叶黄。
老妪愚痴还疾痛,枯肠搜尽韵无行。
十七
贺清溪诗社成立两周年
古道续三唐,吟哦响四方。
北来南往客,齐聚乐诗乡。
十八 夏日
头顶炎阳刺眼芒,餐时一晌晒枯肠。
空调拂汝尝瓜果,夹袄披吾煮大姜。
怎道内心流泪尽,犹知挚友赠书忙。
抬眸忽见嫦娥笑,琼露滋滋润泽香。
十九 石榴
褪尽红颜生百籽,风吹雨打笑盈盈。
迎将馥桂圆时月,不负如来不负卿。
二十 咏蝉
孤居三五载,无语苦修禅。
静待熏风日,高歌暑雨天。
虽知三宿促,却笑一生巅。
自古风骚客,留传几许篇?
二十一 夏雨
师徒雅聚香茶室,载韵飞歌上阆台。
谁道天公闻欲醉,携雷带雨赴筵来。
二十二 临江仙.七夕
夏尽秋临逢七夕,偷偷回忆当年。
花前月下两缠绵。
面羞生笑晕,双影共婵娟。
二十余年如一梦,几多风雨同肩。
酒浓堪比那从前,
重霜染鬓角,醉眼更相怜。
二十三 中秋
中秋盈明月,灯彩映厅堂。
金樽相对,家家窗外醉秋棠。
月饼酥饴芬馥,我却不能闲定,
怎小顾轻尝。
子将从军去,碌碌点行装。
甘露凝,黄菊笑,桂飘香。
宵晨风爽,旗帜飒飒正飘扬。
万丈碧空浩气,千里好男卫国,
儿啊莫思娘!
再到团圆日,千里共倾觞。
二十四 清平乐
年华已老,风雨知多少。
岁月峥嵘何时了,欲觅莲心禅照。
古道韵扫红尘,风携轻舞白云。
欣慕清溪半载,却仍岸外痴人。
二十五 菩萨蛮 石榴
娇莺枝上声声叫,榴花抱籽微微笑。
颜尽韵香情,笙歌一曲呈,
酷阳映灵魄,暴雨弹琴瑟,
待到沐秋风,满膛丰又红。
二十六 入伏
小暑前行伏日跟,骄阳一谷醉乾坤。
吴牛喘月藏无处,远向清溪寄咏魂。
作者简介:
李召暖,青岛西海岸新区人,企业退休职工,东夷诗社会员,清溪诗社会员,六汪文联会员,作品发表多家网络平台。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