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生活网讯:六十三载沧桑砺洗,春华秋实;六十三载厚积薄发,薪火相承。
今天,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迎来了六十三周年华诞。在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特殊日子里,我们要感恩为医院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付出过艰辛努力、流淌下无数辛勤汗水的师长前辈们以及历届领导班子,正是由于站在你们昨天艰苦奋斗的肩膀上,才会有医院今天的点滴成绩与收获。

我们要感激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合作院校、兄弟单位、媒体朋友等社会各界诸多领导、专家、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医院建设与发展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帮助,你们的鞭策和鼓励,为我们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平台。
我们要感谢无论冬寒夏暑一直奋战在诊疗第一线的全院干部职工们,你们的辛苦付出不仅为广大患者们带去治愈的福音与希望,也是医院各项工作蓬勃发展的基石与载体。
我们更感动多年来一直信任与选择医院就诊的患者朋友们,能为你们提供越来越优质的医疗服务和良好的就医感受,是医院一路前行的核心动力与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永远不会忘记,1956年,一批从祖国大江南北来到平顶山支援建设的医学前辈们,在几间瓦房里,用一台显微镜和三把听诊器开启了艰苦创业的漫漫征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1990年,医院7层高的门诊综合楼正式启用时的豪情满怀与踌躇满志;我们永远不会忘记,1997年,通过日以继夜地辛苦准备后,医院被命名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时的欢畅淋漓与激动荣光;我们永远不会忘记,2007年以来,两座新住院大楼分别拔地而起,并投入使用时的欢欣鼓舞与希冀无数……
“事非经过不知难,得之点滴却艰辛”。今天的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开放床位1550张,在职职工2102人,其中高级职称30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63人,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跨世纪学科带头人、青年科技进步奖125人,拥有3.0T核磁、1.5T核磁、256排极速CT、64排CT、直线加速器、血管造影机、西门子乳腺全容积彩超、高端心脏彩超等国内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先后获得国家级“爱婴医院”,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示范基地医院”,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单位,中国房颤中心认证单位,中国糖网筛防中心,国家级药品不良反应检测哨点医院,河南省省级认证高级卒中中心,全省“群众满意医院”等。专科做强,强项做精,已有脑卒中、内分泌代谢、护理等9个专业成为市级质量控制中心。全面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建成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平顶山分中心,先后开通了与解放军301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安贞医院、上海瑞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上级医院的远程会诊。牵头组建了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成立了肾内科、脑血管、儿科、骨科等专科联盟,让广大群众在当地就能享受到市级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始终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无论是支边援外、抗震救灾,还是健康扶贫、志愿者服务,亦或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人总是义无反顾、扎实前行,一次次都充分展现了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以及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百姓的期盼是我们最大的动力,群众的满意是我们永恒的坐标。六十三年来,无数的病人在这里康复,无数的人才在这里云集,无数的技术成果在这里诞生,无数的医疗奇迹在这里创造……一代代医院人秉承“全心全意为民众健康服务”的宗旨,弘扬“严谨、务实、求精、关爱”的精神,展示“全身心服务、全过程照顾”的形象,以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救死扶伤理想的执着不懈,对人民健康事业的顽强奋楫,对平凡医护岗位的热爱付出,谱写了一篇又一篇医院迈向强大的壮丽乐章,夯实了一步又一步医院引领全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坚实基础,铺就了一次又一次医院发展阔步前行的大道基石。这一切都深深镌刻在了院前那棵屹立多年的老槐的年轮中,镌刻在了医院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上,更镌刻在了一代代医院人的心坎里。
迈向新的一年,又一轮新的历史时机展现在我们面前,全省推进医改的新一轮号角已经吹响,市委市政府也前所未有地重视医院的规划发展,为我们分忧解难,指明了今后发展的方向。新规划建设的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含市儿童医院),占地273亩,规划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500张,总投资15.2亿元,已于2018年3月份全面动工。不久的将来,一所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富有特色的现代化、人性化、数字化、生态化区域医疗中心,将会在中原大地上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展望未来,医院将适应新时代要求,在加强公立医院党建上下功夫;拓宽思路格局,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科研教学上下功夫;清醒认识短板,在加强学科建设上下功夫;抓住有利时机,在加强信息化建设上下功夫;合理谋篇布局,在拓宽服务领域上下功夫;树立忧患意识,在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上下功夫;注重首尾衔接,在疾病筛查、预防、治疗、健康管理及康复环节上下功夫。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唯有弄潮儿才能永立潮头;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唯有奋斗者才能芳华永恒!我们历经“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峥嵘岁月,我们走在“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奋进路上,我们必将迈向“长风破浪会有时”的美好未来。 (李万全董金良陶瑞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