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三首 拜祭“西湖三傑”
“西湖三傑”,即葬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三位民族英雄:岳飛、于謙、張蒼水。
七絕 謁岳飛墓而赞之
抗金英烈赤心魂,翊卫民族為戰神。
還我河山猶在耳,誓將外寇禦國門。
註釋與說明:
1、岳飛,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投降派誣陷,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而殺害。現葬於杭州西湖畔的棲霞嶺。追謚武穆,後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2、現岳飛廟中的匾額“還我河山”據說為岳飛生前所言,但匾額上的字實為從岳飛各種奏折中的真跡集字而成。
七絕 謁于謙墓而嘆之
皇權墻鬩戮忠臣,昏聵不分良莠人。
昔詠石灰抒正氣,今依西子卧潔魂。
註釋與說明:
1、于謙(1398—1457),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字廷益。他是明代名臣,民族英雄。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英宗被俘後,于謙擁立景帝,並在北京城外擊退瓦刺軍,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景泰八年(1457年)“奪門之變”中英宗復辟,于謙以“謀逆罪”被殺,葬於杭州西子湖畔的三臺山麓。
2、墻鬩xì:謂兄弟相爭於內。後用以指內部相爭。
3、良莠liáng yǒu 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比喻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一起。
4、于謙少年時曾作《石灰吟》一詩: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七絕 謁張蒼水墓而詠之
中原滲入外族腥,一代雄傑誓抗清。
壯誌未酬流盡血,西湖碧水慰英靈。
註釋與說明:
張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號蒼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南明儒將、詩人,著名抗清民族英雄。1645年(清順治元年、明弘光元年)南京失守後,他起兵抗清。1664年被俘,後遭殺害,就義前,賦《絕命詩》一首。謚號忠烈。葬於杭州西子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