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母亲河
文/李丽秋(辽宁)
碧波荡漾,水草浮面。水草下是虾儿的家园。水儿清澈,鱼儿逸游可见。
一条大清河,三面环绕村庄,奔腾欢淌。

清河边是繁茂的柳林。一望无际染绿了河堤。柳林丰富的根系抓着泥土,护着岸堤。雨水冲不走泥土,柳林就是护河的卫士。
春雨滋润,柳林中召开柳蘑大会。一个个突起的沙包,就是柳蘑支起的帐篷。倾巢请出,带回家中,就是一道美味。

水芹菜在柳林中铺开绿色的地毯,吮吸着大清河的充足水分,拔节生长。

柳林中不乏高大粗壮的柳树。最粗的柳树直径达到半米。丝丝垂枝,随风飘逸。在大柳树下乘凉,听着哗哗的流水声,身心陶醉。

为了开荒造田,人们打起了柳林的主意。粗大的柳树被锯倒,卖掉。小的柳树被连根刨起,作为烧柴。河边开垦土地,种菜,种粮。
故乡人万万没有想到,每年七 、八月份的连雨季节,河水暴涨,滔滔洪流把河边的土地淹没。农民种的蔬菜和粮食喂了河底的泥沙。


没了柳林的防护,农民眼看着河道在拓宽,好的耕地被吞噬,束手无策。
不仅如此。五年前从外地来了一个骗子,说带领家乡人修建冲浪场,以此发家致富。家乡人信以为真,密切配合。
推土机日夜轰鸣,河边数百亩耕地被推平,修建冲浪通道。
数月的折腾以失败告终。土地沙化,不适合耕种。泥土过多地填进河道,已出现断流。

如今,故乡的大清河,我的母亲河面目全非。那不是一条清澈的河流,而是一条杂草丛生的河沟。美好荡然无存,只留下满目的疮痍。
2019.3.21


【作者简介】李丽秋 ,初中英语教师。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歌和散文作品散见于《诗刊》 、《辽河文学》 、《营口日报》 、《营口开发区报》 等报刊杂志。于《美文精选网》、《中华诗歌大全网》、《中国诗歌网》和《都市头条》等网刊及多个微信平台发表三百多篇(首)散文和诗歌作品。散文《山里的日子》被收入《全国散文作家精品集》。
