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老柿树
老家沟崖柿树奇,
仙质玲珑裹蝉翼。
自有记忆五岁始,
至今年年柿压枝。
——
风吹霜打果成熟,
啖之无核嘖啧吸。
恰如橘子生淮南,
移到淮北便为枳。
注:1.我家柿树技繁叶茂,年年个大果稠,且无核,有十数人稼接,长在任何地方都变异,有核,故我称奇,因树太高大,五十岁后再没去摘过,任其自生自灭了。
2.我家柿子不是吃的,而是把柿疙袋(树与柿子连接处)一拽,用口一吸,柿汁便干干净净,又顶渴,又耐饥,在瓜菜代粮的年代是我们家的救命树,故至今记忆犹新,念念不忘。回想起来就像昨天。

(二)漫忆昔时的我
年逾花甲一闲人,
也斗地主也划枚。
昔时舞池慢三步,
常串酒场醉不归。
——
退休顿首思已过,
重拾诗句觅佳音。
时光易逝夕阳浅,
清茶浊酒笑红尘。

(三)回乡务农记忆
毕业重回北寨坡,
十七末过一初哥。
农忙晋升全劳力,
割麦打垛汗成河。
——
下雨戴笠牧黄牛,
雾里脚绊踩泥多。
夜静常闻狼皞起,
钻被蒙头身哆嗦。
注:全劳力,每天十个工分就是全劳力,半劳力每天5,8,9分不等,全年决算每个工不超过一角钱。

(四)忆父母
天下父母情最真,
大爱无疆恩泽深。
生我娘亲四十整,
养儿爹娘操碎心。
——
已有俩姐门前站,
老年得子父母慰。
棒在手里怕摔着,
常搂娇儿裹大襟。
——
比着桌子盼儿长,
望子成龙求学问。
节衣缩食尽我用,
泪血溶入子女身。
——
心力交瘁体受损,
英年早逝驾鹤飞。
父母同年赴黄泉,
丁男思亲空哭坟。
——
子欲养时亲不待,
来生再报父母恩。
今劝子孙行孝早,
莫待亲逝空垂泪。
注:裹大襟,五十年代农村妇女都穿大襟布衫,一面很长。

作者简介:卫明新,微信名:平仄,河南洛宁县人,退休公务员,一名普通的诗词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