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难得去上一节瑜伽课,年轻的女老师是新来不久的陌生面孔,我们先是礼节性地打了声招呼,后来因为宽敞的教室里只有我们俩的缘故,课前的几分钟里我们又闲散地聊了几句,重点是我提到自己的背脊一直很酸胀,肩颈僵硬,大概体内的毒素太多了。怎么样才可以真正地达到开肩的效果,让我身体轻盈、柔软、舒适呢?这是我选择偶尔来运动一下的初衷。
6:30,上课的时间到了,仍然只有我们俩儿。老师尴尬地说:“看来今天我要给你上私教课了。”我开心地回应着:“太好了,这真是我的荣幸。”在我的记忆中,上过的为数不多的几节瑜伽课,每次最少也有四五个学员,就连培训机构的瑜伽老师也莫名其妙地换过两个了,而我总是其中最“笨手笨脚”,动作难以到位的一个。为着身体健康而来,动作学得慢一点也没什么,身体条件和运动基础不同嘛,这一点我想得很透彻。难道是冬意袭来,偷懒的人也多了起来?昨晚的瑜伽课堂竟然真的只要我这么一个学员。
一对一的瑜伽课要怎么上呢?我把瑜伽垫调来调去,找到一个既适合看老师的动作又能观察到镜中的自己,并且不直接在空调下吹风的位置。老师说:“今天我就根据你的肩颈问题给你开开小灶。”我满怀着期待。作为学瑜伽的菜鸟,一招一式的名称我不熟悉也记不住,唯有根据老师的讲解一步步地模仿。让我的肩颈如何打开是练习的重点,老师先是让我的胳膊、腿都活动开来,她先是坐在自己的瑜伽垫上示范,后来索性站在我的身边手把手地指导我。当老师的手根据我的承受能力一点点施压的时候,有些之前就在课堂上学过的动作再做起来竟然没有那么困难,老师也不时地给我点鼓励:“真棒”、“你可以做到的”、“下一次来肯定更好了”……当我的左右手穿过一侧肩膀可以在后背处相碰甚至可以握到两三根手指的时候,我忍不住惊呼:“哎呀,老师,你太厉害了,我这两只手之前可是相隔着很远的距离,今天怎么突然能够碰到一起啦?我还以为这辈子都做不到呢!”老师也被我的情绪感染,“你明明做得很好呀!只要一步步来,都是可以的。”那一刻,我的心里涌起浓浓的感激之情,一个好老师不就是能够挖掘出学生的潜力,相信他们其实可以做到吗?慢一点儿,一步步来,只要坚持着,属于自己的进步,再微小,也是一种收获。
挥手道别的时候,我怀着真诚的谢意对瑜伽老师说:“请您一定要在这里坚持教下去啊!”我也对自己说,不要轻言放弃,不要自我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