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甲骨惊天下:作为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我国商周时期的文字档案,是汉字的源头,是中华文明的鲜明标志。

一一一一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强调
坚定文化自信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向长期致力于传承弘扬甲骨文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习近平强调,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多部门多学科协同开展甲骨文研究和应用,培养了一批跨学科人才,经过几代人辛勤努力,甲骨文研究取得显著成就。新形势下,要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希望广大研究人员坚定文化自信,发扬老一辈学人的家国情怀和优良学风,深入研究甲骨文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会上讲话。她说,甲骨文是千年中华文明的鲜明标志,也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贺信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甲骨文研究和应用,加强收藏保护,做好整理和信息标注,确保文物安全。要推进著录考释,综合运用人工智能识别等技术手段,推动研究实现新突破。要加大对甲骨学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要推进活化利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国际交流,彰显甲骨文的文化魅力和时代价值。
有关专家代表和教育部、河南省负责同志在座谈会上发言。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是千年中华文明的标志,具有崇高的象征意义。作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甲骨文也为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一一一一11月1日,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国甲骨文发现和研究进入第120个年头。
话说
120年前
1899年的一个夏季
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生病了
就去抓了服药
他惊奇地发现
抓回来的“龙骨”药材上
有一些奇怪的划痕
“一片甲骨惊天下”
中国甲骨文发现研究的历史自此开启

作为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甲骨文已有3000多年历史
是我国商周时期的文字档案
是汉字的源头
是中华文明的鲜明标志
作为一门高深的学问
我们认为的甲骨文是这样的↓↓↓


但其实
它是这样的↓↓↓


△“门”和“雨”字
还有可能是这样的↓↓↓





看到什么画什么
叫作“依类象形”
比如↓↓↓

△日月水火,山石田土





120年间,被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有4000多个,
被破译的却还不到一半,2000多个字仍是“天书”。
一一一一以下内容高亮:
中国文字博物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奖励计划”,单字破译奖励十万元。知识就是力量啊!
△更多甲骨文等待被破译,不过,这奖金可没这么容易拿到手。计划实施三年间只有一个人拿到了十万块奖金。他破译的,是这个字↓↓↓


这个字念啥呢?
这样看能不能认出来↓↓↓
2018年,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青年研究员蒋玉斌,凭论文《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获一等奖奖金十万元。

△蒋玉斌论文摘要
看来,奖金还是需要大量研究、科学破译才能拿到手啊!投身甲骨文研究,说不定下一破译字就是你的了!


△甲骨文“射”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