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曦聊斋】之[关于灵感和感动]
作者/亢乃坚
灵 感 说
灵知感性,性感觉知,知性达境,境显心灵。故,知性者,灵感也。
灵动于天性,感观穿越,玄黄宙宇,瞬间同频;灵动于地性,感怀掠景,通达古今,即刻成吟;灵动于人性,感觉交媾,陶冶情操,知行由心。
是故,慧根显于性,则精通三藏经律论;知识达于境,则融合三才天地人;德威立于仁,则役使三光日月星;道业成于行,则勤修三学戒定慧。如是体解三宗儒释道者,便可灵感通变,随遇而安、随缘而立,随性情滔滔而歌。
灵感一念,于时光隧道徘徊。捡拾记忆残骸,且以文字之方便,记录无量劫中的生命痕迹,以酬知音、以飨善友、以示愚氓。是故,知性于唯识,则灵感通兑,中外古今,四维上下,无不相应。
灵感于交际,知行同频,则共鸣、则友善、则神通、则默契,则一见如故。
灵感于日常,条理统筹,则轻松有序、则亲情永远、则通融邻里。
灵感路经,飘飘渺渺,宛如倾听花开的声音,似有似无,迂回于心。
灵感划痕,于时间、于空间,如同泉水潺潺,点石穿孔,归流江河,入海激浪。
行文于此,悟者慧通。灵其性,则感应道交;知其心,则彻悟禅明。是故,悟性乃后天学识之积累。而灵感悟性之有机契合于某一时空,则可采集天地日月之精华,作文、吟诗、书画,乃至灵魂成品,流世芬芳。
品《灵感说》雅评
文\孙述考
2019.7.4日5时57分一6时23分作
今朝读亢季一兄《灵感说》一文,反复吟咏,若幽泉绕石,妙云出岫,千姿百态,韵味无穷。季一兄将灵感之称谓,循而注释,乃归于“性”。此性又分“天、地、人”三性。此为高见也。自古迄今,唯亢兄卓识,将性归为源于“三才”,非有通“四维”者,不能悟其高;然“三才”又源于“慧根”,即智慧之来源。然亢兄认为“慧根”又源于对儒释道之修为,非通三宗不能灵变,非灵变巧化,不能滔滔不止。
亢兄又谓,灵感这一念,是于时光隧道之穿越,是对心灵痕迹之造访,是对记忆残骸之重拾。正所谓,往返于无量劫之幽途,于三性之频频交触,微光而立现,性门而顿开。
亢兄继而又详释灵感之路径。与人与神之交际。与同道者心灵之共鸣,与神之通会感应。而且,灵感如故,似曾相识。似今又古,似古若今,今古不辨,亲而不疏。
亢兄,既有文豪之识,又有诗人之才。故又曰,灵感宛若听花细开,又若泉音归海。听花闻泉,诗境如画。然文人诗人逮之一瞬,奉之于神明,视之于圭皋。以此灵感之机,如循水入洞,突然至桃花源内之感。
亢兄于文末归结曰,灵感乃彻悟禅明之故。禅,乃佛也;明,乃神明也。又归于后天学识之积。总结曰,灵感乃先天后天之契合于一机,集天地人三才之慧识,汇日月星三宝之精华。乃无论吟诗作画,皆能顿成佳品,流芳百世。
今日读亢兄《灵感说》,有感于斯文,缀而成篇,不知能否彻悟亢兄之原意。
读者感知-----杨凤杰
灵感是人们思维过程中认识飞跃的心理现象,是一种新的思路突然闪现。简而言之,灵感就是人们大脑中产生的新想法。灵感需要一定的氛围熏陶,与作者渊博知识的积累、心境和生活阅历有关。
从林徽因女士的《灵感》到余光中先生的《灵感》,再到师兄的《灵感说》,让世间灵感的神韵和魅力得到的深化和升华梯次递增!尽管灵感是一种抽象的心理反映,而拆解师兄的《灵感说》来看,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意旨,寄托了无限的遐思, 暗示着深刻的哲理。《灵感说》作者主观之意与客观现象构成了丰富形象的物化,将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描绘得惟妙惟肖,叹为观止,仰慕至极!作者如此自信,何须灵感帮忙!师兄的《灵感说》,却勾起读者对灵感的探知:
灵感是风,我是风中飘动的彩霞;
灵感是雨,我是雨中摇曳的风铃;
灵感是歌,我是歌中美妙的旋律;
灵感是琴,我是琴中舞动的音符。
感 动 说
感动,感应互动之简述。于父精母血之相融、于吮吸母乳之惬意、于爱与被爱之交欢,于母体中胎动、于入世间哭啼、于牵挂中忘我。
感动,应心酬缘之绪论。于家庭、于社交、于友邦,事亲睦邻于日常、随缘方便于信仰、持之以恒于知行。
感动,心性变现之总则。施德受恩者是、慈注心仪者是、宽严兼济者是、怀柔普惠者是,彼此相悦者是、贫富相携者是、恒变相惜者是、慧命相续者是。
然于世间,谁知感动之浪漫、谁解感动之超然、谁受感动之安逸、谁惜感动之缘显,谁酬感动之祥瑞、谁觉感动之明禅、谁应感动之心念、谁察感动之撼天。
悟者,推窗听雨,风吹花开。仰止参天大树,感慨出类拔萃于娑婆,让感动演奏岁月与生命的和声。听流水潺潺,看蝶舞花间。
迷者,肤浅于市井,惯于尔虞我诈,坐井观天,主观逻辑,心染尘垢,看似“动感”而实无灵动。
是故,感动于不畏不怖的金刚般若里,以法施积累福德资粮;感动于不忧不喜的菩提道业中,以戒守浇筑华果莲香。感动于不增不减的清净自性里,以本真点亮黎明曙光;感动于不生不灭的涅盘觉境中,以慧命圆融梵天莲邦。
感动于周遭:同频共振听莲音,合德参察入禅心。
感动于解证:亲疏劫缘因果现,知行觉道福慧临。
感动于看破:情堕轮回空余恨,浮生迭宕业海深。
感动于敬畏:性显乖张损阴德,市井风流断慧根。
是故,感动于感恩中变现……
【作者简介】
伏曦斋主,曾用名:亢国顺,蒙古族人。
[世界文学艺术界】特邀作家。
作家前线签约作家。
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笔名:伏燨、伏曦。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得到星云大师力荐,在台湾和香港多家报刊开辟有专栏。
著有诗集、散文诗集。
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法学会法学专家。
做人主张:德不配位,不与为谋。
作文主张:诗言有志,唯心品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